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惑世福音·合
- 白銀怒海
- 了不起的哈基米
- 2293字
- 2025-06-21 19:44:14
聞言,江填海頓時一愣,隨即便怒火中燒。
“你在胡說什么東西?什么叫流于形式?
若無神明恩賜,何來我等得以飽腹之物?
這一切,難道不都是因為神明以其無上偉力,對這世界進行了精妙設計的緣故嗎?
唯有這等天工,才能讓自然生態得以自我調節,從而保持平衡。
從而讓作物乃至世間萬物,都能得以周而復始地生長。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能棲身于這個世界。
若非如此,你們何以解釋這環環相扣又精妙絕倫的自然生態?
更何況,即便你們不信福音教神明創世之說,但你們難道能否認它人人平等、人人互助、人人得以共享一切的理念嗎?
以神明之言,讓人民得以教化,得以明事理,又怎么能被說成是流于形式?”
對福音教教義并不了解的陸鴻漸與胡昕玥二人,一時間被江填海的氣勢所壓倒,不知該如何開口辯駁。
但是,雖然他們對教義不甚了解,但一直在旁聽的鹿呦呦,可是在修會女子學院待了近十余年光陰。
江填海這番言論所指向地,正是鹿呦呦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她沒有信教的理由。
為何教化的來源,是神明?
若教化的來源真是神明,那為何并不信教的她,能得以成為一名助教,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又能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先生?
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感,是從哪里來的?
于是。
轉述鹿呦呦觀點的胡昕玥,緩緩開了口。
“所以為何江先生如此斷定,唯有神明才能夠教化人民?
難道江先生你的所學所思所感,都是經書上寫的明明白白的嗎?
難道你所做的,就是單純地復讀經書,并使其加以實現嗎?”
“經書篇幅有限,自然不可能都面面俱到,揣摩經書之意本就是我們的職責之一。”
“那你又是依據什么東西,來揣摩經書的呢?”
依據什么東西?
他江填海依據的就是在新國各地走南闖北,親眼所見的種種經歷。
剛想將這番言論脫口而出的江填海,一下子反應過來她想說什么了。
這個問題不能回答。
“依我所見,江先生能有今天的成就,絕非僅僅是出于區區經書的教化。
而是憑借你多年在新國各地,基于自身所見所聞,從而有感而發,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觀點。
所以,你所依據的,或者說是你所用于填補經書空白的,是你自己的經驗所得。
對此,教導你的人又是誰呢?”
“是圣靈感應......”
“是人民。”
江填海倉促之下的答復被胡昕玥直接打斷。
“是一個個活生生在你眼前生活過的人民,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事,所經歷的苦難,所遭受的悲歡離合,所體悟的喜怒哀樂,最終教導了你。”
一想到這段時間來,自己所見識到的種種。
借胡昕玥之口駁斥江填海的鹿呦呦,不由百感交集。
無論是馬志勇還是唐寅初,乃至是沒怎么說過話的喬破天的經歷,都絕非自己所能想象的。
也正是因為他們,鹿呦呦她才能得以感受到,怒海那十余年都不為自己所知的另一面。
“所以說,江先生又憑什么覺得,自己對那些普通人能一直報以教化的立場?
又憑什么覺得,所謂‘祈禱的人’,就一定可以去教化那些‘勞動的人’?
我們所應行的,難道不應該是從‘勞動的人’中學到道理,然后再將其反饋給‘勞動的人’嗎?”
在鹿呦呦點撥之下,突然意識到‘福音之家’還有其他問題的胡昕玥,開口講起了自己的觀點。
“甚至江先生你的核心理念,‘人人得以均享一切’本身,或許就存在嚴重問題。
且不提一個牙牙學語的幼童,每日所消耗的糧食,就不應與一個能下地干活的成年人等值。
對于那些尚且不能脫離母乳的幼童來說,仍按照僵死的規定,均分給他定額的釀造酒,本就是一件荒誕之事。
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本就各不相同,每個人對不同物資的需求根本不能一概而論。
均分一刀切的做法不僅是脫離實際,對那些真正勞作的人的不公。
而且甚至極有可能,都無法滿足眾人每日正常的基本需求。”
被徹底說中要害的江填海,攥緊雙拳掌心已控制不住地淌出汗水。
他必須設法轉移話題,絕不能正面回應這個問題。
“那按照你的說法,如今的怒海行的便不是‘人人得以均享一切’的方法。
造成的結果又如何呢?
強者恒強,弱者恒弱。
弱肉強食之下,如今的怒海稱得上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像兩位這樣出身富貴人家之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才站在反對我的立場?
甚至兩位若是駁斥我的理念,你們又能拿出什么足以自圓其說的理念呢?”
“拿得出來。”
在這番激烈辯論下,心中念頭終于得以通達的陸鴻漸,開辟了自己的道路。
“江先生對平等的追求絕非是錯誤的。
我們所應追求的,就是這基于‘平等’方能實現的‘民主’。
然而,‘平等’的實現方法并不應該如江先生這般草率。
基于‘務實’的‘平等’,應是一件循序漸進之事。
最基礎的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平等。
廢除高低貴賤之別,人與人之間不應出于任何外物的因素,而導致身份高低之差。”
陸鴻漸深吸一口氣,再緩緩開口陳述起,自己當年在布吞國親歷的切膚之痛。
“再然后,進一步需要實現的平等,是‘機會平等’。
任何人,不分年齡性別,不分身份種族,對于同一件想要追求的事物,理應存在公平競爭的機會,從而做到‘能者居之’。
但是,對此必須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務實’把控,以防出現像如今怒海這般,富人窮人生活境遇天壤之別的情況。”
接著,他將今天所言及的一切,組織成了能夠實現這種平等的方法。
自此,陸鴻漸他們踩在江填海的肩膀上,尋找到了自己的救國之法。
“我們的最終目的,便是實現這循序漸進的‘平等’。
至于如何實現的方法。
最重要的便是‘務實’二字。
不能止步于過去的經驗,必須在了解當下的現實情況后,才能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唯有去切實的體悟,切實的感受,方才能獲得真知灼見。
從最普通的人身上了解問題,從最普通的人身上尋找答案。”
最后,陸鴻漸鼓起心中的勇氣,講出了在如今的新國,人人都明白但人人都避之不談的問題。
“最后。
唯有讓新國得以實現真正的統一,我們所有人團結力量。
自此,才有可能擺脫海外帝國對我們的影響,才有機會實現我們所欲達成的一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