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巫鼎吞星
-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 蓮花妙手
- 2219字
- 2025-04-22 08:11:25
《赤醴長歌:圣墟之外五千年》第一卷·仙謫赤水·緣起第13章·巫鼎吞星
1
岐山地脈深處傳來沉悶的轟鳴,仿佛遠古巨獸在地下沉睡時的呼吸。大地微微震顫,揚起的塵土在昏暗的光線中翻滾。陶淵明佇立在西周祭祀坑旁,手中緊握著《桃花源記》的殘頁,那泛黃的紙張上,墨跡早已斑駁。
忽然,殘頁邊緣泛起幽藍的火苗,毫無征兆地自燃起來。“阡陌交通“四個字在火焰中扭曲變形,化作縷縷青煙,詭異地鉆入巖縫之中。眾人眼前的景象開始扭曲,原本規整的西周祭祀坑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層層漣漪。那些靜靜陳列在坑中的陪葬品,那些看似古樸莊重的青銅器物,此刻竟如同活物般蠕動起來。青銅器表面的銹跡如同皮膚下的血管,在幽暗中隱隱跳動。
“退后!“杜康的聲音突然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扯開衣襟,露出胸口那道猙獰的赤水河圖騰,此刻圖騰正泛起妖異的血光,仿佛有生命般在皮膚下流淌。“文王的甕里煮的不是酒......“他的話語未落,一只覆滿青銅銹的“鼎耳“突然翻轉,露出一只布滿血絲的豎瞳,那眼神冰冷而貪婪,仿佛要將眾人的靈魂都吞噬。
2
蘇軾只覺顱骨內一陣灼燒,仿佛有一團烈火在腦中燃燒。他死死按住額頭,那里的竹簡烙印正發燙,仿佛要從皮膚下鉆出來。當那“鼎群“如百足蟲般緩緩立起時,他終于看清了這些器物的真面目。
七口陶甕的底部竟長出了蛟龍尾巴,鱗片在幽暗中閃爍著寒光;青銅觚的兩側生出密密麻麻的蜈蚣步足,每一只足都在地面上劃出刺耳的聲響;而那看似精美的云紋尊,根本就是一條盤蜷的蟒蛇,此刻正吐著信子,偽裝成器物的模樣。
“周禮樂器的皮囊......“李清照的聲音顫抖著,她手中的青銅酒樽劇烈震顫,仿佛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息,“裹著商紂的妖魂!“話音剛落,最中央的獸面大鼎突然張開血盆大口,腥臭的青銅熔漿如瀑布般噴涌而出。
李白大喝一聲,揮劍斬向熔流。青蓮劍帶著凌厲的劍氣劈入熔漿,卻在瞬間爬滿銅銹,原本鋒利的劍刃變得黯淡無光。鼎腹內傳出文王蒼老的誦經聲,每一個字都化作實體銅釘,帶著破空之聲射向眾人。
劉伶腳步踉蹌,卻巧妙地閃過銅釘。他舉起酒葫蘆,狠狠地砸向鼎腹。令人驚訝的是,酒葫蘆與鼎腹相撞,竟發出編鐘般悠長的鳴響。他忽然放聲大笑:“妙啊!這玩意兒在奏《大武》!“那笑聲在祭祀坑中回蕩,帶著幾分癲狂,幾分灑脫。
3
陶淵明眼神一凜,毫不猶豫地撕下殘頁上“黃發垂髫“四字,擲向鼎群。燃燒的紙灰在空中飛舞,漸漸浮現出三千年前的畫面。
畫面中,周文王身著華麗的祭服,跪在巨大的蛟龍尸骨前。他神情肅穆,手中捧著玉杯,將商朝樂師的鮮血緩緩注入七竅陶甕。“以商樂囚商魂......“老者撫摸著甕中升起的黑煙,聲音低沉而陰森,“方能......“
然而,畫面突然戛然而止,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切斷。李清照咬了咬牙,金簪突然刺入自己手腕。鮮血如泉涌般噴出,在空中織成一幅周天星圖,星圖中星辰閃爍,散發著神秘的光芒。“北斗主死,“她神色凝重,將星圖壓向鼎群,“文王設的是死局!“
獸面鼎的瞳孔驟然收縮,仿佛感受到了威脅。鼎腹內飛出無數青銅簡牘,在空中盤旋飛舞。每片簡牘上都刻著相同的甲骨文——“葬“字如同巨獸般吞沒了“酒“字,一股死亡的氣息彌漫開來。
4
杜康深吸一口氣,掌心按在滾燙的鼎紋上。赤水河的血光順著他的手臂,源源不斷地灌入紋路之中。隨著血光的注入,沉睡的巫咒終于蘇醒。
七甕相連的暗紋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困龍大陣,陣眼處的青銅觚突然炸裂,發出一聲巨響。碎片紛飛中,露出了里面浸泡了三千年的半片發光的龍逆鱗。那鱗片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卻又帶著一股攝人心魄的威嚴。
“蛟龍的本命鱗......“蘇軾的竹簡烙印與龍鱗產生共鳴,他只覺腦中一陣清明,“文王用它鎮壓商紂怨氣!“
整座祭祀坑開始劇烈崩塌,石塊紛紛墜落。劉伶趁機將酒葫蘆卡進鼎耳,醉醺醺地騎上獸面鼎。他搖晃著腦袋,眼神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老頭子的《周易》算漏了一點......“葫蘆口突然涌出殷紅酒漿,酒香四溢,“商魂最怕的......““是比它更烈的酒!“他放聲大喊,聲音中充滿了豪邁與不羈。
5
龍鱗的光芒越來越盛,光華中浮現出周原戰場的景象。
當年,文王將蛟龍逆鱗埋入岐山時,不慎遺漏了鱗隙間一滴黑血。此刻,這滴血正在蘇醒,順著地脈緩緩流向赤水河源。陶淵明殘卷的最后一頁突然飛起,“遂迷“二字化作流光,裹住龍鱗。
“烏蒙山......“杜康看著掌心褪色的圖騰,臉色凝重,“蛟龍在用酒魄重塑真身!“
李白眼神堅定,突然割破手腕,將鮮血抹在生銹的劍身上。“聽說斬龍需用祭器,“銹跡剝落處,劍脊的銘文——“鉞王鳩淺“四個字泛起青光,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巧了......““我本就是柄祭劍!“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手中的劍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6
李白大喝一聲,青蓮劍帶著凌厲的氣勢刺入龍鱗。剎那間,整個西周時空如琉璃般碎裂,無數碎片在空中飛舞,折射出五彩斑斕的光芒。
眾人墜入光芒的間隙,仿佛置身于一個虛幻的世界。在這里,他們看見岐山地底交織著兩條酒脈:一條是金色的,那是文王以禮樂重鑄的正脈,流淌著莊嚴與神圣;另一條是黑色的,那是商紂用怨氣培育的毒泉,散發著邪惡與腐朽。
李清照神色焦急,突然將星圖按向蘇軾額頭:“記住這個交匯點......““茅臺鎮的赤水河底!“蘇軾大聲回應,聲音在虛空中回蕩。
最后一瞬,杜康扯下胸口的圖騰,用盡全身力氣砸向黑暗。赤水河的虛影與黑蛟毒泉轟然相撞,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炸開的酒香中混雜著一聲龍吟,那聲音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劉伶醉眼朦朧,伸手抓住一片飛過的甲骨。借著微弱的光芒,他看清了甲骨上新刻的文字——“癸卯年,赤水竭,龍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