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才是清朝4:雍正王朝(第2版)
- 鹿鼎公子
- 934字
- 2025-05-12 17:12:21
序言
順治和康熙當上皇帝都有很大的運氣因素在里面,但雍正和皇太極一樣,能當上皇帝,全憑個人的能力。
雍正做皇子時并不被康熙看好,因為雍正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不管是他的父親康熙還是兒子乾隆,都不喜歡他。雍正之所以不討人喜歡主要是因為他個性嚴苛,缺乏人情,做事心狠手辣。雍正固然不討人喜歡,但治國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康熙末期,官僚集團開始腐敗;隨著康熙年齡的增大,再加上家事煩心,對這些事情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雍正上臺之后,立即大刀闊斧地整治腐敗。
在雍正身上,兩面性非常明顯。就治國方面來說,他是一個英明的皇帝,尤其在吏治方面,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雍正堪稱數一數二的能手。他的許多改革都將清朝的統治推向鼎盛,比如設立軍機處、修訂法律、實行攤丁入畝制度、推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制度,這些改革在整頓吏治、改善國計民生方面的效果非常明顯。
康熙末期的衰敗在雍正手中得到了扭轉,清朝的元氣也在雍正的手中不斷上升。
但是在對待反對派的問題上,雍正是非常殘酷的,沒有手下留情。他的親弟弟胤禵被他終身圈禁,八王黨被他收拾得干干凈凈,死的死,關的關,連他的親生母親都被他氣死。雍正用鐵血政策讓朝中的人明白:跟我合作的人一定有好處,站在我對立面的人絕對沒有好下場。
對于自己的兩大功臣年羹堯和隆科多,雍正的表現則顯得非常陰狠。需要用他們時,將他們捧上天,等到政權穩固,再將他們雙雙逼死,將其黨羽一網打盡。
雍正是一個很難評價的復雜人物,說他是明君一點都不過分,因為他確實在其位,謀其政,是一個勤政的好皇帝,一生批閱奏折超過千萬字,以至于很多人都說他是累死的。事實上雍正并不是一個仁君,跟朱元璋一樣,他身上有很重的殺氣,一旦有人觸了他的逆鱗,他就要逼得這個人走投無路。
在治國方面,雍正外用法家內用權術,手段剛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他提拔的許多人都是那種敢于得罪人的“硬漢”,像李衛、田文鏡等人便是如此。
跟清朝的很多皇帝一樣,雍正也是暴亡,暴亡的原因可能是丹藥中毒。由于雍正極其善于作秀,很多人不知道他沉迷道術,在宮中,雍正花費巨資讓道士們為自己煉制丹藥,結果這些丹藥反而要了他的命。
所以說,雍正可能遠遠比我們印象中的那個整天對著奏折挑燈夜戰的皇帝復雜得多,讀了這本書相信讀者會有更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