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隊正是長安人?”小頭頭也就是壯漢柳西洲問道。
“正是。”邵勛抱拳。
“那咱們當是同鄉(xiāng)也。”
柳西洲笑著打量年前的年輕人。
直覺告訴他,這個人應該是有能力的。
雖然直覺聽著很不靠譜,但參軍這么多年,他卻是知道,有時候直覺真的不可不信。
很多時候,直覺會給你一個提醒,若是你聽了甚至能在戰(zhàn)局中避免一場大敗。
緊接著柳西洲將自己帶來的人一一簡單介紹了兩句,
邵勛這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長安人,之前跟在左武衛(wèi)大將軍豆盧寧身邊當親兵,這次幾人來投庾湘然,說是歷練,也不知幾分真假。
得知幾位來歷,邵勛連忙一一見禮,
還是那句話,若真把幾人當成“普通兵士”那就大錯特錯了。
仔細想想,什么人能在入軍時就擔當大將軍的親衛(wèi)?
邵勛觀其面容,約摸也就是二三十歲的樣子。
這個年紀基本上可以排除從豆盧寧微末之時便跟隨的情況,所以這些人很明顯都是有背景的啊。
這些人一個姓柳,一個姓楊,一個姓韋,一個姓李,好家伙都是此時大姓。
雖然大概率不會是什么直系弟子,要不然也不會當一個親兵,以及被外派到他們這里。
但旁枝末葉那也是有主枝撐腰的啊。
相比之下,他邵隊正身后就比較單薄了。
“哎,不用多禮,”柳西洲拖起了邵勛。
說,“都是長安游子,出門在外,你我理應互幫互助,一些繁文縟節(jié)也不是咱們武人需要墨守成規(guī)的。”
邵勛當即稱是,同時暗暗點頭,
聽這小詞一套一套的果然不是純粹的武人啊。
他心里大抵是相信這個柳西洲應該是和河東柳有關系了。
當然純粹猜測,因為他就知道一個河東柳,其他的還有沒有什么姓柳的士族,他就不清楚了。
不過若真是河東柳氏出身,那確實有點實力。
河東柳大概是魏晉起家,時至今日,已成巍然大樹矣。
邵勛的記憶里依稀好像有一個歇后語,
好像就是這個時期發(fā)生的事,叫做柳慶斷案——明察秋毫。
嗯,很顯然也是營銷號說的。
“西洲說的不錯,你我都是在外游子,出門在外,同在軍中,理應互幫互助,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和衷共濟。”庾澄慶贊嘆。
庾湘然亦是點頭,他也算是半個長安人吧。
對于同鄉(xiāng)之情也是很理解。
便道,“都是自家兄弟,確實不必過于拘禮。”
緊接著幾人走交談一番,最后一個叫楊威的成功留在了庾澄慶身邊,充當副帥。
其實以目前軍制來說,是沒有所謂“副帥一職”的。
所以他其實相當于編外人員,或者勞務派遣。
但畢竟在這里,庾湘然說的話最大。
所以他說有副帥,那便也有了,
于是庾澄慶又收獲了一位楊副帥,位同隊正。
安排完,庾湘然帶著剩下幾人回,庾澄慶也把楊副帥交給了邵勛,想著再去大家前發(fā)幾把弓弩,增添一下部眾對自己的信服。
“楊將軍可是弘農楊?”邵勛一邊帶著楊威四處走走,一邊問道。
如先前一樣,他也就知道一個弘農楊,其他的楊有沒有他就不清楚了。
“不敢高攀。”楊威回道,“家父幼年時有幸入鎮(zhèn)東將軍帳下?lián)斡H兵,后因功被楊將軍賜姓,由此之后才有的如今的楊威。”
楊威拱手向西,表情很坦然。
“哦,鎮(zhèn)東將軍是?”邵勛問。
這不能怪他,這年頭將軍什么的太多了,而且他本身也沒有特別關注楊家有什么大人物。
除非一些不怎么關注也如雷貫耳的,比如后來建立隋朝的楊堅。
以及被譽為北齊大能,被封為開封王的楊諳!
楊威也不怪邵勛不知道,便解釋說,
“吾口中鎮(zhèn)東將軍乃楊逸將軍也!”
“哦,久聞大名,久聞大名!”邵勛連忙表示自己的崇拜。
雖然他壓根就沒聽說過一個叫楊逸的,而且這人還做到了鎮(zhèn)東將軍這么大的位置。
但同樣,這人既然能做到這么一個頗為有氣勢的將軍,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啦。
“楊將軍既跟隨在豆大將軍身前,為何又來此歷練,在大將軍身前豈不是更能學到東西?”
邵勛又問。
這倒也不算是貶低自家的庾都尉,因為這真的沒得比。
一個大將軍,一個都尉,一個沒有立功之機,一個頻繁征戰(zhàn)四方,
這怎么看,也不用猶豫啊?
楊威先是謙虛的提醒邵勛不用稱呼他為楊將軍,叫他的名字即可,因為他本質上按官方標準來說,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兵而已。
然后又和邵勛解釋道,
“豆大將軍去歲平叛氐人后,便被天子召回了長安,估計很長的時間里,是不會再掛帥出征了。”楊威表情有些不滿。
事實上他也確實很不滿,甚至于不只是他,他們這一批跟隨在豆盧寧身邊的都不滿。
因為天子這么操作就是赤裸裸的不相信他們。
他們?yōu)榱恕疤熳印钡慕接拦趟奶幷鲬?zhàn),結果天子在后面時刻準備著卸下他們的兵權。
這誰能好受啊。
不被信任的感覺是很痛苦的。
就連他們這些影響相對較小的都是如此了,更別提他們跟隨的豆盧寧大將軍。
甚至在接到要回長安的圣旨后,就有人提議不如直接反了。
后來那哥們就被豆大將軍砍了。
豆大將軍是多么的忠心啊!
結果朝廷和他們擁護的天子居然如此猜忌。
經此一事,大家也都不說讓大將軍自力更生了,但是一股敬佩和天然想要跟隨大將軍的忠心卻是日益高漲。
說來奇怪,好像只有那個被砍頭的人最倒霉。
他們和大將軍之間的羈絆卻是更深了?
“朝廷猜忌,這確實是無可奈何啊。”邵勛點頭,對于楊威如此直白的說了自己頂頭大哥的處境,以及言語間對天子的不滿,
他是很佩服的,這個人很明顯是很勇敢的。
一點都不防備的就把東西告訴了他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人。
仔細想想,要是他是豆盧寧,處在長安的漩渦里,他也是得找機會趕緊把管不住嘴的人派到外面。
因為這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啊。
當你的政敵想要對你動手時,楊威這樣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