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法至心靈,念來咒生
- 請不要打擾我種田!
- 苦大且仇深
- 2082字
- 2025-05-03 23:50:19
這,便是上古人族道統嗎?
道果小世界,祁豐年細細看完仙靈管理者數據修復后呈給他的五帝云箓秘要,不由心潮澎湃。
他現在的修行方法,是取靈樹之靈氣收為己用,與聚靈成丹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只提升修為,不增加戰力,中看不中用。
與人斗法,不如他認真一拳。
但符修道統不一樣,不單是教導修仙者如何吐納修行,其中還包羅眾多法門,每一個都與符修之法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有記載上古符箓的靈符書。
有供修習者參悟,凝練本命神符的命筑符寶之法。
有教導修習者制符畫符的總綱口訣,謂之:千絲紙,百行咒;云行筆,五靈墨。
這里面的每一個法門單拿出來,在如今的世道都有資格開宗立派,成就一代祖師。
祁豐年好奇,那個卷軸方靈是從何處得來的?
妖族異人篡改天道,執掌天下,防人族之天驕,防人族之道統,甚于防川。
但凡有上古道統現世,但凡有不世天驕降生,定會招來妖族異人大能聯手鎮壓,不留活路。
百年前,河東域的那位人族天才就是例子。
祁豐年再一次細看錄入道果小世界的符修道統,依據命筑符寶的法門講解,修行此法,凡人破境煉氣后,必須在煉氣中期之前,于丹田之中凝練出第一枚本命神符。
但此法之中又有明文記載,凝練本命神符時,修仙者的靈力與修為強弱直接決定神符品質。
換言之,練氣境后期,乃至練氣境圓滿時才是凝練本命神符最佳時期。
可這樣一來,不就前后矛盾了嗎?
五帝云箓秘要乃是上古時期的仙人云中子所著,理應不會出現這種左右腦互搏,自相沖突的地方。
祁豐年心有所悟,他轉而去看道統之中的基礎法門——以符入道。
果不其然,他在里面找到了緣由。
因以符入道是另辟蹊徑,修仙者凝練出的本命神符需在體內長期蘊養,提升品質,提升契合度,方能達到突破下一個大境界的要求。
原來如此。
照這么說,本命神符不僅凝練的越早越好,還得盡可能的在煉氣初期提升修為和靈力總量。
牛車晃晃悠悠,林海等不急,已經先一步去往彭城安排相關事宜,唯有方靈不遠不近跟在牛車后面,心事重重。
墨鱗閉眼打座,蛇狀的墨色妖氣,伴隨他的心念在身周若隱若現。
方靈手段卑鄙,但這次比劍他也頗有感悟,殘卷里的劍法他修煉大成,卻仍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身法飄逸靈動,但對拼時力量不足。
劍光眼花繚亂,但中看不中用。
先前大王親自指點過他,可惜他悟性差了一些,似懂非懂,如今與人仙之中的劍道高手斗法。
殘卷記載之劍法,破綻與弊端暴露無遺。
坐在祁豐年身邊的蛇娘左手端著金玉煙桿,不知在想什么,望著窗外一時出神了。
彭城外人多眼雜,不是修煉的好地方,祁豐年準備進入彭城以后再做打算,現在的空閑時間,拿來參悟靈符書正好。
見微知著。
祁豐年只是參悟片刻,符書之精妙,令他不住稱奇。
妖族與人族不同,無法靈活掌控靈力。
故而不少妖怪會學會了使用符箓,但必須搭配固定口訣才能引導體內靈力,催動符箓。
如今的人族修士倒反天罡,拋棄祖傳藝能,反倒學起來妖族的符箓使用方法。
口訣念得振振有詞,結果威力感人。
一階雷符撞在墨鱗的真形大蛇身上,連一片蛇鱗也刮不花。
靈符書有言,人族應道而生,神魂有先天之靈,悟透符箓運行的道理,則法至心靈,念來咒生,根本無需口訣。
先前他見方靈使出過一枚靈光隱隱的奇異符箓,想必,那符箓應是來自靈符書。
且靈光流入方靈身體后,她的速度快到驚人。
祁豐年在靈符書中翻找一陣,找到了效用與之相稱的符箓——神行符。
符書有言:龍游九州,乘風而起,步履如飛,一日萬里。
方靈只有靈樞境修為也能踏空而行...如此說來,有神行符加持,豈不是以他煉氣初期的修為,也能踏風而行?
每每想到沈仙子御劍而行的背影,祁豐年就劍癢難耐,渴望飛行。
月下美人,劍若垂天華彩,紫衣飄然,身如翩然驚鴻。
帥的不多談。
但既然是以符修的手段彎道超車,煉氣初期凌空飛行,那么制符畫符的法門就是根本。
總綱口訣提到的千絲符紙,并非現今修仙界常見的普通黃符,而是根據靈符所需不同,以靈樹木漿為原料,輔以千絲法,制成空白靈符。
百行咒也非一枚符箓寫上百行咒文,而是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含義告知繼承道統的修仙者,想要畫出完美的符箓,必須刻苦練習。
第二層含義則是百行咒之法門,以神念控筆,以靈力為墨,與人斗法無需符紙,臨陣畫符,效用與成品符箓一致。
但掌握此法,需要極為深厚的符道積累,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云行筆,五靈墨。
說的是畫符的筆法,使用的墨水。
云行筆法畫符,講究一筆而成,不落第二筆,以此法畫出的符箓,靈力渾然天成,威力巨大。
五靈墨則是以五行屬性的靈礦石磨成粉,根據符箓的需要,添加在朱砂墨之中,使用的靈礦石品階越高,符箓的威力和品質則越高。
方靈儲物袋里的靈礦石匣應是制備靈墨所用。
祁豐年參悟道統沉迷,直至蛇娘輕聲喚他,這才從五帝云箓秘要之中回過神來。
“祁仙,我們到了。”
墨鱗眉頭一皺,他常年在桃山靜修,不習慣空氣里有這么重的人味,感知里有這么多的人仙。
這令他心有不安。
他瞧一眼蛇娘,只見他的這位姑奶奶風輕云淡,暗道,他以為聽先生講學,在修心這條道路上他已經走得夠遠。
卻想不到,一座不大的城池,滿街道的人味,險些亂他道心。
先生說的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的道心,比之大王和姑奶奶還差得遠呢。
林海則早早候在城門外,見到牛車駛來,他急忙帶人迎過去。
“彭城客卿林海,恭候祁仙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