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云安城,守備松懈。
白璃娘娘帶著二人,來到云安。
她仰頭望著那條國運金蟒,如今的它,只有八十米了,身上裂紋更多。
短短幾年時間,它流失了兩成國運。
金蟒看見了白璃,能夠感受到她的怒火。
可它太虛弱了,只能收縮自身,守護皇宮。
“我不尋你麻煩,只來見一人。”白璃道。
呂紅梅不知她在和誰交談,心憂明平,所以也沒多在意。
明心知曉國運金蟒的存在,但在青青口中,國運金蟒就是個窩囊廢,不值一提。
不等金蟒回應,白璃徑直來到天牢之中。
法力斂去一切痕跡,穿過了牢門,封鎖牢房。
明平忽覺一股水汽,睜開了雙眼,激動地看著來人:“明心,紅梅,你們怎會在此?”
“是白璃娘娘帶我們來的。”明心介紹道。
明平不曾見過白璃娘娘本體,此次出來,她以衣物遮掩,縮小的蛇尾。
他連忙作揖行禮:“夫子山明平,見過白璃娘娘。”
“我應她們所求,前來帶你回夫子山。”白璃道。
“回去?”明平聞言,卻是向后退了兩步。
“明平,回夫子山吧,我們可以多收幾個學生,傳授他們君子六藝,傳授他們氣養醫經。”明心握著他的手,流淚相勸。
“我有何顏面回去?有何顏面面對杜夫子?有何顏面,去見大夫子?”
明平搖頭,眼眶不由濕潤:“杜夫子一生,報國無門,他的弟子,終于當上了大將軍,鎮北方,護萬民,本該榮歸故里,去探望他。”
“可如今,階下之囚,如何有臉面去見他?”
“大夫子授君子六藝,傳氣養醫經,我卻落魄至此,有何顏面對的起他之教導?”
“夫子不會怪你,大夫子亦不會。”明心忙道:“你莫要亂思亂想,沒有人會怪罪你。”
呂紅梅淚水模糊視線:“夫君,明安在等你回去,他還想跟你學君子六藝,學氣養醫術,他還想你教他行軍打仗。”
“紅梅。”明平聲音哽咽:“我愧對你們母子……”
他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面對呂紅梅,他唯有愧疚。
“你不愧對我們,你喜歡行軍打仗,我可召集江湖游俠兒,組建一支軍隊,我們去草原,我們去齊國,或據守一方,我們都追隨你。”
明平看著哭成淚人的呂紅梅,又看向滿是希冀,希望他回夫子山的明心,久久無言。
最終,他沖著白璃娘娘拜下:“明平一生,有幸供奉娘娘,有幸拜入夫子山,有幸有師妹,有幸有如此妻子……”
“我這一生,何其有幸。”
“明平……”
呂紅梅張了張嘴,用力抱住他,輕聲呢喃:“回去吧,你不打仗,我隨你隱居夫子山,再也不入江湖了。”
明平再次拜下:“請娘娘帶她們走吧。”
白璃娘娘注視著他:“你可想好了,大夫子給了你一次機會,我也給了你一次機會,再也不會有第三次了。”
“想好了。”明平抹去淚痕:“杜夫子教導我們,忠君愛國,天地君親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那皇帝不值得你效忠!”呂紅梅怒道,狀若瘋狂:“明平,你醒醒好不好?你為了這樣的皇帝,拋下妻兒,拋下我們所有人?”
明心亦是怒道:“杜夫子交代過,不強求你們入哪一國,你大可去草原,去齊國。”
“可我選擇了康國。”
明平痛苦閉目:“當年明夏師兄便提醒過我們,是我和明泰心高氣傲,認為在夫子山所學,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是我們太自負了,我既然選擇了,那無論如何,便不能叛國背主。
若我真去了草原,齊國,自立一方,那我就是賊,萬古不易的賊!”
“夫子山出了一個賊?那是君子之道的學堂,豈能出一個賊!”
“那該是天下讀書人,向往的圣地,我明平縱使死上一萬遍,亦不敢污了夫子山……”
他痛哭流涕,心中的壓抑,在這一刻,盡數傾瀉出來。
“我每每入睡,夢中皆是夫子的教導,我每天都在想,百年之后,見到了杜夫子,可以驕傲地站在他面前,告訴夫子,學生不曾愧對他的教導,學生是他的榮耀……”
呂紅梅無言,說不出話來,只有兩行清淚,默默流淌。
明心嘶啞著聲音:“當年是我自私了,應該讓你留下的。”
“是我們貪心,讓師妹無處施展所學。”明平沖著她深深作揖:“明心夫子,安兒,紅梅,拜托了。”
明心一怔,作揖回禮:“明平師兄,我會將一切,都教授給明安。”
“娘子,教導好安兒,他的父親,不是賊。”明平沖著呂紅梅正式作揖。
呂紅梅已經哭成淚人,作揖一禮:“夫君,我會照顧好安兒,但我不會讓他忠于大康。”
白璃娘娘輕嘆,隱匿一旁,讓他們三人多相處一段時間。
待到天明,白璃娘娘帶她們離開。
呂紅梅留在了云安,她要等明平,人死了,尸身要運回去。
至于明泰,用了大夫子木蟬脫身,不需要收入殮。
大康第七年冬,鎮北將軍明平,被冠以勾結草原,謀反竊國的罪名,于菜市口處斬。
權貴們歡呼雀躍,平民們悲痛萬分,為其送行。
有江湖游俠兒想要劫法場,明平卻不愿離開,自愿赴死。
臨死前,有一言,傳于萬民:“愿陛下,不問鬼神問蒼生,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劊子手斬下他的頭顱,明平死后,依舊行九步,落地之首依舊高喊道:“待天下清平,莫要忘了焚信告知我。”
死而九步,恍若鬼神,震懾住了所有人。
有權貴士族癲狂,欲要毀尸。
上千士族護衛,一擁而上。
卻見,天外飛來一道劍光,長達百米,入地三尺,來者皆亡。
一襲紅衣,抱起尸身,踏空離去,駭住所有人。
康皇聞言,遣兵追趕,直至上陵渡口,紅衣女子消失無蹤。
這一日洪水滔天,有縹緲之音自虛空響起:“大康有罪,云安暴雨,西湖水漲,三月止。”
從這一天開始,云安城下起了瓢潑大雨,國運再度流逝。
暴雨持續了三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西湖水漲,淹沒了不少房屋,權貴士族損失無數,險些淹沒了大康皇宮。
可經此一事,也讓所有權貴士族心驚膽寒,康皇大病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