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廟中對

黃天的神牌供奉在祭壇上,不立雕塑,只是一塊木牌,上書“黃天”二字。祭壇前的香爐中,松香柏脂早已燃盡,卻并沒有補(bǔ)充,唯余下一捧香灰。

祠廟內(nèi),大賢良師張角與小弟子張承負(fù)相對而坐。兩人都是麻衣赤腳,不戴冠冕,單是系著一條黃巾。殿中一片沉肅,直到張角輕聲開口。

“承負(fù),天齊廟這邊的賑災(zāi),已經(jīng)快結(jié)束了。元義這兩天就會帶數(shù)百門徒去司隸洛陽,你和道奴可以和他一起,去巨鹿的莊子。夏播得抓緊了,種粟也好,種豆也好,都不能誤了農(nóng)時…”

“天下事,猶如田間耕種,都得看‘農(nóng)時’。時候到了,該做的就得做。時候不到,就只能勉強(qiáng),很可能顆粒無收。而哪怕種下種子,也得看天時地利人和,看老天下不下雨,看地上有沒有土肥,看人間有沒有鳥害蟲害…才能最終收獲!”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天地總是相應(yīng),這種地的學(xué)問很大,可一點(diǎn)都不比經(jīng)書中的少。”

聽到師父張角的這一番教導(dǎo),張承負(fù)默默思忖了片刻,才認(rèn)真答道。

“老師,天時地利人和,都要等待,也離不開人為…大漢皇帝無道,天象頻繁示警,天時所向已經(jīng)明確。而天時真正的大變,大漢朝廷的內(nèi)亂廝殺,就在皇帝身死的那一刻!”

“皇帝荒淫放縱,耽于玩樂,不知守靜養(yǎng)生。他禍亂天下,德行有大虧,身體亦有大虧。他雖然看似壯年,卻不過一把快要燃盡的柴火。而我篤定,皇帝活不過七年,就會壯年而死!”

“!”

聽到這一句預(yù)言,大賢良師張角驀然抬頭,眼中精光灼灼。他緊緊注視著小弟子坦誠的眼睛,聲音中罕見的帶著急迫。

“黃天在上!皇帝還不到三十,如何會只活七年?承負(fù),你如此篤定,莫不是…附魂時看到了‘天象’?此事事關(guān)重大,你可敢對黃天起誓?”

“黃天所見!老師,我以性命起誓,以皇帝的身體,哪怕沒有遭到刺殺,也絕然活不過七年!”

張承負(fù)舉手指天,無比凝重的起誓道。他知曉這個“天象預(yù)言”的分量,和它背后所代表的含義。

靈帝劉宏在建寧元年(168年)登基,如今已經(jīng)做了十五年的皇帝。他雖然荒淫,但操弄著宦官們的力量,打壓著高門的世家大族,穩(wěn)穩(wěn)把朝廷的皇權(quán)握在手中。

無論地方上世家如何兼并壯大,百姓如何流離身死,邊疆如何叛亂四起…只要靈帝還在,大漢的皇權(quán)就還在,大漢的武力就還在!皇權(quán)所指,十?dāng)?shù)萬全天下最精銳的大漢邊軍,就依然會依詔而行,如虎而進(jìn),無人能擋!而像是董卓這樣的邊將,只要靈帝一紙詔書,說下獄就下獄,說處死就能處死!

“老師,皇帝畢竟壯年,只要還活著一日,那大漢的官軍,都會聽從他的命令!而十多萬涼州、并州、幽燕、交趾、司隸的官軍,如洪流般匯向一處,恐怕非人力所能擋…”

“漢軍軍法嚴(yán)苛。這些漢軍未曾接受過黃天之道,只會服從將領(lǐng)軍官的命令。而那些朝廷的將領(lǐng)們,他們對于求活起義的百姓,也絕不會手軟!哪怕有十萬百萬,也會屠盡了,首級壘砌成京觀。他們是不會拿出糧食錢財,來賑濟(jì)、救荒與安撫的!…”

說到這,張承負(fù)垂下眼睛,有什么殘酷的血色記憶,在他的腦海中閃過。他默然許久,低低嘆了口氣。

大漢帝國雖然步入末年,但武力真的還在。靈帝荒淫無道的同時,也窮兵黷武,征發(fā)了大量的兵役,進(jìn)行了一場又一場的邊疆戰(zhàn)爭。帝國戰(zhàn)車的車輪在停止之前,是有強(qiáng)大慣性的。而最先冒出來,試圖擋住它的人們,往往會被這最后的慣性,撞的粉身碎骨。

“黃天在上!老師,皇帝的壽數(shù)只剩下七年。而太子劉辯今年不過六歲,七年后也才是十三。如此年輕的新帝,絕不可能壓得住朝廷內(nèi)宦官與士族的矛盾!…”

張承負(fù)眼神發(fā)散,像是在回憶什么一樣,把歷史的走向,第一次講給大賢良師。

“老師!只要能熬到七年后,等到皇帝身死,大漢朝廷內(nèi)積累了數(shù)十年的矛盾,就會完全爆發(fā)!宦官們不會束手就擒的,他們的手中有少帝,也有武力。而士族更不可能妥協(xié),再讓宦官把持新的皇帝,再繼續(xù)下去…”

“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激烈爭斗下,只要有一方,發(fā)出外兵入京勤王的詔令…那漢室的權(quán)威,就會轟然墜入低谷!而大漢精銳的官軍們,就會為了宦官與士族的權(quán)力爭奪,互相內(nèi)亂、互相廝殺起來!涼州、并州的邊軍入京,幽燕、交趾的邊軍未必還會服從朝廷的調(diào)令…”

“到了那個時候,再發(fā)起整個天下三十六方的黃巾起義,局勢就會大有不同!至少我太平道經(jīng)營十多年的冀州、豫州、青州,頃刻間就會變色…”

聽到張承負(fù)描述的那種未來,大賢良師張角微微仰頭,看向漆黑的殿頂。他似乎透過殿頂?shù)淖璧K,透過降臨的暮色,看到了真正的黃天之時!他就這樣望了許久,許久之后,輕輕一嘆。

“承負(fù),若皇帝壽數(shù),果真只剩七年。那天下事,就還有可為!只是…天時不僅是天數(shù),是皇帝的壽命,還有氣候風(fēng)雨。這大河兩岸的百萬百姓,又真的還能等七年嗎?前年的大疫,去年的水災(zāi),今年的大疫加旱災(zāi)…天下失德,明年又會是什么災(zāi)禍?”

聽到這一句發(fā)自靈魂的詢問,張承負(fù)失了聲。他知道明年是什么災(zāi)禍,更知道后年是什么災(zāi)禍。因為黃巾起義之所以能如此跨州連郡、聲勢浩大,背景就是“三年大旱、人相食”,就是史書中記下的“河內(nèi)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老師,明年…是北方大旱。后年,還是大旱。有飛蝗起…”

張承負(fù)聲音干澀,說出了這一句天象的“預(yù)言”。而大賢良師張角聽到這一句話,身體瞬間繃緊,整個人都僵硬了起來。

“三年大旱?三年大旱?!”

“老師,或許我看到的天象,不一定準(zhǔn)確…對,天象也會改變!或許一只遙遠(yuǎn)的蝴蝶,就能使天象完全變化,帶來雨水…”

“...”

祠廟中一片寂靜,師徒兩人僵硬坐著,就像兩塊石雕。他們都不是高坐廟堂上,無視小民哀哭的衣冠綬帶。他們也都明白,這“三年大旱”,對于黃河兩岸來說,究竟意味著多少萬人,多少百萬人的死亡!而指望腐朽的大漢朝廷賑濟(jì)救災(zāi),就像指望老虎割肉喂給羊,是絕無可能的。

許久之后,大賢良師張角才低下頭,嘆了口氣。他聲音疲憊而無力,但又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堅決。

“承負(fù),天下的百姓,等不了七年了。我太平道的百萬信徒,也活不了七年。若真是三年大旱,除了起兵之外,便再無其他的選擇。這就是道,道中有命,命定需行…無論是成是敗,無非就是一死而已!”

“...”

聞言,張承負(fù)默然許久,緩緩的點(diǎn)了下頭。他閉上眼睛又睜開,眼神中含著些星火,再次開口道。

“老師!天時已經(jīng)定下…但地利還可爭取!官軍最為精銳難擋之處,一在甲胄兵器與戰(zhàn)陣,二在邊軍披甲突騎!而這兩者,在平原上縱然難敵,可若是入了險峻的山里,十成的威力就去了九成,再也發(fā)揮不出來了!”

“我冀州向西兩百里,就是太行群山!太行南至司隸河?xùn)|,北至幽州涿郡。其間不僅有阻隔的群山,還有上黨盆地、晉陽盆地、臨汾盆地、雁門盆地…延伸至整個并州!”

“并州山河表里,東據(jù)太行,西限黃河,外有山河之險,內(nèi)有平原之利!太行群山中,黑山眾、白波眾,都尊奉您為老師,受過太平道的恩惠。他們許多人都頭戴著黃巾,供奉著黃天神牌。若是能提前傳道布局,在并州太原郡、上黨郡、雁門郡、西河郡,廣納黃巾門徒,傳播黃天正道…”

“那等三十六方同時舉事,天下各州處處烽火,并州或許也可里應(yīng)外合,舉起黃天之旗!十萬黃巾入并州,奪下上黨、太原、西河、雁門四郡,就足以憑借地利,抵抗十萬精銳漢軍的討伐!而哪怕最糟的情形,三郡圖謀未成,只成了黑山眾所在的上黨一郡,也足以在太行群山中,保留下數(shù)萬火種!…”

“而只要撐到皇帝死,天下大變,大漢官軍分裂內(nèi)斗…再從并州東出,取下幽、冀兩州,那就是光武霸業(yè)的根基,天下事大有可為!黃天之道也其道大光!…”

“十萬黃巾入并州,盡可能的保留火種?…”

聽到這一番宏觀全局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大賢良師張角閉目不語,一向平靜的臉上,也罕見的顯出變化。足足兩刻鐘后,他才目光深邃,神情復(fù)雜地,看向張承負(fù)。他的聲音很輕,但還是問到。

“承負(fù),在你附魂看到的‘天象’里…三十六方的黃巾舉義,難道都失敗了嗎?…”

“…老師…”

聽到這一問,張承負(fù)咬緊了嘴唇,慢慢垂下了頭。數(shù)十萬、上百萬黃巾頭顱的京觀,壘砌在長社、南陽、東郡、廣宗、蒼亭、下曲陽,全都記錄在史書里。還有上百萬更多的饑民,餓死在原野上,餓死在荒村中,無人提筆記錄,無人知曉多少。

這一刻,漢末百年的亂世洶涌而來,從漢末到三國再到兩晉,直到五胡亂華,天下人口十去七八。張承負(fù)不知如何回答。但他的表情,就已經(jīng)回答了一切。

“蒼天已死!黃天若是同樣死去…那這個天下,又還會剩下什么,又會走向何方呢?天下的百姓,又能活下來多少?…”

張角仰起頭,幽幽慨嘆。他的聲音微啞而蒼老,像是從古老的原野而來,又像是最年邁的老農(nóng)。他沒有問更多的“天象”,求道者要知曉適合而止。他守靜定心,垂目許久后,才再次開口。

“承負(fù),你剛才說,‘十萬黃巾入并州’…我只問你一個問題,糧食從哪里來?”

“老師,并州雖然貧瘠,但各處盆地依靠山間降水,依然可以開墾荒地,種植耐活的粟米與豆子!只要能熬過最初開荒的三年,沒有官府的盤剝賦稅,百姓是能自給自足的…”

聽到這個回答,張角搖了搖頭,只是道。

“承負(fù),你沒有開荒種地的經(jīng)驗。農(nóng)事最難之處,就在于開荒。開荒三年說起來容易,可這青壯男女開墾忙碌,所消耗的糧食,可是實(shí)打?qū)嵉模≡诩街蓍_荒尚且不易,更不用說貧瘠的并州山區(qū)了…”

“若不備下兩年,或者至少一整年的存糧。那所謂的十萬黃巾入并州、入太行,不過同樣餓死而已。可是,災(zāi)旱之年,糧食又從哪里來?并州的士族,恐怕不會像冀州這樣,拿出糧食支持我們…”

“老師!冀州的士族,也從未支持過我們!那些世家大族,施舍的那一點(diǎn)點(diǎn)糧食,對數(shù)十萬冀州災(zāi)民來說,對他們手中放到發(fā)霉的存糧來說,又算的了什么?”

“更何況,黨人士族眼下看起來反對朝廷,與我們站在一邊…但只要皇帝一紙詔令,解除持續(xù)了三十年的黨錮…那這些黨人士族,就會瞬間改變立場,加入朝廷的軍隊,把我們這群蛾賊鎮(zhèn)壓下去!”

說到這,張承負(fù)挺直了脊背,咬著牙,就像繃緊的弓。而他口中的話語,則像是最銳利的鐵箭,含著最冰冷的殺意。

“黨人不可信,士族不足恃。豪強(qiáng)則是墻頭草,尋著機(jī)會往上爬。真正信奉黃天之道,要求太平的,只有活不下去的無數(shù)百姓!…”

“而這災(zāi)荒之年,百姓餓殍遍地,連一碗米都沒有。那誰的手里有存糧?只有士族豪強(qiáng),尤其是高門的世家大族!憑什么世家大族能占著糧食,逼死百姓,百姓不能起來,殺掉這些世家?…”

“在承負(fù)看來,要求十萬黃巾一年的糧食,便只有一條路!打破世家大族的莊園!巨鹿耿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中山甄氏、渤海田氏,這等郡望世家,只要打破一個,就是幾萬人一年的口糧!再往下,各縣的縣望世家,手頭也有數(shù)千上萬人一年的存糧…”

“黃天在上!只要把冀州的世家大族盡數(shù)破了,逼著豪強(qiáng)們也一同手頭沾血,沾上世家的血…別說十萬黃巾,就是二十萬、數(shù)十萬黃巾,也能養(yǎng)活的起!!…”

“而入了并州,也是一樣!破了太原王氏一門,再把他們的田地分給百姓,就能多養(yǎng)兩三萬人!…”

“!!…”

聽到這一番殺氣騰騰、驚世駭俗的話,大賢良師張角悚然而驚,驟然睜大了眼。他用蒼老的眼睛,死死盯著張承負(fù)無比堅定的神情,就像第一次真正認(rèn)識了這個弟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沧州市| 广平县| 壶关县| 邢台县| 鄂州市| 忻州市| 资溪县| 榕江县| 济南市| 永胜县| 长丰县| 鄱阳县| 鹿邑县| 泾阳县| 太原市| 集贤县| 全椒县| 浮梁县| 武夷山市| 崇仁县| 崇仁县| 大丰市| 铜陵市| 南汇区| 准格尔旗| 昌平区| 白玉县| 永川市| 柘城县| 靖江市| 成安县| 湘乡市| 锦州市| 临沭县| 阿合奇县| 兴文县| 永丰县| 怀来县| 大竹县|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