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巫鼎燃血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396字
- 2025-05-01 11:06:06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一卷·仙謫赤水·緣起
第44章·巫鼎燃血
暮色如濃稠的墨汁,悄然浸染商周的天際。赤水河在這黯淡的天幕下,泛著詭異的青銅色幽光,仿佛一條蟄伏的巨龍,靜靜地流淌著歲月的秘密。河畔,一座由龜甲堆砌而成的祭壇肅穆而立,每一塊龜甲都承載著古老的記憶,散發著神秘而沉重的氣息。
蘇軾一襲素袍,神色凝重地站在祭壇之上。他的指尖輕輕摩挲著剛出土的甲骨,那些縱橫交錯的裂紋,如同蜈蚣般猙獰地爬滿獸骨。隨著他的觸碰,詭異的幻象在他瞳孔中驟然顯現:頭戴青銅饕餮面具的大巫,面容冷峻而陰森,正將活生生的人投入三足鼎中。鼎中沸騰的綠液翻涌著,隱約可見人形輪廓在其中痛苦掙扎,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冤屈與絕望。
“這不是釀酒,”蘇軾猛地攥緊甲骨,鋒利的骨片刺入掌心,鮮血緩緩滲出,“是以魂魄飼酒!”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震驚與憤怒,這違背常理的行徑,徹底顛覆了他對釀酒的認知。
就在此時,河畔突然卷起一陣腥風,寒意刺骨。杜康身著玄色長袍,袍角金紋酒符在風中明滅不定,獵獵作響。他大步上前,抬手按在祭鼎邊緣,沉聲道:“酒魄本是人族血淚所凝,可若強取魂魄——”話音未落,鼎身“嗡”地一聲,浮現出血色咒文,詭異而恐怖,“便是逆天而行!”
剎那間,鼎中綠液如沸騰的巖漿般炸開,一只白骨手掌猛然攀住鼎沿,骨節分明,陰森可怖。李清照腰間的青銅酒樽劇烈震顫起來,樽內殘留的商周濁酒瞬間化作血霧,蒸騰而起。她神色大變,驚呼道:“酒樽示警,有陰兵借道!”
烏蒙山的陰影如同一只巨大的魔掌,緩緩壓了過來,整片天空頓時暗如潑墨。劉伶醉臥在祭壇石階上,身旁的夜郎巫鈴叮當亂響,仿佛在奏響一曲詭異的樂章。突然,他翻身坐起,眼神銳利如鷹,酒葫蘆對準西南方密林,聲音中帶著一絲醉意卻又無比篤定:“三十步外,七具活尸,三頭猙獸。”
話音剛落,林間便竄出青面獠牙的怪物,它們形似豹卻長著五尾一角,正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食人異獸。李白手中青蓮劍鏗然出鞘,劍光閃爍,《將進酒》詩句化作金色鎖鏈,在空中盤旋飛舞:“烹羊宰牛且為樂——”他大喝一聲,劍氣縱橫,最前方的猙獸頭顱應聲而落,“會須一飲三百杯!”獸血如噴泉般噴濺在祭鼎上,原本的咒文瞬間猩紅如活物,在鼎身蠕動起來,仿佛獲得了生命。
陶淵明神色凝重,展開《桃花源記》,飄落的桃花紛紛化作結界,將祭壇籠罩其中。他指尖輕點向鼎身血咒,沉聲道:“這是夜郎國的血祭秘法,三百年前就該失傳了。”
“恐怕有圣墟勢力插手人間。”杜康掌心浮現酒神符印,猛地拍向鼎腹。符印與血咒相撞,爆發出強大的沖擊波,震得甲骨紛飛。蘇軾手中那片刻著人祭場景的龜甲突然浮空,投射出駭人幻象:無數魂魄從鼎中升起,如同幽靈般融入赤水河底某個發光體。河床深處,隱約可見紅軍四渡赤水的石碑虛影,在黑暗中若隱若現,神秘而又充滿未知。
李清照的金簪突然自行飛起,在虛空劃出《聲聲慢》詞句。詞句如靈動的游蛇,纏繞住一縷企圖逃逸的魂魄,魂魄漸漸顯出個披頭散發的巫祝形象。她怒聲道:“是巴蜀蛇巫!他們在用活人魂魄喂養赤水龍脈!”
“龍脈早該隨大禹治水時沉寂,”蘇軾并指為筆,以血為墨在空中書寫釀酒古方,字跡化作火網,將猙獸困住,“除非……有人在重鑄酒魄時摻雜了私欲!”
就在這時,杜康突然悶哼一聲。祭鼎上的血咒如毒蛇般纏住他右臂,玄袍下的皮膚浮現鱗片狀紋路,詭異而恐怖。他咬牙說道:“這不是普通咒術,摻了圣墟的墮仙血!”說罷,他左手結印,赤水河突然倒卷而起,露出河床下密密麻麻的青銅酒樽。每個樽內都囚禁著扭曲的魂魄,它們在樽中痛苦掙扎,發出無聲的吶喊。
李白劍勢驟變,金色鎖鏈化作萬千酒爵虛影,在空中閃爍。他高聲吟道:“古來圣賢皆寂寞——”劍鋒所指,三個猙獸同時炸成血霧,“惟有飲者留其名!”血霧觸及青銅酒樽,竟發出萬千冤魂的哭嚎,聲音凄厲而悲慘,令人毛骨悚然。
陶淵明的桃花結界突然裂開縫隙,七具身纏藤甲的古尸從地底爬出,眼眶里跳動著綠色火焰,仿佛來自地獄的使者。劉伶醉步踉蹌,然而夜郎巫鈴卻奏出清越音律。他大聲喊道:“這是夜郎王族的葬甲術,鈴響七聲可破!”他每踏一步,鈴音便震碎一具古尸,尸骨化作酒糟簌簌落下,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息。
李清照的金簪突然指向東方,大聲喊道:“主謀在那里!”蘇軾順著方向望去,只見烏蒙山巔立著道身影,身披孔雀羽氅,頭戴蛇形玉冠,威風凜凜卻又透著一股陰森之氣——正是甲骨幻象中的大巫。
杜康右臂鱗片已蔓延至脖頸,聲音嘶啞如金石相擊:“此人以墮仙血為引,要煉化赤水龍脈為私用!”他左手召來赤水浪濤,浪中浮現儀狄在巴蜀深山洞穴點燃第一簇釀酒篝火的畫面,“必須毀掉血咒源頭!”
李白長嘯一聲,青蓮劍脫手飛出,化作酒龍直撲山巔。大巫揮袖放出九只尸鴉,烏黑的羽毛在風中翻飛,宛如黑色的烏云。然而,蘇軾凌空書寫的釀酒火訣瞬間將尸鴉燒成灰燼。劍光穿透大巫胸膛的剎那,眾人耳邊響起尖利嘶吼:“圣墟不會放過……”
山崩地裂中,赤水河底的石碑突然綻放紅光,光芒耀眼奪目。被囚禁的魂魄如螢火升空,紛紛融入石碑上的“四渡赤水”刻痕,仿佛找到了最終的歸宿。陶淵明展開的《桃花源記》自動翻頁,“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八字化作桃花雨,紛紛揚揚地飄落,洗凈青銅酒樽上的血污,一切仿佛都得到了凈化。
李清照接住一滴墜落的魂火,魂光中浮現紅軍戰士用竹筒分飲郎酒的畫面。她感慨道:“原來如此,后世赤水河畔的酒魄火種,早在此時便已埋下……”
杜康扯碎被污染的玄袍,露出精壯上身,酒神符印在胸口灼灼生輝,散發著神圣而強大的氣息。他堅定地說道:“有人在篡改酒魄傳承,我們必須加快速度。”
劉伶晃著空酒葫蘆,醉眼卻清明如鏡:“下一程,該去楚地會會那位投江的大夫了。”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新的冒險在前方等待。
河風卷著酒糟氣息掠過祭壇,蘇軾拾起一片染血的甲骨,上面新浮現的裂紋竟組成《圣墟·酒神本紀》的字樣。他望向正在重歸平靜的赤水河,輕聲嘆息:“到底是我們在修補歷史,還是歷史在指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