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烏云籠罩,漆黑一片。
邵勛遣人點亮火把,盡力的照亮城下,防止敵軍趁夜色襲城。
而敵軍確實是準備偷襲,只不過被守軍及時發(fā)現,見事不可為便又撤下去了。
下午時邵勛便下城墻補充了一下體力和精力,所以現在精神頭還好。
不過他也沒打算一夜都守在城頭。
縱然各營旅帥實力參差不齊,但盯個哨還是ok的。
天色也越來越黑了,即使敵軍想夜襲攀墻也要考慮這么黑的天幕下,會不會誤傷自己人。
當然這是在攀墻上來的前提下,
對于廝殺的武夫來說,能否保證休息時間,是很重要的,兩軍交戰(zhàn),疲憊之師通常都被當做軟柿子來捏。
只有經歷充沛的休息,補充精力,才能發(fā)揮出應該發(fā)揮的戰(zhàn)力。
再一次換防,邵勛帶著人從城墻退了下去。
在下去時,又和庾旅帥碰了個面,庾旅帥如今身擔重任,整個人都嚴肅多了,如他所說要樹立威嚴,他一天像是吉祥物一樣坐在高樓,起的主要作用就是給人以安穩(wěn)。
能讓人安下心的人肯定不能太過放蕩,為此他把元搖安排在了一個秘密地點,這個地點只有邵勛,楊威,鄭韓和他自己知道,不得不說,庾旅帥是慎重的。
雖然他表面上特別畏戰(zhàn),但當他真正入戰(zhàn)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很簡單,戰(zhàn)死而已,
他從來沒有想過城破之后如何活,畢竟他的字典里沒有投降二字。
當然,他好像也沒有字典。
總之,庾旅帥也還算是個人物。
在邵勛行禮退下時,他又拉住邵勛,沉默三秒之后在他耳邊說了這么一句話,“若事不可為……帶她走!”
望著庾澄慶肅穆的臉龐,邵勛點了點頭。
……
回到休息地,邵勛想了想庾旅帥的心境,
有點悲觀,在南門,敵軍只是攻了一個上午,城墻就差點失守。
嗯,差個百分之七八十的進度。
所以庾旅帥肯定不是因為南門狀況而悲,那就只能是其他防區(qū)了。
是正北?還是那兩個?
若是東西兩門,其實還好,即使城門被攻破也可憑甕城城樓據守,雖說效果不大就是了,但總歸可以奪回來,
若是北門就不妙了,北門一破,敵軍便可驅使大軍橫插直入,攻克巖綠只在旦夕之間。
這么一想,局勢還挺不安穩(wěn)的,
城破以后,突厥人勢必大肆燒殺搶掠,巖綠百姓必遭其禍。
沒有足夠的實力,一切都是枉然。
他不得不思考,如今的上位之策。
跟著庾旅帥一步一步爬,直到高點,
這是很穩(wěn)妥,沒什么惡劣后果的方法,
只是確實不夠快,主要是庾澄慶功利心不重,這是主要原因。
那如何讓他克服這個“缺點”呢?
很難,因為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至于帶“她”走,這就不得不夸獎庾旅帥的鐵漢柔情了。
真愛無敵嗎,庾旅帥果然是性情中人。
至于囑托他邵勛那也非常正常,畢竟他是心腹,而且弓馬嫻熟,若是城破想跑,只需一馬一弓一刀他便可以逃出生天,
嗯,帶一個人也沒問題。
只是局勢真的如此嚴重?
那位郡王難道一點后手都沒有嗎,那就真的蠢到家了。
……
城外,
阿史那大邏便的臨時大帳內。
此刻他非常不滿的出言訓斥著下方低頭握拳的四個壯漢,
這四人便是今日首攻他派出的四將,
結果就是開打之前一個個叫的比誰都歡,結果打完以后一個個就縮起來了。
四面同攻,結果沒一面占到什么優(yōu)勢。
他本來想著,一天拿下一到兩個城門,三天徹底攻克弘化,隨后沿無定河方向直取長安,
當然不是要真打,真打的話就憑借他手上這三萬人也打不過,孤軍深入那就純純是找死了。
作出“攻長安”態(tài)勢的目的只是為了給“晉國”一個威懾,等他們朝野上下俱震調兵回援時,搞點好處,
比如說試一試能否迫使其割讓河西牧場。
當然,這是很難的,所以主要還是為了破城之后的劫掠,
晉軍回援長安,其他守地勢必空虛,他們三萬大軍的肆意之旅就會很爽,甚至說不定還能在撤回草原前攻破一個富庶的城鎮(zhèn),好好享受享受。
可是這一切的計劃豆取決于徹底攻破弘化的前提之下,
而攻破的速度就象征著他們戰(zhàn)后享受的時間長短。
“尊敬的大邏便設,不如聯絡羌人罷!”
負責攻南門的沙土集抬頭道。
羌人反叛,少說也能拉起兩三萬人,屆時他們兩方合力,實力大增。
大邏便看著抬起頭來的沙土集。
沙土集是他大邏便在這三萬人中真正的心腹,碧眼獅鼻,左頰有一道狼牙刺青,身材魁梧如熊,善使一把長柄鐵骨朵(重約30斤的破甲重武,此時是雛形,有點類似狼牙棒)。
“沙土集將軍莫非沒有信心攻下眼前這座由懦弱無能的漢將所守衛(wèi)的城池嗎?”
大邏便面色一冷,厲聲詰問。
沙土集當即跪下,行部落禮,高呼,“沙土集絕不懦弱!請尊貴的大邏便設殿下允我出戰(zhàn),明日若不破城,甘愿受罰!”
“沙土集將軍是我軍中當之無愧的勇士!”
大邏便臉色驟變,哈哈大笑扶起了沙土集,在大家面前展示了一波君臣相知。
看的帳內其余人眼神莫名,不知道該如何吐槽。
主要是不知道這倆貨在干嘛,
收買他們的人心?這太生硬了,完全沒什么感受???
眼神最莫名者莫過于軍師骨篤祿,
骨篤祿心里暗自吐槽大邏便這般操作,
想學木桿可汗的馭下之術卻學的四不像,就像漢人常說的那個詞,東施效顰!
“大邏便設,聯絡羌人可以更快的攻破城池。”一直沉默的老二庫提開口了。
庫提他固然想大邏便兵敗,但是……絕不是攻不下城池這樣的失敗。
準確的說攻不下眼前這座城池也不能叫做兵敗,頂多算是一次戰(zhàn)略失敗。
真正的兵敗,是三萬大軍十不存一,領軍主帥不聽勸阻,輕敵冒進……
至于冒進之前那自然是要先攻破面前的巖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