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的成立,在不知情的外人看來,就是當今陛下有賺錢的天賦,這才想出這招妙手。
可在知曉內情的李商隱看來,這就是他以為的‘圣君’潛質的一次完美體現。
不是么?陛下這可是要練兵懟太監的,結果將神策軍都拉入游戲了,然后還能順便賺錢,這種天賦,簡直了。
看現在這架勢,搞不好攤牌的時候,神策軍都能直接倒戈了。
這幫人本來就是一群二世祖,大聯盟讓他們名利雙收,太監能給他們啥?不過是參與政局的機會而已。同樣的條件,陛下這邊一樣給得出,權衡利害之下,神策軍難道會想不清楚哪邊更值得投靠么?
何況,李商隱是皇帝心腹,他知道的比普通人更多,他知道,陛下還在醞釀下一波攻勢,不知道是不是直接對神策軍采取行動了,他很期待,太監這個毒瘤,到了今上手里,是該鏟除了!
而李瀍本人呢?他現在有點迷茫,事情有點失控了。前半段的走向,是在他預計之中的,可后面大聯盟興起后,他下意識的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見解,那些抑制貧富差距,用一些表面上的好處收割有錢人的手段,其實都是后世他見慣了的。
什么vip待遇之類的,都是后世的經濟爆發期常見的,當然,抑制貧富差距的內容,都是李瀍自行加上去的。
然后,他把自己給弄懵了。自己這是想干嘛?搞一場革命么?
天地良心,他穿越過來,本心是想躺平的,后世的大內卷時代實在讓他不堪重負,累了,想躺平了,他穿過來那會兒的初心便是如此。正常來說,他是沒想在創建大聯盟時,加點其他元素的,就是想趁機練點子弟兵,然后一舉掀翻宮里的實權太監們,按照網文套路,重振殘唐的。
但事情一開始,他就無法自控的往里面加料了。掀起革命,建立千年王朝?這種事,他在后世時考慮過,但覺得不大現實,可真有上手的機會,他還是下意識往里面加了料。
不得不說,或許是前世的執念太強了,他奔著復興大唐的目標開始的,可內心里,均貧富,已經成了他的執念,傳統網文中的穿越者套路,已經無法滿足他了。
反正這晚唐統共也活不了幾天,何不在這個時代,好好的鬧上一場呢?
李瀍倒是沒奢望搞出后世的顏色革命來,那的確有些過于激進了,但后世的制度和封建王朝之間,是隔著一個階段的。后世的華夏直接越過了這個階段,那是情勢使然,同樣也是后面的公平社會更加誘人。
可后世的公平社會沒搞得盡善盡美,未嘗不是直接跳過這個階段所導致的。那么,自己有幸穿越到了晚唐,何不利用這個機會,把華夏這一課給補上呢?
倒不是別的,只有這么做,才可能建立一個傳承千年的王朝,與后面的現代社會直接完成對接。
明悟于此,李瀍突然緊張起來,將自己關在房里,重新擬定了未來的計劃。之前,他沒將計劃落在書面上,只是下意識的去做,覺得左右是網文里的那一套,重建一次封建王朝而已,用不著寫出來按計劃執行,那一套他太熟了,碼出來的文字都有好幾百萬了,可以說閉著眼睛都能執行一遍。
但經歷了后世的經濟衰落時期后,他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將要執行的計劃與封建王朝那一套已經不一樣了,那計劃就得好好規劃一下了。
畢竟是要給華夏補一課呢。
這一閉關,足足閉了三天,期間李瀍既沒出來吃飯,也沒了例行的飯后散步——這一切,本來他都是一一秉行的,他是病人么,得的那病,后世已有認知,只是無法根治,但維持在可控范圍是有法可依的。
而之前,他自認為用不著太緊張,只是擺平一幫太監,算不上什么難題。
但現在,他緊張起來了,他要做的這件事,是件沒人做過的大事,很了不起,或者說,很異想天開,就不得不認真一點了。不能用之前那種漫不經心的態度應付了。
他這一緊張,身邊的人頓時都被嚇到了,不知道一直態度悠然的天子,怎么像是突然遇到了什么天大的難題,搞出了閉關這種事來。互相詢問,仍是不得要領,最后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商隱身上。
雖然還沒有正式封爵,但這人是天子的第一心腹是沒錯的。
若說天子遇到了什么難題,也只有這人能知道些端倪了。
對此,李商隱當然一臉懵逼,他就是例行的入宮匯報大聯盟的推廣情況,順便拍幾句天子的馬屁,怎料,馬屁拍完,效果極其驚人,居然令得龍顏大變,陛下直接去閉關了。他也很懵啊,也想找個人問問到底咋回事。
是自己拍馬屁的方式不對,還是措辭的角度不對?
但陛下的事,真沒法跟人說啊!特別還是對著仇士良這個目標,難道對他說:陛下心憂你們這幫太監,準備弄死你們,為了陛下,你們趕緊自行了斷,為陛下分憂吧!
傻子也知道,這話沒法說,于是,李商隱只能做出一臉懵逼的樣子,對此一問三不知了,他確實也是懵逼狀態,連演都不用,直接本色出演就好了。
眾人不信他,一再想逼,竟提前逼出了李商隱的巔峰之作,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不得不說,詩作越好,就越適合拿來打啞謎,李商隱詩作一亮,然后甩袖子走人,誰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也不敢攔他,只能廣招飽學之士,來分析這首詩了。
可這首錦瑟又哪是那么容易分析的?即便在后世,這首詩都被稱為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里用典極多,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出朦朧的境界,算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了。
結果就是遲遲無法得出結論,倒是幾個找來分析詩的學者之間,倒是生出分歧,互相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