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紐約終章
- 音樂治療師
- 我就寫
- 2780字
- 2025-04-20 15:49:18
紐約聯合國總部大廈前的廣場上,各國記者正在為即將開始的“全球神經科技峰會“架設設備。程默站在馬路對面的咖啡館里,手指輕輕敲擊著裝有音叉的口袋。三個月來輾轉五大洲的追蹤,終于在這座鋼鐵叢林迎來了終局。
“確認目標進入大廈。“耳機里傳來陳遠的聲音,“安保比預期嚴密三倍,所有入口都有聲波掃描。“
程默抿了口咖啡,目光掃過廣場上巡邏的特勤人員。他們看似普通,但太陽穴處隱約可見金屬光澤——將軍的“聲波獵手“已經滲透了聯合國安保系統。
“孩子們就位了嗎?“他壓低聲音問。
“十二個全部在半徑一公里內。“陳遠回答,“老魏黑進了市政音響系統,但最多只能爭取90秒的干擾窗口。“
咖啡館的電視突然切換畫面,顯示將軍——化名“彼得羅夫博士“——正步入會場。他戴著黑色眼罩遮蓋左眼,但程默仍能認出那標志性的冷酷微笑。
“記住計劃。“程默放下咖啡杯,“不要硬拼,我們只救艾琳娜。“
他起身走向街角的音樂器材店,美咲和納特正在里面假裝挑選吉他。店門關閉的瞬間,三人的表情立刻變得嚴肅。
“艾琳娜被關在地下三層。“美咲調出平板上的建筑圖紙,“將軍要在演講中展示她的'絕對服從'模式。“
納特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要不要我用'高音震爆'廢掉那些獵手?“
“不行,風險太大。“程默搖頭,“我們需要更隱蔽的方式。“
他從背包取出三套聯合國工作人員證件和一個小型裝置——形似助聽器,實則是陳遠研發的“神經迷彩“,能暫時扭曲聲波獵手的感知。
“記住,一旦接觸到艾琳娜,立刻啟動'心靈共鳴'。“程默檢查著裝置,“將軍不知道你們已經進化到能遠程同步了。“
三人分開行動。程默以“IT技術員“身份通過安檢,美咲和納特則混入媒體隊伍。耳機里,陳遠開始倒計時:“干擾窗口30秒后開啟。“
會場內,將軍正在臺上侃侃而談:“...這項突破將徹底改變反恐和人道救援領域...“
程默悄悄靠近后臺區域,安保人員的目光從他身上滑過——神經迷彩起作用了。當他推開標有“設備間“的門時,眼前的景象讓他的血液凝固——
艾琳娜被固定在一個透明艙室內,頭上戴著布滿電極的金屬環。更可怕的是,艙室周圍站著五個孩子,全都眼神空洞,太陽穴上嵌著微型控制器。他們正是程默一行在非洲和南美未能及時救出的“音樂種子“。
“程教授,我等你很久了。“將軍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程默轉身,看到對方舉著一把造型古怪的手槍,“神經迷彩對我無效——畢竟,這是我的技術。“
槍口射出的不是子彈,而是一段刺耳的聲波。程默感到全身肌肉瞬間麻痹,音叉從口袋中滑落。與此同時,耳機里傳來陳遠的驚呼:“干擾系統被反制了!孩子們的聯系正在中斷!“
將軍俯身撿起音叉:“林志遠的遺物。知道嗎?當年在基輔,我就是用這個原型控制器植入他大腦的。“他冷笑著將音叉貼近艾琳娜的艙室,“現在,讓你看看完全體的威力。“
音叉震動,發出扭曲的《血脈共鳴曲》。艾琳娜和五個孩子同時尖叫,他們的聲音被放大傳向會場。臺上的各國政要立刻變得眼神呆滯,如同提線木偶般站立鼓掌。
“完美,不是嗎?“將軍陶醉地看著這一幕,“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威脅,音樂直接重塑他們的意志。“
程默掙扎著想要起身,但聲波武器徹底癱瘓了他的神經系統。就在絕望之際,耳機里突然傳來一段熟悉的旋律——是美咲和納特在哼唱《永恒交響曲》的核心片段!
聲波在耳機中轉化為神經信號,程默的手指微微抽動。他注意到將軍手中的音叉正與耳機里的旋律產生微妙共振。
“你以為只有十二個音樂種子?“程默突然開口,聲音因痛苦而嘶啞,“林教授留下的...遠不止這些...“
將軍皺眉:“虛張聲勢。我搜集了所有資料,只有十七個受體完成體。“
程默嘴角滲出血絲,卻露出微笑:“你忘了...最重要的受體是誰...“
會場突然陷入黑暗,緊急照明亮起的瞬間,四周的揚聲器同時爆發出恢宏的樂章——不是錄音,而是由數百個聲音組成的現場合唱!監控屏幕顯示,聯合國大廈的每個角落都有孩子在歌唱:餐廳里的洗碗工、花園里的園丁、走廊上的清潔工...他們全是未被記錄的“音樂種子“,默默潛伏在紐約各處。
“不可能!“將軍怒吼,“我沒有這些人的數據!“
“因為林教授從未記錄他們。“程默艱難地撐起身子,“他相信真正的音樂應該像野花一樣自由生長。“
隨著合唱聲越來越強,艾琳娜和五個孩子的眼神逐漸恢復清明。他們頭上的控制器一個接一個爆出火花,將軍手中的音叉也開始發燙變形。
“不!“將軍瘋狂地拍打控制臺,“備用系統啟動!“
程默趁機撲向艾琳娜的艙室,用盡最后的力氣砸碎控制面板。玻璃碎裂的聲響淹沒在越來越宏大的合唱中。五個被控制的孩子手拉著手,將各自的音樂編碼融合成一道純凈的聲波,直擊將軍的機械義眼。
“你們這些怪物!“將軍捂著眼睛踉蹌后退,“音樂應該被控制!應該被擁有!“
“你錯了。“程默抱起虛弱的艾琳娜,“真正的音樂就像風,沒有人能擁有它,但它可以撫摸每一個人。“
會場大門被撞開,美咲和納特帶領著十二個孩子沖了進來。當他們加入合唱時,整座聯合國大廈開始共振,玻璃幕墻發出悅耳的嗡鳴,仿佛一個巨大的樂器。
將軍的機械義眼突然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是林教授的虛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清晰。
“結束了,伊萬。“虛影平靜地說,“音樂已經找到了它真正的繼承者。“
在各國政要逐漸清醒的茫然目光中,將軍歇斯底里地拔出手槍對準程默。但扳機扣下的瞬間,音叉的共振達到了臨界點——整把武器在他手中化為金屬粉末。
三個月后,日內瓦湖畔的康復中心。
程默推開花園鐵門,看到艾琳娜正在教新來的孩子們唱歌。十七個從將軍手中救出的“音樂種子“,如今在這里學習如何正常生活。遠處草坪上,美咲和納特在和老魏下國際象棋,不時爆發出笑聲。
“周明的電話。“陳遠推著輪椅過來,遞過手機,“聯合國通過了《神經聲波技術倫理公約》,將軍的余黨正在全球范圍內被清剿。“
程默望向湖面,陽光在水面灑下金色的音符。自從紐約一戰后,他腦中的林教授記憶變得異常平靜,不再有突然的閃回。仿佛父親終于放下了執念,安心長眠。
“對了,這個給你。“陳遠從包里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整理林教授遺物時發現的,指定由你親啟。“
盒子里是一把古老的小提琴和一卷磁帶。當程默將磁帶放入老式播放機,林教授的聲音時隔多年再次響起:
“親愛的小默,如果你聽到這段錄音,說明你已經完成了我不敢想象的壯舉。這把琴是你曾祖父傳給我的,現在它屬于你了。音樂是我們家族的宿命,但記住——真正的傳承不在于血脈,而在于心靈。愿你譜寫屬于自己的樂章。“
程默輕輕撥動琴弦,清亮的音符驚起一群白鴿。在它們振翅的聲音中,他仿佛聽到了父親的輕笑,聽到了美咲的鼓勵,聽到了納特的調皮口哨,聽到了所有被解救孩子的歌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永不完結的交響曲。
遠處,艾琳娜向他揮手:“程老師!來和我們一起唱歌吧!“
程默微笑著走向孩子們,手中的小提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知道,這既是一個故事的結束,也是無數新樂章的開始。因為音樂不死,記憶永恒,而愛與自由的聲音,終將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