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招賢也是有區別的
- 神話三國:從種田天賦到鎮國安邦
- 莊子非魚
- 2227字
- 2025-06-20 11:57:39
以齊技士目前的天賦能做到的只有一項,那就是強化武器的殺傷效果,比起別的士卒隔一段時間需要用內氣溫養,齊技士開啟天賦后處于攜帶武器化為全新的狀態,還附加著剛硬、破甲等等不同程度的升華。
一開始張既也沒料到過去幾百年,齊地居然還有遺留下齊技士的傳承。
也許是因為尚武之風一直沒斷過,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卸甲歸田的農夫,也就在抵御黃巾賊的時候自發組成了一支隊伍,合力擊敗過對方。
不過張既沒到來之前,齊國幾乎是民不聊生,貪官污吏比比皆是,連軍餉都發不齊全,這些人養家糊口都困難哪還有半點上戰場的念頭,有個后代能傳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張既繼任齊國相之后不僅大力整改吏治,注重民生,又鼓勵參軍,給予兵卒家眷提供一定的錢糧保障。
于是在這種兩全其美的情況下,這些本來就武力不錯的家伙們自然也就敢去搏一搏了,反正這種田本來就不是他們的強項,有時候種的不好,回去連口熱乎的飯都吃不上。
等到齊技士的隊伍壯大起來后,張既還準備挑幾個軍頭和將領方便管理,結果這些家伙表示不用麻煩了,他們有著自己的獨門推舉方法。
嗯,簡而言之就是來一場大亂戰,誰能站到最后就說明誰是最強的,由這個人擔任將軍一職,接下來第一百夫長,屯長、什長以此類推。
然而就這么慘烈地打了一場后,第二天張既就看到一群活蹦亂跳且軍紀嚴明的齊技士出現在臨淄城軍營里了,這自行整肅的效率堪稱恐怖。
難道說是被多次打擊郁郁不得志后,齊技士也與時俱進變得更強了?
不管怎樣,張既能帶出來這么一支強軍對于蘇淮來說是個很大的驚喜,再加上甘寧的水軍,眼下他們就擁有了五支真正意義上的精銳軍團。
校刀手、錦帆賊、泰山軍、白馬義從以及齊技士,精銳數量直逼一萬。
“德容,此行我與你一道去吧,帶上文謙的本部,就不用增派人手了,我也好當面與田刺史說清楚。”
劉備不動聲色地走過去,順便將平原國相的印綬放置在蘇淮面前的桌案上,然后拉起張既的手說道。
“既此番有罪,得寬恕便已是幸事,豈敢勞煩主公陪我一起承擔罪責,某當獨自前去向田刺史言明過失。”張既身形一顫,語氣有些羞愧。
“臣子有過,身為主君難辭其咎,只要德容記住不要再犯今日之過就行。”
劉備先是笑著拍了拍張既的肩膀,隨后面朝眾人,神色慎重地承諾道:“與德容一樣,你們今后無論犯了何等過錯,且記住你們身后站著我劉玄德,吾會為你們攬下所有責任。”
“謝玄德公。”
劉曄和郭嘉拱手道謝的同時難掩喜色,這兩個家伙綁在一起屬于就是謀劃的策略多到用之不竭,若是不計后果地實行,那還真能驚天動地。
“玄德公,您完全沒必要這樣的。”
蘇淮面露無奈,這種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說出來反而有些不好,沒看郭嘉和劉曄都開始興奮了嗎?
好在這兩人還是有著大局觀和底線的,換作是程昱來就又是另一副光景了。
劉備不以為然,反而更收不住了:
“子韞你有什么奇思妙策也可盡管去做。”
“算了,我可不想讓玄德公為難。”
蘇淮聳了聳肩婉拒道,他要真有心想搗亂,整個大漢都不夠折騰的,天子出面都保不了他,還是收著點吧,以免跟商鞅一樣被五馬分尸了。
待劉備和張既召集兵馬趕赴齊國后,蘇淮看著劉備順手丟過來的郡守印綬,有些頭痛究竟要不要接下。
其實劉備留著這玩意沒什么用,對方不用處理政務,而且還和軍方的基層將校混熟悉了,哪怕沒有官方印信的出示,也可以隨意調動兵馬,反而留下這東西在郡府會更好。
蘇淮升任郡守,這也算是劉備能給予的最大文官職位了,沒辦法,他這個鎮東將軍麾下也只剩下武官編制可以分配,劉備現在還不是青州牧,名下空置的職位真不算多。
“也罷,就先放著吧,哪天要用再來拿……”蘇淮也懶得大張旗鼓去宣布一下,能拿來代行職務就可以,升不升遷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了。
“你們的書院計劃弄得如何了?”思考了一會兒后蘇淮朝郭嘉問道。
“正在弄,其實準備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書院那塊地的附近我讓仲康帶人先封鎖了,我們的宣傳告示已經貼出去了,而且子仲也在動用手頭的力量幫我們造勢,關鍵還沒有多少反響傳來,你定個時間吧。”
郭嘉嘆了口氣,賢士哪有那么好求。
而且他們這又不是屬于直接朝天下發布招賢令給寒門士子出仕的機遇,那樣打破世家的舉薦制度有些風險,這樣夾個中間階層好扯皮啊,可以美其名曰我們這是為了讓大漢學子進行相互交流,共促文化交流進步。
就跟稷下學宮的性質一般,表面是百家爭鳴,利在千秋,但暗地里齊國上位者也獲得了不少的治國方針,還使得天下賢士盡入齊地。
說來也是因為被逼急了,燕昭王才直接頒布招賢令,你要面子是吧,那我不要了,燕國大舞臺,有才你就來,畢竟那些賢士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孔孟那樣醉心于學術和治國,于是會打仗的樂毅跑過去了,齊國差點被玩死……
而現在高唐書院差不多就是在套用稷下學宮的模版。
什么,你說你們世家對此有意見?那你們也可以派人來入書院深造啊。
大儒親授的機會可不多,先到先得哦。
而借著這個幌子,他們就能順理成章從中考察挖掘更多的人才來填補官吏的缺口,反正寒門士子也不少,假以時日,有更多像來敏一樣的授課講師加入,就能很快注入新鮮血液,到時候都不用他們挑選,那些出身微末、天賦能力還不錯的自己就會跳出來。
并且相較于稷下學宮是屬于學者交流的場所,蘇淮可是直接面向大眾的,無論是真的懷才不遇,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庶民,來了都有教。
“九月中旬吧。”
蘇淮隨便定了個時間,錯開節日的那個點就行,反正漢代的節日過得也不多,除了春節、元宵、端午也就寒食了,不過這些節日還是有很多繁瑣的禮節習俗,除了祭祀、拜年之外,還要扮作獸舞向鬼神祈福,搞巫祝驅邪什么,倒是挺麻煩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多放幾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