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去濱城建廠的想法
- 大國農業:靠種地實現財富自由
- 夢境之手
- 2138字
- 2025-05-05 09:29:18
酒足飯飽之后,劉慶余就安排幾人休息。
榮輝和司機先去了劉慶余的房間,夏云生在進去之前,對劉慶余使了一個眼色。
劉慶余無語,看向吳三。吳三卻站了起來,“我去大棚里面看看。”
楊曉主動說道:“爺們,我帶你去。”
劉蕾喝的有點迷糊了,“小叔,我也回家睡一覺。”
“好!”他擺擺手,“楊曉,看著她點。”
小姑娘第一次喝酒,別半路摔倒了。
楊曉擺擺手,“知道了!”
三人走后,除了撿桌子的范曉玉幾人,就剩下劉慶余和崔燕了。
崔燕看著劉慶余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由得問道:“有事?”
劉慶余點了點頭,“我們去院里說吧!”
“好!”
崔燕穿上外衣,跟著劉慶余到了院子里。一千多平的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在南院墻下,堆著一大堆的玉米芯。
看到玉米芯,崔燕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也不怪藝珍這個小丫頭驚訝,換做任何一個韓國人,也都會驚訝的不行。就這一堆苞米揚子,都能賣幾千萬韓元。”
劉慶余試探的開玩笑,“能賣這么多?要不我把這堆苞米揚子送給你?你拿回去賣?”
崔燕笑了起來,“那敢情好,我要是把這些賣出去,也能成小富婆了。”
旋即,她就聽出了劉慶余話中的意思。
“你想要往韓國出口苞米揚子?”
劉慶余點頭,“沒錯,只要你能賣出去,我這有的是。”
崔燕猛然心動,在中國玉米芯是不值錢的,如果真能出口到韓國去,那是穩賺不賠的生意。想到這里,她拿出手機,走開兩步,給金承浩打了過去。
沒一會兒電話接通了,崔燕用韓語說了半天,表情越來越舒展。掛了電話,她對劉慶余說道:“這個生意可以做,不過需要中國這邊有家擁有外貿資質的公司對接才行。”
“我們的公司就有外貿資質。”劉慶余笑著說道。
崔燕笑了起來,“你們是不是早就打算好了?要和我做生意啊?”
“那可不!”劉慶余說道:“上次同學聚會你走的太匆忙了,不然的話我們早就找你了。”
崔燕忍不住打量著劉慶余,“嘖嘖,你現在和上學的時候變化太大了,變得成熟穩重多了。”
“那時咱們都生活在象牙塔里面,哪考慮這么多啊!”
“這倒也是,現在我們都現實了很多。”
兩人聊了一會兒,崔燕的電話響了起來,是金承浩打過來的。
再次掛掉了電話之后,崔燕說道:“韓國那邊食用級的苞米揚子是按照味道分級的,黏玉米的才能賣到兩塊五一根,普通玉米的能有一塊錢就不錯了。而且,我們收購的話,不會按照根來算錢,而是按照噸來算。黏玉米的是兩千五百元一噸,普通玉米是一千元一噸。”
劉慶余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距離最近的濱城差不多有1000公里,如果在新立村裝貨,送到濱城港的運費恐怕都要一千塊錢了。
他想了想,如果能夠在濱城港附近開一家食品廠,和當地的農民簽訂收購合同,如果種黏玉米的話,不需要進行脫粒,直接連玉米芯一起收購。拉回食品廠進行脫粒之后,玉米芯直接打上包裝出口。玉米粒也可以打上包裝,也可以出進行出口,或者拿到超市去買也可以。
那么就剩下兩個問題:一,錢從哪來?二,如何在濱城港附近開食品廠?
“有點不合算啊!”
劉慶余攤了攤手,“運費太貴了。”
崔燕聳肩,“我也是這么想的,不然的話我早就把我們家那邊的苞米揚子賣到韓國去了。”
劉慶余說道:“如果是一千五百塊一噸的話,我還能有的賺,不然只能賠錢。”
崔燕搖頭,“一千元一噸的話,我們還有的賺。一千五一噸,利潤就太少了,根本不劃算。韓國的人工很貴,我們還要找人包裝,說不定還會賠錢。如果你真想弄的話,還是出口黏玉米的。你不僅能多賺點,我們也能賺不少。”
劉慶余問道:“如果我在國內進行包裝呢?價格能不能漲一點?”
崔燕想了想,“普通玉米可以漲一百,黏玉米可以漲兩百。”
劉慶余低頭想了想,如果在濱城附近收購普通的苞米揚子,省掉了運費之后,這里面的利潤的確很大。
看著劉慶余陷入了沉思,崔燕提醒道:“食品級的苞米揚子可不能有半點發霉狀況,不然的話我們是賣不出去的。”
劉慶余點頭,“這點你放心,發霉的我肯定不會發給你。咱們是老同學,我肯定不會坑你就是了。”
崔燕笑著說道:“我倒不怕你坑我,咱們是簽合同的,出現發霉情況我老公也不會要,到時候坑的是你自己。”
劉慶余聳肩,“這事我要和老夏他們研究一下,到時候再給你答復。”
“行,反正我過來就是了解一下情況。說實話,你們這的農產品很出乎我的預料,我們之間應該有不少可以合作的項目。”
崔燕對這一趟行程非常滿意,不管是豬肉還是魚,都超乎了她的想象。她在老家的時候,也沒少吃這些,但是都不如今天的好吃。如果能夠將這里的豬肉和魚出口到韓國去,肯定會非常受歡迎。畢竟,以韓國人的見識,根本就沒有見過好東西。
想著想著,不由得困意襲來。
劉慶余見此,“你先去躺一會兒吧!等你醒了再說。”
“好!”崔燕回屋,范曉玉已經在金藝珍旁邊給她鋪了褥子。因為燉殺豬菜的原因,火炕上非常熱,根本不需要蓋被。
“謝謝阿姨!”
和范曉玉道聲謝,崔燕就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劉慶余回房間看了看,榮輝和夏云生已經睡著了,就想去找吳三。吳三走南闖北的,應該去過濱城那邊。
到了大棚,吳三正在和楊曉聊天,見他過來不由得問道:“怎么樣?談了嗎?”
劉慶余點頭,“談了,不過利潤沒有咱們想象的那么大。韓國的零售的確很貴,但是刨除關稅、運輸以及裝卸的人工之后,普通的苞米揚子只有一千一噸。黏玉米高點,也才兩千五一噸。如果從咱們這往濱城運輸普通的苞米揚子,估計連運費都不夠。”
吳三見劉慶余并沒有露出失望的神色,就知道他有其他的想法。
“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