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隆那番話里藏刀的發言剛落,雅間內頓時沉了幾分。
所有人目光齊刷刷地落向末席,落向那個只在茶盞間靜坐的周銳。
氣氛,像是被一盆涼水驟然潑下,安靜得幾乎能聽見杯盞間的碰撞聲。
——這一局,終于輪到他出招了。
好個李興隆,這是逼我跳坑啊。
銳周眼中不動聲色,心里卻早已冷笑一聲。
他把場面架上去,逼我當眾表態,要么慌亂退縮,被人看輕。
要么虛張聲勢,自取其辱。
他要的是我當場失態,好讓人認定我不過是個靠運氣沾光的外門小子,根本配不上那張“親傳”的椅子。
他深吸了口氣,指尖輕輕轉著茶盞,腦中已飛快劃過一個個可能的應對方式。
李興隆說得也不假。下月初八,師父壽宴,我要在所有人面前正式拜入門墻。
到那時,不只是嶺南本地的豪門宗派,連州府那邊也會有“真大人物”到場。那可不是現在這張酒桌能比的。
若當真怯了場,沒了章法,不僅是丟我自己的臉,怕是連師父洋玄的威望,八卦門的名頭,都得跟著折價。
可即便如此,他臉上依舊沒有半分慌亂。
他穩穩放下茶盞,微微起身,先朝李興隆拱了拱手,語氣溫和客氣:
“多謝李師兄掛念,小弟心中感激。”
一句話落,頓了頓,他再抬起頭,淡淡一笑,眼神清澈而平靜:
“我出身低微,祖上無名,和在座幾位師兄這樣家學淵源、根正苗紅的世家弟子,自然是比不得。
真要說到什么壽禮,我還真沒什么驚天動地的寶物,拿不出值萬金的奇珍,也沒什么王侯將相撐門面。”
他語氣依舊謙和,甚至還帶著點自嘲,可就在眾人聽得微微搖頭,似乎要露出輕蔑之意時,周銳話鋒一轉,笑意淡淡卻分外堅定:
“不過嘛,我家祖上倒確實留下了幾手糊口手藝。我這人本事不大,拳腳也不算出挑,唯一靠得住的,是這雙手,打鐵還算有點底子。
到時候若真湊不出什么貴重的壽禮,我就自己打一件。
刀也好,爐鼎也罷——不為炫耀,只求真心。也算是我這弟子,送給師父的一份心意。”
他話說得輕,卻像在山雨前的瓦檐上,滴了一顆鐵珠子。
一時之間,雅間里靜了兩息。
李興隆嘴角的笑僵了一瞬,其他人臉上原本浮起的輕蔑神色,也慢慢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意外的神情。
這小子……有點意思。
他話音剛落,席間便立刻傳來了幾聲若有若無的、被刻意壓抑著的嗤笑之聲。
周銳不用看也知道,這幫“江湖俊彥”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這些人,從小錦衣玉食,家里仆從成群。
對他們來說,“壽禮”哪是禮?分明是一場博弈——送什么、送得多重,代表的是家底、人脈,甚至是一門派在整個嶺南的臉面。
更別提這次,是洋玄大宗師的壽宴。
尋常宗師設宴,起碼也得辦上幾十桌,賓客滿座,賀禮堆成山。
從價值連城的玉器古物,到千金難求的神兵利器——人人爭著出手,個個拼著排場。
可周銳呢?
出身鐵匠,剛脫賤籍,祖上要不是“巧得很”會打鐵,恐怕連這個酒席都上不來。
到時候,他能送出什么?一柄自打的刀、一口爐里翻出來的鍋?
在這些人眼里,這種禮物,就是“匠氣”,上不得臺面。
哪怕再鋒利,也不過是村鎮打把式用的粗貨——拿不出手,更談不上“體面”。
他們眼里的那點輕蔑,藏都沒藏。
但周銳早就習慣了。
他端著茶,沒去理會那些眼神,只是平靜地想了一句:
人家送的,是面子。我送的,是命根子打出來的東西。論真心,怕是沒幾人比得過。
輕蔑和嗤笑已在酒氣中慢慢滋長,有人甚至低聲嘀咕了一句“鐵匠果然就是鐵匠”,還未來得及笑出聲,周銳卻悠悠開了口。
他舉杯輕呷一口,像是隨意補了一句:
“說起來,我周家這點打鐵的營生,倒也不算全無來歷。
祖上嘛……也曾為嶺南道前任總督大人,打過一柄護身腰刀。
雖說只是個小活兒,也算……沾過一點官氣吧。”
話一落,雅間霎時靜了。
那聲還沒笑出來的冷哼,硬生生噎在喉頭。
御用刀匠?
這六個字,砸得比什么“世家子弟”都要響亮。
哪怕這幫江湖門派出身的公子哥兒,再怎么看不起官府,在“御用”兩個字前,也得矮半截。
因為那意味著規制、意味著認命、意味著制度之外的特許……
這不是江湖人拼出來的,是朝廷欽點的!
一柄刀,代表的不是利器,是背后那位“總督大人”的信任。
那可不是拿銀子就能請來的活兒。
周銳說得輕描淡寫,沒聲張、沒炫耀,像是順嘴提了句家常。
可偏偏就是這份云淡風輕,殺傷力更強。
原本還有些嘴硬的李興隆,這回臉色是真沉了下去,連杯都不想舉了。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竟無人再敢接話。訕笑的,噤聲;端酒的,停杯;連坐姿都變得拘謹了幾分。
有人看向周銳的眼神,開始變了。
他不再只是那個“師父破例收的鐵匠弟子”,而是有實打實“背景”的人了。
只不過這背景不是富甲一方的家世,而是一柄出自御用之手的腰刀。
此時此刻,沒人敢再輕視他送什么壽禮。
話題,暫時岔開。
李興隆臉上的笑容已經繃不住了。
方才剛布好的場,氣氛正好,話鋒也占盡便宜,結果被周銳幾句話輕飄飄一頂,就像扎破鼓風皮一樣,全破了。
他心頭憋著火,偏偏還得笑。
他勉強拉起嘴角,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語氣帶刺:
“周師弟家學淵源,祖上都能鑄刀給總督老爺,嘖,真讓人羨慕。
想必這次壽禮,少不得是一柄傳世寶兵吧?我等可得好好開開眼界。”
語音未落,話鋒一轉,笑容卻忽地真了幾分:
“不過說到壽禮,咱們天衡館自然也不敢馬虎——為家師備下的賀禮,可是花了大代價,翻遍了州府、跑斷了腿才求來的。”
他一邊說,一邊從懷里掏出一個通體溫潤的白玉瓶,小心翼翼地托在掌心,仿佛拿著一塊還未冷卻的天火玉。
“這瓶丹藥,叫做——紫金化瘀丸。”
他頓了一下,故意拖長語氣,看準時機拋出重點:
“活血化瘀,生肌續骨,療傷奇效立竿見影。
武人修煉打熬內勁,最怕暗傷淤堵,此丹正是對癥之寶。
別說江湖豪門,便是在州府大牢、親兵營里,都屬緊俏品。值千金者,猶難求也。”
他說得唾沫橫飛,臉上盡是炫耀與得意。
“能得此丹,全靠家中長輩托關系,從一位游方丹師手中換得。可不是什么誰都能沾手的俗物。”
話音剛落,席間已有數人微微動容。
有人低聲感嘆:“這可是真東西啊……哪怕練功內傷,這丸子下一顆,立止疼痛、半月痊愈。”
還有人追問:“不會是假的吧?”
李興隆輕輕晃了晃玉瓶,瓶中黑紅色丹丸晃動有聲,寒意襲人。
“諸位若不信,盡可試用一粒。”
一時間,他風頭盡占,坐姿也越發靠前了幾分。
“噗——!”
就在這一片羨嘆聲中,末席忽然傳來一聲突兀的噴酒聲。
周銳差點把嘴里那口“梨花白”直接噴到桌上,強忍住咳嗽,嘴角卻抽了一下,險些沒繃住。
他低頭掩飾,心里卻已炸了鍋:
紫金化瘀丸?!
不是被“死魚眼”捧去試藥、說要“送人試吃打口碑”的嗎?怎么這玩意轉眼就進了李興隆手里?還被當寶貝一樣拿出來炫耀?!
他腦袋嗡地一聲。
好你個死魚眼!嘴上說“免費試用”,背地里倒是沒閑著!
居然敢把我煉的藥丸……賣給天衡館?!
合著我這邊辛辛苦苦熬夜煉藥,那邊你當中轉黑市商人賺得盆滿缽滿?!
我煉的藥,他拿去發財,我還得在壽宴上當眾被反過來鎮壓?!
這叫人怎么不憋屈?
他臉色沒變,只抬手抹了抹嘴角,心中冷笑已起。
席間有人見周銳神色微妙,以為他被“紫金化瘀丸”的名頭嚇住了,不禁笑了:
“怎么?周師弟莫不是頭一回見到這丹藥?
也難怪,畢竟不是什么坊間小鋪能進貨的東西——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才用得上的好東西啊。”
語氣帶著幾分憐憫的揶揄。
就連一直對他頗為照拂的孫霆,也不由得正了正神色,看向那白玉瓶的目光多了些許凝重。
顯然——就算是孫霆這樣的門內長老之徒,對“丹藥”這玩意的重視程度,也遠超凡品。
它的分量,不在于貴,而在于稀、在于不可控。兵器刀劍再好也得人去揮,丹藥卻能瞬間救命。
李興隆這番操作,確實壓了所有人一頭。
周銳靜了靜,緩緩吐了口氣,把一肚子火壓了下去:
看來我確實小看了這批藥的價值,也高估了“死魚眼”這老東西的底線。
這個黑市合作方式……得改了。
下一步,也該重新評估這些“流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