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烏滸人來襲
- 從夷陵滅蜀,中興漢室
- 三尺月明
- 3225字
- 2025-05-10 22:25:00
劉琦引軍民,急收晚稻。將士皆勤于事,沒人喊苦喊累。劉琦蒞任以來,惠及百姓,多行善政。民先獲春稻,繼得芋頭,今又收晚稻,忙至無暇,一個個都暈頭轉向。
百姓們一想到明年,家里可以種植兩季稻,嘴角自揚,笑意難止。不只是兩季稻,還有甘蔗,他們心下愈喜。
家家戶戶有芋頭酒、芋頭醬,還有糖渣。家境殷實之狀,民不敢想。聽說,劉琦公子還在籌劃造紙作坊的招工。
農閑時,民亦可入造紙作坊幫工,月得工錢約二百,以補家用,或直兌官鹽等價。
百姓都很有信心,明年能夠過上安安穩穩,又格外富足的日子,劉琦公子讓他們見識到了心目中的大漢。忙碌一點,根本不算什么,他們反而覺得忙碌很充實。
往日官府征徭役,民皆百計避之。今者征役,百姓晝夜營作,恐誤劉琦公子大事。
劉琦感受到了百姓的心意,行事愈謹。待最后一畝晚稻收好,他不禁呼出一口長氣,渾身暢然。
黃忠喜色滿面,匯報道:“公子,有了這些稻種,明年春耕,種植上萬畝兩季稻不在話下。百姓生計,必日益豐足。”
劉琦袖袍鼓風,意氣豪邁道:“來年,荔浦之糧,當再增兩倍。”
郭表目光如炬,慷慨道:“公子,何止兩倍。荔浦田畝的情況,我已經大致摸索清楚了。但得稍施籌策,方可議征稅事。”
劉琦嘴角自揚,意氣難盡。官府近募流民,登籍之民已至一萬五千。丁口愈眾,荔浦潛力愈巨,異日并吞蒼梧,亦非難事。
說到蒼梧,不得不提吳巨,劉琦的思緒漸漸復雜。論及舊情,吳巨有收留之恩,本不該圖其地。可沒有蒼梧,劉琦的根基就不穩。一縣之力,北伐如登天之難,縱一郡之資,亦捉襟見肘。
荔浦能征募一千多壯丁不假,然戰端若起,輜重為要。千兵遠征,糧草物資轉運,非三五千人難辦。與其把蒼梧,乃至于嶺南,留給東吳,劉琦不若自取而據之。
忽聞馬蹄疾驟,聲若雷霆碾地。一騎飛馳而至,翻身下馬,奔至劉琦身側大呼:“公子!烏滸人犯境!魏將軍傳訊,速回城共商對策!”
眾人心神凜然,沒想到烏滸人不是虛張聲勢,竟真來犯。念及辛苦營建的家園或遭兵燹,心下皆憤懣難平。
劉琦目若朗星,鎮定自若:“可曾遣人知會各地塢堡,令其嚴加防備?”
信使抱拳:“啟稟公子,最前線的塢堡,都已經撤退了。”
劉琦沉穩:“速行堅壁清野,勿使烏滸人得一草一糧。”
信使朗聲道:“遵命!”遂翻身上馬,揚鞭疾馳而去。
黃忠面色沉毅,聲如洪鐘道:“公子請先回城,末將留此善后,量烏滸人不敢先驅!”
劉琦淡笑自若:“曹軍百萬尚不足懼,何況區區烏滸人?速吹號角,聚百姓回城!”
嗚嗚嗚——蒼茫號角聲起,恍若遠古回響。百姓疾跑回城,唯恐遭烏滸人追擊。斷后的劉琦如定心石,給予眾人滿滿安全感。待其入城剎那,城門札札閉合,百姓盡皆長舒一口氣。
百姓定魂后群情激憤,皆欲討烏滸以衛家園。劉琦溫言安撫,勸眾人歸家靜待官府號令。百姓聽從命令,都向劉琦表忠心,絕不會后退和畏懼。
黃忠檢查了城門,情不自禁稱贊道:“荔浦有護城河,文長還加固了城門。縱烏滸人十萬來犯,亦難撼動。彼無攻城器械,至多劫掠塢堡,待糧草不繼,必自退去。”
劉琦氣態沉穩,不疾不徐:“此刻下論斷為時尚早,先回縣衙細查詳情。”
眾人策馬疾馳回縣衙,堂內氣氛凝重,仿若凝成實質。
馬玄迎上前來,語氣急切道:“公子總算回來了!若再遲些,某便要親自去催了。”
劉琦揮展大氅,豪氣干云道:“有文長守城,伯常主持大局,荔浦安如磐石。現在說說情況,烏滸到底來了多少人馬。”
馬玄神色嚴肅,侃侃而談道:“斥候探得烏滸人自西方來,距縣城約三十里,他們現在應該快抵達第一個塢堡。初步估算,來者五千余人,皆為精壯銳卒,戰力不可小覷。”
郭表聞言一怔,追問道:“此前情報稱烏滸至多三千人馬,怎的突然多出兩千?眼下荔浦守軍僅千余人,即便征調壯丁,滿打滿算才兩千。若與之決戰,兵力仍顯不足,這多出的兩千人絕非小數啊!”
馬玄面色凝重,回答道:“歌圩部本僅三千眾,然其使者被殺,致符都都老震怒,裹挾兩千仆從軍從征。歌圩乃大部,多有小部落附之。”
黃忠目光如炬,胸膛積攢著一股火氣,朗聲道:“一群蠻夷爾!縱有三五千眾,某只需一次突擊,便可破之,何懼之有!”
馬玄向黃忠一揖,繼續道:“烏滸人的軍紀,相當渙散。歌圩部的勇士,是一路唱著歌行軍。嘰里咕嚕,斥候莫能辨。然其弓術可贊,單兵戰力頗強。”
郭表思緒激蕩,肅聲道:“莫若縱其鬧騰一時,待其糧草匱乏,自當退去。諸塢堡已有防備,斷無可能讓其劫得糧草物資。”
黃忠性如烈火,毅然道:“不可!城外甘蔗正茁壯生長,更有筒車等水利設施。若遭烏滸破壞,明歲春耕必受其累。百姓營建家園不易,此亦公子心血,豈容蠻夷肆虐!”
劉琦揮袖,晏然自若道:“諸位稍安毋躁,若有機可乘,我軍自當出擊;若無戰機,堅壁清野足矣,不必與賊硬碰。烏滸人急,我等則緩;彼若稍緩,我等便擾之;待其疲憊,再戰未晚。”
眾人稱善,復論戰事,言辭愈烈,直至暮夜四合。
魏延匆匆回來,抱拳道:“公子,城池防務已妥,今夜值守亦無疏漏。待探明烏滸人虛實,便可進兵。”
劉琦欣慰:“文長辛苦了,有你在我很安心。今夜皆歸寢,待明日探明烏滸動向,再施對策,切不可自亂方寸。”
眾人喏喏領命,次第告退,皆懷必勝之心。
劉琦歸室,酣然入睡。次日,號角聲破空而起,聲徹云霄。
荔浦久無戰事,平和之象一朝盡破。劉琦倉促整衣出戶,迎面撞上黃忠。
黃忠急聲匯報:“啟稟公子,烏滸人犯境,已至城下!”
劉琦淡淡地回了一句“知道了”,翻身上馬馳向城墻。守軍早有防備,陣列整肅,人人面色凝重。
黃忠掏出一張糠餅,遞向劉琦。劉琦沒有客氣,大口吃了起來。馬玄送來水囊,劉琦仰頭喝了兩口,盡顯豪氣。
魏延頂盔貫甲,鏗然抱拳:“公子萬安!”
劉琦氣色充盛,顯是久經戰陣。舉目望下,烏滸陣列疏落,毫無章法,唯其人目若鷹隼,藤甲長矛尤為醒目。若于野外交鋒,必是惡戰。
烏滸都老,渾身珠玉璀璨,于眾簇擁中昂然出列。符都踞坐大象之上,悠然而至城下,睨視城上大漢旌旗,狠狠啐之。
一壯丁越眾而出,肌肉如藤纏古樹,勁健流暢。鎖骨至腰際刺青隱現,狀若河流圖騰,隨呼吸起伏,詭譎莫測。
“何人是劉琦?誰殺了犀比?速將兇手交出,不然我阿鄔峒定要踏平荔浦!”
魏延眸光驟然一冷,凝睇前方道:“好個狂徒!也不看看自己有幾分能耐,安敢在大漢城池下,耀武揚威!”
阿鄔峒單刀指魏延,肌若鐵鑄,怒吼道:“有無手段,一戰便知!你,敢不敢與我決一死戰?”
魏延冷哼一聲,神色不屑:“有何不敢!本將軍縱橫沙場多年,豈會怕了你這宵小之輩!”
阿鄔峒雙腿微曲,猛然蹬地,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那就讓你見識見識歌圩第一勇士的厲害!”
魏延橫眉,瞋目而視:“什么第一勇士,在本將軍眼中不過是個跳梁小丑罷了!”
阿鄔峒目若利錐,怒意更熾:“死到臨頭猶敢狂言!速下城受死!”
魏延倨傲抬眸:“某便在此,有膽便上城取我頭顱,無膽便只管狺狺狂吠!”
阿鄔峒仰頭望向城頭,聲若巨雷:“漢狗!可敢下來與我一決生死?”
黃忠扶墻俯瞰,銀發被風揚起,身后“漢”字大旗獵獵作響。他緊攥鐵胎弓,嘴角噙著不屑。
“鼠輩,莫不是怕了?”阿鄔峒靠近城墻,張牙舞爪挑釁。
黃忠伸手按向腰間箭囊,忽然低笑出聲,摸出一枚三棱透甲箭。
身旁的李雞兒低聲道:“將軍,這廝在一百二十步外……”
“聒噪。”黃忠輕哼一聲,弓弦如滿月般拉開。箭矢離弦的尖嘯,撕裂秋風。
阿鄔峒本能地舉盾,卻聽見“噗”的悶響。不是木盾受力的聲音,而是金屬穿透皮肉的脆響。他驚望胸口,透甲箭竟連盾穿胸,鵝毛箭尾猶自輕顫。
“怎、怎會……”烏滸勇士膝下一屈,栽倒塵埃,氣絕身亡。
城頭剎那間歡呼如潮,漢軍士卒以刀柄叩擊城磚,聲如戰鼓齊鳴,節奏鏗然。
劉琦目露激賞:“老將軍神射!當年呂奉先轅門射戟,也不過一百五十步!”
黃忠將弓掛回腰間,伸手接過親衛遞來的水囊,飲了一口:“公子謬贊。”
李雞兒練過弓箭,很快就放棄了。弓箭,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練成的。老將軍一把年紀,氣血竟如此旺盛!
城下烏滸部眾相顧失色,攥著竹矛的手滲出冷汗。有人數著城墻的步數,聲音發抖:“一百二十步……世間豈有凡人能至此境?”
符都縮在戰陣深處,盯著阿鄔峒的慘白面色,咬牙暗罵:“廢物!連一箭都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