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苗人子弟
- 從火蹄豬開始百煉成仙
- 梨花吹滿頭
- 4102字
- 2025-05-08 23:00:00
龍虎武館,曦光熹微,練功場上彌漫著淡淡的霧氣。
晨風拂過場邊的梧桐樹,沙沙作響。
遠處山色青黛,近處屋檐下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映襯著朝陽下的練功場一片靜謐。
武館正門高懸的“龍虎武館”匾額在晨光中熠熠生輝,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陳寶劍扎著馬步站在場中央,雙腿微曲,雙拳緩緩收于腰間,正按照李清湖所授的混元樁法,一招一式地演練開去。
他額頭滲出細密汗珠,浸濕鬢角,卻不敢有半分懈怠。
數(shù)日苦練之下,他已將混元樁法前十二式爛熟于心,此刻運轉起來尚算行云流水。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感覺體內(nèi)真氣如游絲,始終凝聚不出,沖不開骨節(jié)間那層桎梏。
“呼——”陳寶劍長長吐出一口濁氣,收勢站定,心中卻有幾分郁結。
煉體第一關在于“鑄鐵骨”,需得將筋骨淬煉如鐵石般堅韌,方能承載更強的內(nèi)勁。
然而苦練多日,陳寶劍筋骨酸痛,拳頭練得皮開肉綻,卻始終未能體會到那傳說中的“骨鳴”之兆。
這幾日他卯足了勁,從黎明練到深夜,清晨扎馬步,白天練拳腳,晚上打熬氣力,弄得筋疲力盡,卻仍看不到半點突破的跡象。
每每深夜,他躺在床板上,只覺周身骨骼鈍疼難忍,恨不得直接催動灶火神通,將一身骨頭在烈焰中重新燒煉一遍。
場邊,李清湖負手而立,將陳寶劍的表現(xiàn)盡收眼底。
待陳寶劍演練完畢,他微微頷首道:“嗯,前十二式你已練得差不多了。”
“不過,”李清湖話鋒一轉,“混元樁法講究一個‘樁’字,根基扎實,方有后勁。你眼下欠的,不是招式火候,而是筋骨強度和內(nèi)息沉淀。”
陳寶劍擦了擦額上的汗,喘著氣抱拳道:“師兄教訓的是。我只是有些心急了。”
他嘴上恭敬應著,心中卻難免泄氣。這些道理他又何嘗不知?
欲速則不達的古訓他耳朵都聽出繭來了,可每當看到別的師兄弟煉功有成,他心里就跟貓爪撓似的。
尤其李清湖曾暗示過,練至第十二式若仍無法突破“鑄鐵骨”,多半是天生與高深武道無緣。
李清湖見他神情落寞,語氣放緩了些:“寶劍,我明白你的心思。可武道之途,本就千錘百煉,豈能一蹴而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的名字里帶個‘寶劍’,更該懂得此理。”
他難得露出一絲笑意,算是安慰。
“好了,今日份練習就到這兒吧,下去歇息片刻,午后再繼續(xù)。”
陳寶劍只得點頭稱是。
他走下練武場,活動有些僵硬的手腳,只覺雙臂又酸又脹。
正走著,前方不遠傳來一陣嘈雜聲,夾雜著一兩聲嬉笑和不屑的呵斥。
陳寶劍循聲望去,只見武館前院的槐樹下圍著幾個人影。
為首三人身著錦緞短打,衣角處繡著龍虎武館的標識,正是館中幾名記名弟子。
那三人年紀二十左右,膚色微黑,眉目間有苗人特有的紋飾,顯然都是苗疆出身。
這三人長相各異:為首的阿洪身材高壯,眉骨高聳,眼神凌厲。
左側尖嘴瘦臉的苗人目光閃爍,透著幾分陰鷙。
另一名滿臉麻子的壯漢雙臂粗大,站在那里如同一座鐵塔。
此刻他們手中把玩著兵刃,神態(tài)頗為倨傲。
陳寶劍認出這幾人,大多出身鎮(zhèn)上頗有勢力的苗族大家,素來抱團排外。
平日里,這三人在鎮(zhèn)上橫行無忌,惹是生非。
仗著族中勢力和幾手三腳貓功夫,他們對漢人百般欺壓,鎮(zhèn)上的捕快衙役見了也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敢招惹。
而在他們面前,一個穿著捕快服色的中年人垂手而立,臉上堆著滿滿的笑,正不住地點頭哈腰,神情訕媚。
陳寶劍定睛一看,正是鎮(zhèn)東捕頭劉欒。
只聽劉欒陪笑道:“幾位師兄,在下最近遇到些難處,仰仗各位在貴館和苗寨中的聲望,幫我美言幾句……將來劉某飛黃騰達,定少不了感激!”他說著,從袖中摸出一只沉甸甸的荷包,悄悄遞過去。
那荷包口袋敞開,一眼可見里面銀光閃閃,約莫有幾兩紋銀。
為首的一名高個苗族弟子瞥了眼銀兩,冷笑一聲,卻并未伸手去接。
他用苗語和身旁同伴嘀咕了幾句,幾人便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高個苗人名叫阿洪,乃鎮(zhèn)上苗寨族長的侄子,在這龍虎武館掛名習武,只為鍍金玩票。
他練了幾年拳腳功夫,自恃有些底子,最喜歡拿漢人取樂。
平日里,這三人在鎮(zhèn)上橫行無忌,惹是生非。
仗著族中勢力和幾手三腳貓功夫,他們對漢人百般欺壓,鎮(zhèn)上的捕快衙役見了也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敢招惹。
劉欒這樣一個無權無勢的漢族捕頭,在阿洪眼里無異于笑料。
“劉捕頭是吧?”阿洪拖長語調(diào),陰陽怪氣地道,“你一個堂堂朝廷命官,跑來求我們幾個后生晚輩,傳出去不笑掉人大牙?嘿嘿,莫非是官位坐不穩(wěn),想找我們苗寨給你撐腰?”
劉欒臉上堆笑更甚,連連擺手:“不不,在下絕無此意!只是聽聞幾位少年英雄在館中深得師長器重,又皆是苗疆望族出身,劉某區(qū)區(qū)芝麻小官如何敢高攀?今日上門,全是仰慕各位的武藝和人品,順帶……順帶給各位送點東西嘗嘗。”
他說著將荷包硬塞過去。
阿洪身旁那個尖嘴瘦臉的苗族弟子怪笑道:“喲,這就是漢人官兒的氣派?拿幾錠銀子就想打發(fā)我們?”
另一名滿臉麻子的弟子也接口道:“劉捕頭,我聽說朝廷不待見我們苗人,你攢這孝敬的錢,何不拿去打點上官?跑到這兒來做什么?”
言語間充滿譏誚。
劉欒尷尬地干笑兩聲,額上滲出汗來。
他訕訕道:“兩位說笑了……這點薄禮不成敬意,只求各位日后在貴館領導跟前多多美言。若劉某能升個總捕頭什么的,自當重謝,到時候……”
他話未說完,阿洪已不耐煩地打斷道:“行了行了!就你這點出息,還總捕頭?”
幾名苗人弟子又是一陣哄笑。
阿洪眼珠一轉,忽道:“要不這樣,劉捕頭,你就在我們跟前磕三個響頭,喊三聲‘少俠饒命’,興許爺爺們一高興,就提攜提攜你,如何?”
此言一出,旁邊兩個同伴拍掌叫好:“妙極!就該如此考校考校他的誠意!”
三人一臉壞笑,齊齊盯住劉欒。劉欒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雙拳緊握又松開,最終還是硬擠出一絲笑容:“這……這也不是不可以……”
說著他竟真彎下了膝蓋。
圍觀的其他弟子見狀,不禁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有的露出輕蔑之色,有的則皺眉不忍直視。
武師講究個血性俠骨,這劉捕頭身為七尺男兒,卻為了一己前程甘受這奇恥大辱,實在叫人瞧不起。
然而劉欒心中有自己的盤算,在官場混跡多年,他早把臉面尊嚴看得比紙還輕,只要能攀上龍虎武館和苗寨這棵大樹,別說磕頭,割些肉他也認了。
眼看劉欒就要跪倒在地,突然半空中伸出一只手來,一把揪住他的后衣領,將他硬生生拎住,未能如愿下跪。
劉欒一愣,回頭一看,卻是陳寶劍不知道什么時候已大步上前,一手提著他的后領,將他從地上拽了起來。
“陳寶劍!”
“這小子要干嘛?”四周響起幾道驚呼。
那三名苗族弟子也愣了愣,隨即阿洪臉一沉,喝道:“臭小子,你敢多管閑事?”
陳寶劍松開手,將劉欒拉到自己身后,冷笑著對阿洪三人道:“我管的不是閑事。漢人的膝蓋豈是能隨便跪與苗人的?”
他目光在三人身上逐一掃過,帶著說不出的輕蔑,“練武之人,講究光明磊落,行的也是堂堂正道。哪像你們幾個,狐假虎威,仗著家里有幾個錢,人多勢眾,就欺負上門求人的,可笑不可笑?”
他這一番話鏗鏘有力,字字帶刺,頓時刺得阿洪三人臉色鐵青。
周圍看熱鬧的弟子聽了,卻大感解氣,不少人忍俊不禁,紛紛露出會心的笑意。
那麻臉弟子惱羞成怒,罵道:“小畜生,你算什么東西,也敢教訓起我們來了!這里輪得到你指手畫腳嗎?”
陳寶劍揚了揚眉毛,皮笑肉不笑地回敬道:“我起碼是堂堂正正拜師學藝的弟子,不像有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個花拳繡腿的紈绔。”
他說著上下打量阿洪三人,繼續(xù)譏道,“怎么,方才讓人磕頭求饒時,一個個威風八面;輪到被人戳穿不要臉的把戲,就氣急敗壞了?這就是你們苗家子弟待客之道?真讓我開了眼界!”
“你!……”阿洪氣得臉孔漲紅,額上青筋直跳。
他自小在族中受盡吹捧,何曾被人如此指著鼻子罵過?
更何況對方只是個初來乍到的漢人小子。
當下他怒極反笑:“好,很好!怪不得李教頭夸你幾句,就把你當個人物了是吧?今日我倒要瞧瞧,你這無名小輩有幾分能耐,敢在老子面前逞口舌之利!”
阿洪話音未落,腳下一沉,雙膝微曲,已然擺出進攻架勢。
他練的是苗家拳中的“黑虎刁心腳”,此刻暴怒之下,當先一招狠辣無比的沖膝直撞陳寶劍胸口。
這一下又快又猛,攜著風聲撲面而來。
旁邊眾人嚇了一跳:論塊頭,阿洪比陳寶劍高出半個頭,練家子的體格,這膝撞若是結結實實撞上,怕不把人肋骨都頂斷!
然而陳寶劍沒有退。
他也猛地跨出一步,左腳踏前半步,腳尖微內(nèi)扣,穩(wěn)穩(wěn)扎下馬步——正是混元樁法中“混元一氣樁”的起手式!
憑借這幾日千百次的枯燥訓練,他一腳踩出時,整個人就如釘在地上般穩(wěn)若磐石。
幾乎同時,他大吼一聲,腰馬合一,右拳挾著全身之力朝前轟出,正面迎上阿洪撞來的膝蓋!
“砰!”拳膝相交,發(fā)出一記悶響。
陳寶劍臂膀一震,只覺一股巨力順著拳頭直震肩頭,虎口隱隱生疼。
然而他下盤穩(wěn)若磐石,硬生生受住了這股沖擊,身形竟紋絲不動。
阿洪卻悶哼一聲,身子連連倒退三步,一屁股坐倒在地!
眾人嘩然。只見阿洪滿臉痛苦,伸手抱住自己右膝,不住揉搓,豆大的冷汗從額角淌下。
他怎么也沒料到,對方竟然會選擇硬碰硬,而且力量大得出奇,震得他膝蓋隱隱發(fā)麻。
反觀陳寶劍,除了拳頭略有些發(fā)紅,竟似毫發(fā)無傷。
趁阿洪摔倒,旁邊那尖嘴弟子眼中兇光畢露,他抽出腰間的匕首,怪叫一聲朝陳寶劍撲去。
這苗人出手狠辣,直取陳寶劍左肋,要將他逼退護主。
陳寶劍余光瞥見寒芒襲來,心念電轉:“不能讓他近身!”
當下他左腳猛然在地一跺,借反震之力身形急退半尺,險險躲過匕首的鋒芒。
電光石火間,他順勢側身,探出右手一把扣住對方持刀的手腕,同時左肘猛擊而出,正中那人肋下“章門穴”!
這一肘凝聚了陳寶劍全身氣力,又準又狠。
只聽“嗷”的一聲慘叫,尖嘴弟子手腕一松,匕首當啷墜地,整個人痛得弓起腰,捂著肋下踉蹌倒退。
陳寶劍得理不饒人,跨前一步抓住他的衣襟,用力一扯,竟將這精瘦男子拎起,猛地朝前拋出,口中喝道:“去涼快涼快!”
撲通一聲,尖嘴弟子結結實實摔進旁邊的一口水缸中,激起大片水花,狼狽萬分。
說時遲那時快,第三名麻臉弟子見同伴連遭重創(chuàng),心中膽寒,轉身便想溜走報信。
然而陳寶劍剛才一拳擊退阿洪之際,早已暗提一口氣,腳下施展混元樁法的移動步法,悄然橫移數(shù)尺,堵住了麻臉弟子的退路。
那麻子身形雖壯,可嚇破了膽,胡亂一拳朝陳寶劍肩頭砸來,力道全無章法。
陳寶劍冷哼一聲,身子微沉卸去對方拳勁,旋即大喝:“給我趴下!”
他探出右掌,一把扣住麻臉弟子的后頸,猛力往下一按!
砰然巨響中,麻臉弟子腦袋被按得重重撞在地面青石板上,頓時眼冒金星,鼻血長流,四肢攤開如灘爛泥,再也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