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逵懷著悲痛的心情,拖著步子往梁山走。一路上,他腦海里全是老娘的身影,越想越難過,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好不容易回到梁山,大家看到李逵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都圍了過來。宋江趕緊問清楚情況,聽完后,大伙都特別心疼李逵,紛紛安慰他,說以后梁山就是他的家,大家都是他的親人。
過了幾天,梁山慢慢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這天,戴宗接到一個任務,要下山去辦點事兒。他施展神行術,就像一陣風似的,“呼呼”地趕路。走著走著,來到一條小路上。突然,從路邊的樹林里竄出一個人,大聲喝道:“站住!你是干什么的?”
戴宗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只見這人長得高高瘦瘦,一臉精悍,穿著一身綠色的衣服,就像一棵行走的大樹。這人正是“錦豹子”楊林。戴宗笑著說:“兄弟,別緊張,我是戴宗,在梁山做事,正要下山辦點事兒呢。你又是誰呀?咋在這兒呢?”
楊林一聽“梁山”兩個字,眼睛一亮,說:“哎呀,原來是戴宗哥哥呀!我早就聽說過梁山好漢的大名,一直想去投奔呢。我叫楊林,在江湖上到處闖蕩,就盼著能結識像你們這樣的英雄豪杰。”戴宗一聽,樂了,說:“那敢情好呀,兄弟,你要有意,跟我回梁山吧,咱們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替天行道!”楊林高興得不得了,連忙點頭,說:“好呀好呀,能上梁山,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兒。”于是,楊林就跟著戴宗一起趕路。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得熱火朝天,就像多年沒見的老朋友。戴宗給楊林講梁山的趣事,楊林給戴宗說江湖上的奇聞,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一個熱鬧的城鎮。
這城鎮的大街上,那叫一個熱鬧,人來人往,像螞蟻搬家一樣。戴宗和楊林正走著,突然聽到一陣吵鬧聲。兩人好奇地擠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個大漢和幾個小混混在吵架。這大漢長得眉清目秀,卻透著一股英氣,可惜臉上有一塊傷疤,不過這傷疤不但沒破壞他的帥氣,反而讓他更添幾分滄桑感。
只聽那大漢說:“你們這些家伙,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強搶別人的財物,還有沒有王法了?”小混混們囂張地說:“王法?在這兒我們就是王法!你少管閑事,不然有你好看!”大漢氣得握緊了拳頭,說:“我今天就管定這閑事了!”
戴宗旁邊有個路人小聲說:“這大漢是楊雄,是咱們這兒的節級,為人正直,最愛打抱不平,就是因為臉上有塊疤,大家都叫他‘病關索’。”戴宗和楊林一聽,對楊雄頓時心生敬佩。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又有一個年輕人沖了過來,大聲說:“你們以多欺少,算什么本事!”只見這年輕人長得白白凈凈,眼神特別明亮,透著一股機靈勁兒。他三兩下就把那幾個小混混打得屁滾尿流,小混混們一看情況不妙,灰溜溜地跑了。
楊雄感激地看著年輕人,說:“多謝兄弟出手相助,請問兄弟尊姓大名?”年輕人笑著說:“我叫石秀,是個外鄉人,靠打柴賣柴為生。剛才路過,看到這些家伙欺負人,忍不住就出手了。”楊雄一聽,高興地說:“原來是石秀兄弟,你這身手不錯呀!要不跟我回去,咱們交個朋友。”石秀也挺樂意,就跟著楊雄走了。
戴宗和楊林在一旁看著,覺得這石秀也是個好漢。戴宗對楊林說:“兄弟,你看這石秀,也是個仗義之人,要是能拉他一起上梁山,那咱們梁山又多一員猛將。”楊林點頭說:“哥哥說得對,找機會咱們跟他說說。”
楊雄把石秀帶回家里,好酒好菜招待。兩人一聊,發現特別投緣,就像兩塊吸鐵石,一下子就粘在了一起。楊雄說:“石秀兄弟,你要是不嫌棄,以后就住我這兒,咱們一起做事。”石秀感激地說:“那就多謝哥哥了,我一個人在這世上漂泊,正想找個安穩的地方呢。”
從那以后,石秀就住在楊雄家里。楊雄每天去當差,石秀就幫忙料理家里的事兒,還經常出去打柴賣柴,日子過得倒也平靜。可這平靜的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嗎?
有一天,楊雄的老婆潘巧云,和一個和尚好上了。這事兒被石秀發現了,石秀心想:“這可不行,楊雄哥哥對我這么好,我不能看著他被戴綠帽子。”于是,石秀就把這事兒告訴了楊雄。
楊雄一聽,氣得火冒三丈,可又有點半信半疑。潘巧云知道石秀告了狀,就反咬一口,對楊雄說:“你這兄弟石秀,老是對我動手動腳的,我跟他說了幾句,他就懷恨在心,故意污蔑我。”楊雄聽了老婆的話,一時糊涂,就對石秀冷淡了起來。
石秀心里那個委屈呀,心說:“我好心告訴你,你卻不相信我。行,我得讓你親眼看看這事兒。”于是,石秀就想辦法抓住了潘巧云和和尚偷情的證據,擺在楊雄面前。楊雄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石秀,氣得咬牙切齒,說:“這賤人,竟敢如此對我!石秀兄弟,哥哥錯怪你了,你說咋辦,哥哥都聽你的。”
石秀說:“哥哥,這事兒不能就這么算了,咱們得好好教訓教訓他們。”兩人正商量著怎么收拾潘巧云和那和尚,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吵鬧聲。小朋友們,外面發生了什么事呢?楊雄和石秀又會怎么處理潘巧云的事兒呢?咱們下回接著說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