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楚辭招魂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826字
- 2025-04-22 08:33:06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謫赤水·緣起第15章·楚辭招魂
1
暮色籠罩汨羅江,江面泛起陣陣幽藍鬼火,如同一雙雙來自幽冥的眼睛。屈原披著散發,衣襟上滴落的青銅血在水面上暈染開來,每一滴都化作跳動的幽藍火焰。那火焰詭異而清冷,映照著他蒼白而堅毅的臉龐,仿佛在訴說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李白蹲在江畔的蘆葦叢中,身姿如獵豹般矯健而隱秘。他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青蓮劍穗,那里本該綴著溫潤的和田玉佩,此刻卻纏著半截漆黑的蛟龍筋。昨夜在云夢澤斬殺的黑蛟殘魂,正順著筋絡突突跳動,仿佛在提醒著他這場戰斗的殘酷與兇險。李白的眼神銳利如鷹,緊緊盯著三丈外那個孤獨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動。
“懷沙篇要成了。“陶淵明的聲音突然在身后響起,帶著一絲凝重與擔憂。他手中的《桃花源記》殘卷無風自動,書頁嘩啦啦地快速翻動。“薄暮雷電“四個字滲出樹汁般的綠漿,將古樸的竹簡染得斑駁陸離。那些綠漿仿佛有生命般,在竹簡上緩緩蠕動,勾勒出一幅幅神秘的圖案。
江心突然掀起滔天巨浪,仿佛有一只巨獸在江底蘇醒。屈原高舉的玉佩“咔“地裂開,露出內里包裹的一枚鱗片。那鱗片邊緣泛著不祥的金綠色,正是眾人追查了十四章的蛟龍逆鱗!鱗片散發著微弱而詭異的光芒,在暮色中閃爍不定。
“原來在這里......“杜康玄袍上的赤水河圖騰突然發燙,仿佛被點燃的火焰。他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興奮與緊張,“他把逆鱗藏在了《九章》里!“眾人心中一震,目光緊緊鎖定在那枚鱗片上,意識到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即將展開。
2
劉伶的醉步看似搖搖晃晃,卻比所有人的反應都要快。當屈原將裂開的玉佩拋向江心的瞬間,這個永遠醉醺醺的酒鬼突然暴起。他腰間系著的夜郎國巫鈴叮當亂響,發出清脆而詭異的聲響,仿佛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爭斗奏響序曲。空酒葫蘆在他手中掄出破風聲,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在玉佩入水的剎那堪堪截住。
“屈大夫!“劉伶嬉皮笑臉地晃著葫蘆,眼中卻閃爍著一絲警惕與狡黠,“您這陪葬的玩意兒,不如給我下酒——“
然而,話音未落,詭異的事情發生了。葫蘆里的鱗片突然活了過來,如同一把鋒利的刀,瞬間割破皮革。金綠色的流光竄入劉伶鼻腔,他的眼球頓時覆上細密的青鱗,脖頸處爆出蚯蚓狀的血管。他的面容扭曲變形,仿佛被某種邪惡的力量控制。
“酒......“他扭曲著臉看向眾人,嘴角咧到耳根,露出一個猙獰而恐怖的笑容,“我要喝......蛟龍血釀的酒......“他的聲音變得沙啞而低沉,充滿了貪婪與欲望,與平時那個灑脫不羈的醉鬼判若兩人。
3
李清照的金簪如同一道金色的閃電,比李白的劍更快一步刺向劉伶。簪尖刺入劉伶眉心的瞬間,青銅酒樽突然從她袖中跳出。樽內那滴歷經十五章仍未干涸的血珠,此刻竟化作紅繩纏住劉伶手腕,繩結正是《楚辭》中的“紉秋蘭以為佩“。那紅繩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魂兮歸來!“李清照清喝一聲,聲音清脆而響亮,驚起滿江白鷺。白鷺展翅高飛,在空中盤旋鳴叫,為這場緊張的戰斗增添了一絲肅殺之氣。
劉伶渾身鱗片突然倒豎,如同刺猬般。蘇軾趁機將竹簡拍在他后頸,那燒焦的簡片上,“惟庚寅吾以降“六個甲骨文發出灼目金光。在鱗片剝落的嗤嗤聲中,一縷黑煙從劉伶七竅鉆出,凝成微型蛟龍撲向屈原!
然而,屈原卻笑了。他的笑容平靜而從容,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切。“余既滋蘭之九畹兮“,他吟誦著張開雙臂,懷中的《離騷》竹簡突然展開成網。那竹簡閃爍著奇異的光芒,編織成一張無形的大網,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微型蛟龍殘魂撞上簡網的剎那,每片竹簡都浮現出眾人前十四章見過的畫面:巴蜀深山的人祭酒甕,彌漫著詭異的氣息;烏蒙溶洞的蛇群菌絲,密密麻麻地蠕動著;岐山地脈的青銅鎖鏈,沉重而冰冷......這些畫面快速閃過,仿佛在訴說著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看好了!“屈原突然扭頭對眾人厲喝,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與決絕,“這才是《招魂》的真意——“
4
黑蛟在詩網中顯形,不再是殘魂虛影,而是一條盤踞在楚國天空三百里的實體。它身軀龐大,鱗片閃爍著寒光,宛如一座黑色的山峰。它的巨口張開,露出鋒利的牙齒,仿佛能吞噬一切。杜康玄袍炸裂,露出胸口完全復蘇的赤水河圖騰,那圖騰散發著耀眼的紅光,仿佛一團燃燒的火焰。
陶淵明撕下“遂迷不復得路“的書頁,紙灰化作桃木劍刺向蛟目。那桃木劍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帶著一股浩然正氣。李白則踏著《九歌》的韻律躍至云端,青蓮劍第一次完全解放。令人震驚的是,劍身碎裂后露出的,竟是半卷《天問》!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李白的吟誦引動雷霆。天空中烏云密布,電閃雷鳴,仿佛天地都在為這場戰斗而顫抖。當他念到“角宿未旦,曜靈安藏“時,黑蛟的逆鱗突然從劉伶酒葫蘆里飛出,與屈原玉佩中的鱗片合二為一。
逆鱗歸位的剎那,整條汨羅江沸騰了。不是幻象,不是秘術,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重演。眾人腳下的大地開始沉降,江水倒灌進云夢澤的裂谷。裂谷深處亮起一道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中,周文王埋下的第七口陶甕緩緩浮現。陶甕散發著古樸而神秘的氣息,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5
陶甕中躺著半具龍骨,那龍骨巨大而滄桑,每一根骨頭都刻滿了歲月的痕跡。蘇軾的竹簡此刻滾燙如烙鐵,他看見龍骨心臟位置插著一支青銅爵,爵底刻著與杜康胸口一模一樣的赤水河圖騰。那圖騰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秘密。
“原來酒器才是本體......“蘇軾剛邁步,整條右腿突然青銅化,堅硬的青銅覆蓋在他的腿上,仿佛給他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
李清照的青銅酒樽突然炸裂,無數紅繩從碎片中迸射而出,將眾人與陶甕捆成命運共同體。那紅繩閃爍著神秘的光芒,緊緊地纏繞在眾人身上,仿佛在告訴他們,這場戰斗已經無法逃避。屈原的吟誦聲越來越遠,而黑蛟的咆哮越來越近。那咆哮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撕裂。
當龍息噴涌而至時,劉伶突然大笑著一頭撞向陶甕。他的笑聲瘋狂而豪邁,充滿了無畏與決絕。醉鬼的額頭裂開縫隙,里面淌出的不是血,而是他們在商周秦漢收集的所有酒魄精華!那酒魄精華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同一股洪流,涌入陶甕。
6
龍骨開始釀酒,金黃的液體如同瀑布般滲入大地裂縫。神奇的是,裂縫中長出的不是菌絲,而是一片金黃的稻谷。稻谷隨風搖曳,散發著陣陣清香。當黑蛟撲到陶甕上方時,谷穗突然集體揚花,花粉組成新的《楚辭》,每一個字都是燃燒的酒魄。那《楚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散發著強大的力量,仿佛在對抗著黑蛟的邪惡。
陶淵明突然明白了一切。他最后七頁《桃花源記》自動焚毀,灰燼中浮出完整的《招魂》篇。那《招魂》篇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蘊含著無窮的智慧。當他把詩篇按在蘇軾青銅化的右腿時,甲骨文與楚篆碰撞出耀眼的火光。那火光中,蘇軾的右腿逐漸恢復正常,青銅化的痕跡慢慢消失。
“接下來......“李白接住從天上墜落的半卷《天問》,眼神堅定而銳利,看向正在骨酒中重生的杜康,“該去會會唐朝的醉蛟了。“他的聲音充滿了自信與豪邁,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下一場挑戰的準備。眾人站在一起,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他們知道,前方還有更多的未知與挑戰等待著他們,但他們無所畏懼,因為他們是命運的守護者,是歷史真相的追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