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圣夜
- 大明:從羅馬閃電般歸來
- 叉魚勾
- 2176字
- 2025-05-15 21:28:53
陳安坐在王宮馬車上,指尖摩挲著那張王室彌撒的請柬,心里反復想著這句話。
車窗外的巴黎,正被冬夜與圣歌交錯編織成一座安靜而壓抑的城堡。雪還未落下,但風已經在屋檐和教堂尖頂上留下警告似的哨聲。
伊莎貝爾坐在他身邊,裹著羊毛斗篷,神色肅穆。這個從小聽著圣歌長大的少女此時還是個虔誠的信徒。
馬車緩緩停在圣禮拜堂前,火把和圣歌的光與聲在四面八方匯聚。
教堂門口早已聚滿了王室賓客,佩劍貴族身披狐裘,寒光閃閃,邊緣處圍著幾個弓著腰的資產新貴。
他挽住伊莎貝爾的手臂,走進屬于使節的隊伍里。就在踏進禮拜堂的一瞬間,他聽見了某種聲音。
“咔。”
裂開的輕響。
他回頭望了一眼,什么也沒看到。但他的直覺告訴他——那是某種情緒的斷裂。
圣禮拜堂內,點著上百根高腳蠟燭,香與燭光交織,可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裝飾,不禁讓陳安懷疑起這到底是不是那個奢靡的巴黎。
主祭臺前,擺放著已經布置好的耶穌誕生馬槽,圣母雕像低眉含笑,牧羊人虔誠地跪著,只有馬槽中央仍是空的——直到午夜,象征耶穌降生的雕像才會被安放其中,宣告“圣子降臨”。
這一刻的莊重與神圣,的確足以震懾人心。
“怎么今晚你不去演奏音樂?”,伊莎貝爾在陳安耳旁輕聲問道。
“那是宮廷圣歌隊。”,陳安往舞臺上看了一眼,發現沒有自己的熟人,接著說道:“可能是我不夠虔誠吧,卜彌格就沒教我怎么演奏圣歌。”
陳安和伊莎貝爾站在克倫威爾的使者和非洲的使者之間,忽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隔絕感。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教徒,畢竟他的前身,陳安德,是個受過洗禮的天主教徒,名字“安德”正是教名——這也是他被選中出使的原因之一。
所以陳安德的本名是什么?
陳安閉上眼找尋回憶,可他想不起來,或許陳安德也想不起來。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中,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一個不知道在誦讀什么玩意的聲音把陳安從回憶里拉了出來。
他睜開眼,看見路易十四,身著白色祭袍,由紅衣主教馬薩林親自引導,走向圣壇。
國王將代表王室朗誦節選經文,并象征性地獻上馬槽中的第一束圣草。那是法國王權最古老的象征性禮儀之一——國王即信仰的守護者,君權神授的象征。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一個因羅馬滅亡后的歐洲社會重組而產生的家族,通過聯姻和繼承不斷壯大,最終成了一國之主。
而國王的祖父亨利四世原為新教胡格諾派信徒,雖然為了繼承法國王位,改信天主教,但還是在四十年前的巴黎被狂熱的天主教徒刺殺。
這對一個接受了兩世東方教育的陳安而言,顯得有些不可理喻。
而他也一直試圖將這種不可理喻,在紅衣主教的監視下,通過歷史,通過對比,傳達給這位年少的王。
陳安不知道這位少年國王還是不是真正的虔信者。至少,在這一刻,他不像。陳安懷疑,他也想從這場儀式中掙脫出來。
可馬薩林始終站在他身后,像一根權杖,目光平靜卻足夠攝人。那位紅衣主教輕輕將一只手搭在國王的肩上,微不可察地施力。
路易十四深吸一口氣,終于完成了那一段宣讀。他舉起圣草,親手將人偶放入馬槽。堂內瞬間爆發出合唱:
榮耀歸于至高之天主。
彌撒已接近高潮,音樂隊奏響新一段圣詠,祭壇前的燭火跳動如心跳般有節律地閃爍,仿佛整個空間都在有意識地呼吸。
但陳安眼中,卻沒有神跡,只有人心。
他不由自主地皺了皺眉,感到一種淡淡的、難以言明的不適。
前面的英國人不該是清教徒嗎?算了,自己不太懂這些,但自己后面的那個正宗巴黎人是什么情況?
這個非洲酋長的傻兒子不應該信薩滿的嗎,怎么也跟著跪了下去?
動作還蠻標準的,和中間的佩劍貴族們有一拼。
畢竟那些站在中央的他們口中呢喃著禱文,卻眼神游離,時不時偷偷打量圣壇上的路易十四,又看向馬薩林的方向。
他們信仰的,從來不是上帝。
他們信的是祖輩留下來的榮耀,是祖產里鐫刻著“貴族”的姓氏。他們在意的,是下一場宮廷舞會會不會削減他們的稅收,玷污他們的驕傲。
佩劍者身后的身后則是一群資產新貴。
他們顯得格外虔誠,眼里充滿了一種近乎熾熱的投入。
這些站在風口上的人把他們的財富當成神的恩賜,他們貪婪的希望他們的虔誠能獲得更多的金幣。
至于到底是神的恩賜還是神的主教的恩賜,陳安已經有了答案。
就在這時,陳安忽然感到有人對上了他的目光。
是一個少女,站在一位中年男人的身邊。穿著墨綠色的長裙,金發高挽,面容端莊,眼神卻藏不住情緒。
她的目光穿透了擁擠的人群,直直落在挽著陳安的伊莎貝爾身上。
那眼神里有憤怒,也有嫉妒,但更多是掩飾不住的埋怨與失落。
陳安心頭微顫,連忙移開視線,把目光轉向祭壇方向。
那座祭壇上的紅衣主教,他正緩緩誦讀禱文,雙目緊閉,神情如雕塑般沉穩。
馬薩林,是這個時代法國的執牛耳者。
這是位手握王權的祭司,神權的外衣下藏著的是一副精于算計的政治手牌。在上帝面前,他是仆人;在國王面前,他是教父;在民眾面前,他是惡魔。
陳安盯著他,心中默默推演著他和馬薩林商討的計劃。他要洗牌,要將在場所有貴族、大臣、銀行家、乃至教會都納入一張新秩序的牌桌之中。
終局就在加冕儀式上。
他們會借助路易十四正式加冕的契機,把所有持牌人召至巴黎,公侯、將軍、主教、議員……一個不落。
然后借“改革”之名,將他們逐一清點、分類、重洗。就像十年后的那個黃金囚籠——凡爾賽宮——只不過在陳安的鼓動下提前到來。
正當陳安在腦中將整個局勢重新排布、自己該如何從中獲利時,馬薩林忽然張開眼,目光如刀鋒掃過禮拜堂。
隨后,他低聲與隨侍耳語幾句。
片刻后,禮拜堂兩側的門“咔噠”一聲同時合攏,沉重的門栓落下,壓在所有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