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悟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遴玉院大殿之內,蘇墨合上手中書籍,將之放置于茶案之上。

《天問》

古籍封面上用云篆書寫著書名。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蘇墨皺眉喃喃自語,重復著書中發出的疑問。

他已在遴玉院中待了近一個月,卻并不曾修煉,而是每日翻閱院中古籍。

這本《天問》是翻看次數最多的一本書。

“無極者,混元之態,生先天祖炁,無極而太極,陰陽交感,沖氣以為和……”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他回憶著《玉清元始玄黃得道寶經》中的開篇。

若以此來解答《天問》中的這個問題,似乎頗為合適。

陰炁、陽炁與二者交感所生沖和之氣,三者結合,衍化五行,然后相生天地萬物。

可這其中到底何為本?何為化?

蘇墨目光漸漸變得堅定起來。

天地萬千元炁,既然能流轉生變、生克循環,所轉變的不過是其之“化”而已。

而這“本”卻是固定不變的!

天地萬物,其“本”為炁。

而這萬千元炁,其“本”便是那一道先天祖炁。

此為混元之態,現無極之相。

或可強曰之為“道”!

這是蘇墨一個月以來領悟所得。

他自然明白這領悟絕非一定正確,可卻也絕對算不得錯誤。

求道,便是對大道探索、追尋、領悟、認知、理解的過程。

可人力有時盡,無論修為再是強大,眼界再是高深,對大道的見解終歸是片面的。

故此玄清道統才會衍化出七十二條法脈,而每條法脈傳承之中,即便弟子所修乃同樣功法,可個人的見解、感悟不同,最終所走出的道路自然也是不同。

自此他終于明白學師為何不直接指點五行融合兼修之法,而只是引導自己去思考領悟。

也明白那日無意中闡述對道統要義的見解之時,鐘掌院會如此慌亂的將自己打斷。

鐘掌院已入三境,正在探索破入四境的道路,而自己所領悟的見解即便再是粗淺,可若深入思考,一樣有可能影響他對大道感悟的方向,自己所堅持的修行道路一旦偏離,便很有可能從此再無寸進。

一位三境高修都有可能受到外院弟子的影響,若是學師直接將他對大道的感悟告知,那恐怕蘇墨以后就再也走不出自己的道路了。

而無論蘇墨自己所感悟的道理如何粗淺簡陋,那都是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道途。

他閉上雙眼,凝聚起神念,從周邊起伏的元炁大海之中攝來一道充滿鋒銳之意的白色流光。

這是山上的那一縷“乙木爛金煞”。

蘇墨沒有遲疑,以服炁之法將這一縷金煞從鼻竅引入。

金煞入體,順著經脈直往玉爐宮——即肺竅而去。

金炁流轉間,蘇墨只覺自己經脈中好似被針扎一般,既是刺痛又是麻癢。

直到元炁入肺竅,便猶如一柄利劍當胸插入,肺竅之中劇痛傳來,蘇墨幾乎要悶哼出聲,卻依舊強自忍住,沒有將那一口煞炁噴吐出去。

足足一刻鐘之后,那一縷金煞居然漸漸沉穩下來,其中的鋒銳之意緩緩消退,猶如利器鋒芒終被磨平,成了一把鈍刀。

然后就見那把鈍刀好似生出銹跡來,銹刀不斷被腐蝕,銹跡剝落,散做一堆爛泥。

不知多久時間過去,爛泥里有什么事物生了根,發了芽,一點翠綠之意鉆破泥土,帶著勃勃生機長了出來。

金煞化作乙木,帶著生生不息之意開始流轉。

蘇墨運起《青木內息功》,引導著這一股乙木靈炁運行周天,修復方才由金煞所帶來的輕微傷勢。

五行之變果然玄奧。

他剛剛親眼驗證了自己的感悟。

同時也明白,以自己當前的修為境界,最多也只能感悟至此了。

萬炁“本”唯一,所變的不過是其之“化”而已。

又何需“融合”?何談“兼修”?

一個周天行完,蘇墨并不曾停歇。

他將這一道木炁行至三元府,然后引自己絳霄宮中心火落下。

轟!

干柴與烈火,一觸即燃。

可這一回,蘇墨不見絲毫慌亂。

內景之中,火流被神念牽引著,再次行完一個周天,重又回到三元府中。

先前的熊熊烈焰如今已然燒盡薪柴,只余微弱的零星火光。

火光之間,焦木化作塵埃簌簌落下,腐爛成泥。

蘇墨功法再變,引導爛泥所化土炁再行周天。

土炁渾厚、包容,于經脈運行間,不斷滋養著周身血肉。

可隨著其中溫和之意漸漸被肉身吸收,這一縷靈炁中的渾厚之意開始收斂起來,開始不斷沉淀、聚合,越來越“重”,越來越“凝實”。

終于,一絲鋒芒肅殺之意再也掩蓋不住,刺破那渾厚的外表,猶如一柄利劍!

蘇墨功法再變,運轉起了《少陰劍指》!

他的內景之中,星光似乎受到鋒銳肅殺之意所攝,逐漸開始暗淡收斂,猶如來到深秋,萬物凋敝。

其中的肅殺之意愈演愈深,蘇墨只感覺遍體生寒,宛若寒冬已至。

終于,一滴冰寒刺骨的冬雨落下。

雨勢漸大,匯成一股寒泉,奔流不息。

可隨著泉水的流淌,原本的刺骨蕭瑟之意卻漸漸消去,內景之中仿若又活了過來。

隨著泉水的潤澤,點點綠意生機從各處綻放。

……

蘇墨內景之中,五行循環,流轉不息!

五行功法,今日一步突破小成!

他并沒有停下周天,而是繼續運轉心法,又從外界天地攝來一道五行靈炁。

靈炁入體,化作五道流光,散入周身各大經脈之中,運行一個周天之后,又被送往對應的宮府之內。

一口濁氣緩緩吐出,蘇墨收功睜開雙眼,臉上是難以抑制的驚喜之色。

五倍!

筑基功法引炁行周天,只能運轉對應屬性的靈炁,其余四屬靈炁只能倚靠身體本能吸納,效果幾乎是聊勝于無。

可他如今五門功法俱是小成,一旦運轉心法,體內五行循環不息,靈炁一旦入體,可盡數被吸納入宮府。

如此一來,服炁的效率便足足是原先的五倍之多!

筑基有望!

這段時間的參悟不僅沒有荒廢,甚至可謂收獲極大!

蘇墨花了幾息時間平復心緒,是時候返回青云峰了。

一個月以來,他第一次走出遴玉院大殿,打算跟掌院辭行。

可剛一出殿門,卻是微微一愣:

那個白須白眉的道人此時卻并不在殿外打坐。

他有些疑惑的環視四周,發現今日在院內巡查的內門弟子竟也不是熟面孔。

怪事!

“有勞這位道兄,請問鐘掌院何在?”

正好見著一位內門弟子路過,他趕忙上前行禮詢問道。

那位道人見蘇墨從殿內出來,卻也不驚奇,只是笑道:“今日也不知都教院要做什么,將外院所有鑒考司和教務院弟子都召回了樞機山上議事,故此才找我們庶務院的來代值哩!”

原來是這樣!

蘇墨撓撓頭,也不知鐘掌院何時回山,自是不好再等,只能請面前這位庶務院弟子代為相告了。

“小事一樁,師弟放心!”

對方聞言頗為爽快,又幫蘇墨召來了游天舫,好讓他乘飛舟返回青云峰。

半個時辰后,蘇墨于青云峰上渡口落地。

他一路下山,往甲子小院行去。

可奇怪的是竟沒有見到半個人影。

奇怪,這一山的外院弟子都去哪兒了?

他越走越是困惑,只覺昔日熱鬧無比的山道如今冷冷清清,頗為怪異。

正不解間,目光瞥見一個人影匆匆往山上跑去,仔細一看,正是凌瀟瀟。

“哎!今日山上怎么不見人?”

他連忙將人拉住,開口問道。

“蘇師兄!”

卻不料凌瀟瀟一見是蘇墨,頓時大喜:“蘇師兄!快,去演武堂,沈玉珂沈師兄被人打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连平县| 伊春市| 名山县| 浠水县| 永年县| 镇坪县| 东平县| 东乌| 赫章县| 泰州市| 山丹县| 邓州市| 安泽县| 炉霍县| 丰镇市| 永平县| 鹰潭市| 西畴县| 浦东新区| 蒙城县| 林芝县| 岳阳市| 莎车县| 珲春市| 太康县| 碌曲县| 灯塔市| 金乡县| 盐津县| 车致| 马山县| 武安市| 安溪县| 万载县| 东城区| 平遥县| 桐乡市| 赣榆县| 岫岩|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