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災后恢復重建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

·2021年5月17日

·發改投資規〔2021〕675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災后恢復重建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提高中央投資使用效益,根據《政府投資條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打捆切塊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管理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17〕1897號)、《關于規范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安排方式及項目管理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20〕518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災后恢復重建和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的年度投資計劃下達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專項災后恢復重建方向的專項投資,主要用于遭受地震、臺風、暴雨洪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受災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設施的災后恢復重建。

第四條 本專項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方向的專項投資,主要用于支持多災易災地區的地市級和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支持多災易災地區提升災害風險防范能力、減災和應急救災保障能力方面的項目建設。

第二章 支持方式和標準

第五條 災后恢復重建方向的年度投資計劃采用切塊方式安排。國家發展改革委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部門(以下簡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將投資計劃分解安排到具體項目。

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方向的年度投資計劃按項目安排。

第六條 本專項采取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等方式安排,相關地方按照以下要求確定具體的資金安排方式:

(一)對投入非經營性項目,并由政府有關機構或者指定、委托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等作為項目法人單位組織建設實施的,采取直接投資安排方式;

(二)對作為經營性項目的資本金,指定政府出資人代表行使所有者權益,項目建成后政府投資形成相應國有產權的,采取資本金注入安排方式;

(三)對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確需支持的經營性項目,采取投資補助安排方式。

第七條 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方向的投資支持標準按以下掌握:

(一)西藏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支持比例按項目總投資的100%執行;

(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新疆自治區其他地區支持比例不超過90%;

(三)西部其他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支持比例分別不超過70%、70%、50%、30%。

項目投資支持基數不含征地費等。

第三章 資金申請

第八條 申請災后恢復重建方向的專項資金,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打捆切塊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管理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17〕1897號)要求,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切塊項目投資計劃申請文件。

第九條 申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方向的專項資金,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在國家支持范圍內選取前期工作滿足條件的項目,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匯總報送資金申請報告及年度投資計劃申請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項目單位的基本情況;

(二)項目的基本情況,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內容、總投資、年度投資計劃需求及資金來源、建設條件落實情況、績效目標、是否會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擬采取的資金安排方式、項目單位和責任人、日常監管責任單位和監管責任人等;

(三)項目列入三年滾動投資計劃,并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在線平臺”)完成審批(核準、備案)情況;

(四)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據。

資金申請報告及年度投資計劃申請應附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等相關審核文件。項目單位應對所提交的資金申請報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條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對資金申請報告及年度投資計劃申請是否符合有關政策要求、項目審批是否符合有關規定、項目主要建設條件是否已經落實、項目單位是否被依法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資能力等進行實質審核,并對審核結果和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合規性負責。

第十一條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根據在線平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有關項目儲備和審核情況,提出擬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項目,根據項目性質提出每個項目擬采取的資金安排方式,按要求報送資金申請報告和年度投資計劃申請。

切塊項目由相關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定的編制原則、安排方向等要求,通過在線平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以“塊”的形式進行上報。

第十二條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和《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內投資績效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19〕220號)要求,組織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績效申報工作,填報專項投資計劃績效目標,隨年度投資計劃申請一并申報。

第四章 資金下達

第十三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以下原則對災后恢復重建方向的投資申請進行審核:

(一)國家減災委啟動Ⅳ級及以上救災應急響應,中央領導有明確批示,國家有必要給予支持;

(二)綜合考慮受災地區因災造成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設施等的災害損失情況,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財力情況等因素,統籌平衡后下達投資計劃;

(三)主要用于受災地區的供水、排水、道路、橋梁、水庫、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學校、醫院等公益性設施的災后恢復重建。

第十四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受理省級發展改革部門申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方向的資金申請報告和年度投資計劃后,重點從以下方面進行審核:

(一)是否符合中央預算內投資的使用方向和安排原則;

(二)提交材料是否齊備、有效;

(三)項目主要建設條件是否基本落實;

(四)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等要求的其他條件。

項目單位被依法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國家發展改革委不受理其資金申請報告。

第十五條 單個項目的投資支持原則上為一次性安排。對于已經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不再重復受理其資金申請報告。

第十六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審查結果下達投資計劃及績效目標,明確具體建設項目、投資支持規模、資金安排方式等,一并批復資金申請報告。

第十七條 投資計劃下達后,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及時組織實施,對于已經明確到具體項目的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方向的投資計劃,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在收到投資計劃后10個工作日內轉發下達。

對于采取切塊下達方式的災后恢復重建方向的投資計劃,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及時分解到具體項目,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

第五章 項目實施和管理

第十八條 項目單位是年度投資計劃申報和執行,以及項目建設和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變主要建設內容和建設標準,切實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制和監理制,以及中央預算內投資相關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對于專項投資,項目單位應當做到獨立核算、專款專用,嚴禁滯留、擠占、截留、轉移、侵占或挪用。

第十九條 落實項目建設情況月度報告制度,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應于每月10日前,通過在線平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按月填報計劃項目開工情況、投資完成情況、工程形象進度等數據,及時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

第二十條 年度投資計劃下達后,原則上不作調整。由于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確實無法按原計劃實施的,應根據有關投資計劃的調整程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或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切塊下達的投資計劃),及時調整安排用于可形成有效投資的項目。

第二十一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投資計劃執行情況作為后續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對執行情況好的地方適當予以傾斜。

第六章 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項目日常監管責任單位及監管責任人對項目申報、建設管理、信息報送等履行日常監管直接責任。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切實承擔項目監管主體責任,應當采取部署項目單位自查、復核檢查、實地查看、在線監管等多種方式加強監管,督促相關方面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市縣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按省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求,采取督促自查、現場督導等多種方式開展項目檢查,定期對項目開展調度,并督促項目單位及時、準確填報在線平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信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在線平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監測調度、實地查看等方式加大項目檢查和抽查力度。

第二十三條 監督檢查重點主要包括:項目前期工作程序是否完善、規范,轉發或分解計劃是否及時、準確,地方建設投資是否足額落實,項目執行進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第二十四條 對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應當按照《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中央預算內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進行糾正處理,督促落實整改,并區別不同情況采取通報批評或扣減、收回、暫停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措施予以警示和懲戒,相關信息依法依規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存在問題較多、督促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或單位,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不再受理其報送的資金申請報告,或者調減其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規模。

第二十五條 項目存在虛假申報、騙取或轉移、侵占、挪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行為,一經發現立即收回投資,一定時期內不再受理其資金申請報告,并可根據情節輕重提請或者移交有關機關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 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對項目單位的資金申請報告審查不嚴、造成中央預算內投資損失的,可根據情節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不再受理其報送的資金申請報告;指令或授意項目單位提供虛假情況、騙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的,五年之內不再受理其報送的資金申請報告。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稷山县| 茂名市| 噶尔县| 旬阳县| 咸阳市| 田林县| 扬州市| 马边| 承德市| 天峻县| 商水县| 塘沽区| 济阳县| 井陉县| 乌拉特前旗| 鸡泽县| 乐业县| 西和县| 尚义县| 泰来县| 平果县| 武汉市| 景泰县| 梅河口市| 客服| 铜陵市| 日土县| 红河县| 峨边| 泉州市| 灵璧县| 清流县| 左云县| 花莲县| 库伦旗| 阿拉善左旗| 隆化县| 金阳县| 南阳市|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