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府衙后院的梧桐葉打著旋兒落在石階上,蘇明遠攥著拜帖的手指節發白。管家接過帖子時,他忍不住又整了整衣冠——這件湖藍直裰還是特意為見袁知府新裁的。
“蘇公子,大人有請。“
袁彭年正在書房臨帖,見蘇明遠進來,筆鋒都不曾停頓:“賢侄來得正好,看看老夫這'明鏡高懸'四字寫得如何?“
蘇明遠撲通跪下:“世伯救命!“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鄭鴻逵那廝...那廝...“
“起來說話。“袁彭年擱下狼毫,茶蓋輕叩杯沿三下,“你父親的信,老夫收到了。“
蘇明遠膝行兩步,袖中掏出一封火漆密信:“家父說,只要世伯保小侄平安離揚,揚州的田地全皆奉上“
“糊涂!“袁彭年突然拍案,驚得窗外麻雀撲棱棱飛走,“你當這是菜市口討價還價?“
見蘇明遠嚇得發抖,又放緩語氣,“鴻逵武夫性子,辦事是魯莽了些。”
“他這幾日四處強賣我家祖產,又放狠話威脅,小侄若不早走遲早要被他所害。”蘇明遠帶著哭腔道。
“唉,罷了老夫看在與你父親的同僚之誼,便賣賣這張老臉吧。”
袁彭年把筆桿撇到筆洗中。
“明日酉時,老夫設宴,你與鴻逵當面說開。“
醉仙樓·天字閣
鄭鴻逵掀簾入席時,八仙桌上已擺開淮揚三頭宴。袁彭年居主座,蘇明遠縮在末席,活像只淋雨的鵪鶉。
“鴻逵來遲了,當罰三杯!“袁彭年笑著推過青瓷酒壺。
“路上遇見鹽課司的劉書辦,耽擱了。“鄭鴻逵目光掃過蘇明遠,后者立刻低頭盯著蟹粉獅子頭,仿佛要數清里面有幾根蟹腿。
酒過三巡,袁彭年突然嘆氣:“說來蘇賢侄的父親,與老夫同是天啟二年的進士...“
鄭鴻逵夾菜的銀箸微微一頓,卻只是沉默地咀嚼著口中的蟹黃。咀嚼時齒間發出細微的脆響,像在碾碎某個未出口的威脅。
“...如今在兵部車駕司,專管驛站馬政。“袁彭年突然轉向蘇明遠,“賢侄,你在揚州做的那些事,真當本官不知道?“
蘇明遠手中的筷子“啪嗒“掉在碟上。袁彭年卻突然和藹地拍拍他肩膀:“不過嘛,只要在揚州地界,本官總歸是能看顧一二的。“
鄭鴻逵眼睛微微瞇起——這話聽著是安撫,實則分明在說:出了揚州就不歸我管了。
他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酒杯上的冰裂紋,忽然瞥見蘇明遠正偷瞄自己。
“鄭、鄭東主...“蘇明遠突然起身作揖,“先前都是小弟豬油蒙了心,還望...“
“賢侄這是做什么?“袁彭年佯怒,“鴻逵最是大度,豈會與你計較?“說著朝鄭鴻逵舉杯,“是吧?“
鄭鴻逵看著酒液中晃動的燈影,忽然想笑。這哪是什么和解酒,分明是袁彭年在告訴他:蘇明遠我保定了,但只保到揚州地界。他緩緩舉杯:“袁大人說得是。“
三只酒盞在空中虛碰,映出三張各懷心思的臉。
蘇明遠仰脖灌酒時,喉結滾動得像只逃命的兔子;
袁彭年嘴角噙著莫測的笑;
而鄭鴻逵的酒杯在唇邊頓了頓——他嘗出了二十年花雕里,混著一絲微妙的銅銹味。
主賓盡歡,蘇明遠連著向袁彭年敬酒,宴后送走了喝的酩酊大醉蘇明遠。
鄭鴻逵見狀也要起身離開。
“鴻逵留步。“袁彭年攔住要走的鄭鴻逵,“臨興鹽場新到三千引鹽,后日該發往山東。“
鄭鴻逵撣了撣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塵:“大人放心,在下定按規矩...“
“九江近來鹽價頗高啊。“袁彭年突然打斷,指尖蘸著酒水在案上畫了條曲折線,“這是長江水道。“又點出兩個墨點,“這是九江,這是...臨興。“
鄭鴻逵盯著桌上的曲線,又看了看臉頰微紅的袁彭年。
“當然,鹽引上寫的是山東。“袁彭年端起茶杯輕啜,“本官只管鹽有沒有足額運抵,至于路上...“他吹開茶沫,“商人自有商人的門道。“
宴散人去,鄭鴻逵回去的路上還在思考袁彭年打的什么算盤。
回到自己在揚州買下的小宅,這是原本是一戶鹽商的,但是破產了被自己低價買了當做自己的府邸。
“東家,袁大人這是打什么啞謎?“鄭福抓著算盤珠子發愣,賬本上墨跡未干的“九江“二字被他蹭花了一片。
鄭鴻逵喝了杯茶水,壓下了醉意,腦袋也清明了許多:“讓我們明著運山東,暗地賣九江。“他順手抓起個橘子在掌心轉著,“鹽課司的批文是到山東的,但長江各關卡的巡檢...“
“我明白了!“鄭福突然拍腿,“這是想讓咱們走私啊!“
窗外更夫梆子響過三聲,鄭鴻逵突然將橘子掰成兩半:“船隊分作兩路。林虎!“
一直抱刀立在陰影里的林虎應聲上前。
“你帶六條福船走明賬去山東。“鄭鴻逵將半瓣橘子拋給他,“剩下的...“另半瓣在空中劃出弧線,被鄭福接住,“走巢湖入長江。“
鄭福急道:“那蘇明遠...“
“派人盯著。“鄭鴻逵捻碎橘瓣,汁水順著指縫滴在輿圖上,“等他過了清江口...“手指突然在運河某處重重一按。
林虎會意,卻猶豫道:“若是蘇家...“
“商船遇匪,與鄭某何干?“鄭鴻逵掏帕子擦手,“對了,找幾個生面孔,要會說山東黑話的。“
鄭福突然壓低聲音:“東家,袁大人會不會...“
“他?“鄭鴻逵嗤笑,“他收了蘇家好處,明面上肯定是要保著蘇明遠的。
“咱們又是他的財神,他可不會為了所謂的情分保一個對他沒有用的人。”
“將臟帕子扔進炭盆,火苗“騰“地竄起,“咱們這位父母官啊,左手收錢右手放火,倒是個做買賣的好材料。“
更漏滴到子時,鄭鴻逵獨坐窗前。月光將新宅的飛檐勾勒得格外鋒利——這是他用三百兩從破產鹽商手里撿的漏,連帶著還有滿院枯死的羅漢松。
“東家,周掌柜送來的賬本...“鄭福抱著厚厚一摞冊子進來。
鄭鴻逵突然問:“你說,這些當官的為何總愛把話藏半句?“
鄭福撓頭:“約莫...就是愛這個高深莫測的調調?“
“不。“鄭鴻逵摩挲著茶盞,“是要咱們自己心靈神會,他自己無懈可擊。“他突然將茶盞倒扣,“去告訴林虎,把鹽全運去九江。“
“啊?那山東那邊...“
“就說路上沉了船。“鄭鴻逵冷笑,“總得讓袁大人看見'匪患'不是?“
要賺就賺大的,不白擔這風險。
夜風穿堂而過,賬簿嘩啦啦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