2.延時服務課時間內學生受傷,如何分擔責任?
案情介紹
陳某與朱小某均系某小學學生(均為11歲),二人在學校組織的課后跆拳道訓練中發生沖突,導致陳某左側肱骨遠端骨骺粉碎性骨折,經鑒定為九級傷殘。因事發當時,該小學現場工作人員較少,未及時發現并制止二人的沖突,陳某遂起訴該小學、跆拳道培訓機構及朱小某的父母,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其共同承擔侵權責任。請問,本案中陳某的訴訟請求是否有法律根據?
法理分析
本案涉及教育機構侵權責任的構成與承擔問題。教育機構直接侵權的責任,是指由于教育機構沒有盡到教育、管理職責而造成在幼兒園、學?;蚱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遭受人身損害,教育機構依法應當承擔的侵權責任。教育機構直接侵權的責任以過錯為要件。具體而言,受害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適用過錯責任,即受害人需要證明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存在過錯即未盡教育、管理職責,才能要求教育機構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第1200條)。受害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即只要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遭受人身損害的,就推定教育機構存在過錯,應承擔侵權責任;教育機構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民法典》第1199條)。
本案中,跆拳道培訓屬延時服務課時間,并由某小學提供場地,學校的體育老師也參與培訓和管理工作,故學生參加延時服務課的時間應視為在校學習期間。因學校未合理配置每個場地中教職人員與接受培訓的學生數量,導致事件發生時工作人員未及時發現并制止,該小學存在一定過失,應承擔10%的賠償責任。陳某受傷并非跆拳道訓練課程所致,故跆拳道培訓機構不承擔責任。朱小某承擔80%的賠償責任,陳某承擔10%的賠償責任。因朱小某名下無個人財產,其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
相關規定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小貼士
受害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學?;蚱渌逃龣C構存在過錯才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