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良資產處置與催收法律實務
- 莫非編著
- 617字
- 2025-05-14 15:19:07
二、實戰案例: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信托計劃[1]
2016年9月6日,甲銀行作為發起機構、乙信托作為受托機構設立的首單2.54億元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信托計劃,在銀登中心正式備案并完成登記流轉。作為82號文發布后首單基礎資產為不良資產收益權的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該信托計劃的成功設立,意味著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正式啟動。
該首單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系由甲銀行發起,由乙信托設立甲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集合信托計劃,以該信托計劃所募集的資金受讓甲銀行不良資產收益權,同時,甲銀行作為資產服務機構負責對基礎資產進行管理,基礎資產原始金額為4.245億元,實際轉讓金額為2.54億元,打折比例約5.98折。該信托計劃分為優先級和劣后級,由合格機構投資者認購,投資者包括地方AMC,但不涉及外資機構。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給優先級的評級為AAA。甲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集合信托計劃涉及的信貸資產包括流動資金貸款和房地產開發貸,貸款五級分類均為次級,共涉及9個借款人,所屬地區為江蘇,所涉行業包括零售業、房地產業、批發業、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
由甲2016年第一期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集合信托計劃可以看出,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主要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為設立信托計劃,由信托公司向優先級投資者和劣后級投資者募集信托資金,設立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信托計劃;第二個環節為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交易,由信托計劃以募集資金受讓銀行的不良資產收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