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劉宏:辨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君
- 三國:開局就藩覺醒領(lǐng)主系統(tǒng)
- 根楓
- 2047字
- 2025-05-09 17:29:52
“陛下,協(xié)兒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我天天帶在身邊養(yǎng)育,與教育你一般教育他。
這么多年來,我的眼睛也越來越不經(jīng)用了,時??吹絽f(xié)兒向我跑過來來的時候,就像是看到了曾經(jīng)解瀆亭時,你還是小兒時跑向我般。
但每每聽到的都是奶奶,而并非那聲最暖我心的娘親了?!?
劉宏的寢宮內(nèi),董太后帶著劉協(xié)坐在一旁,聲音帶著啜泣之意道。
“母后,都是孩兒的錯,每日處理朝政,去往母親那兒的時間少了些?!?
劉宏面有愧色,但聽到了董太后話,身為帝王僅剩的那點親情也被撩撥起來。
是?。?
由母后養(yǎng)大的協(xié)兒,這些年來不就正像自己的小時候那般侍奉、陪伴在母后的身邊?
且不像那劉辯養(yǎng)在宮外,自幼受良好的皇家教育,學(xué)的皆是如何當(dāng)好一位皇帝。
想來,協(xié)兒定是比那輕佻子劉辯更適合當(dāng)大漢儲君的!
“陛下,那何氏之人出身商賈,行為舉止毫無大家氣度。
若是真的以何氏為皇太后,那何氏兩兄弟為大將軍,并非好事?。?
就好似我可憐的協(xié)兒,剛剛出生便沒有了母親。
似何氏這般人,如何能為皇太后呢?”
董太后見到了兒子目光中的愧疚,便很是大膽的說出了便是太后也不該說的話。
決定儲君之位,太后想要發(fā)表意見,唯有在皇帝身死的情況下才行。
“母后,我心中確有決斷,但此事并不會這么輕易的決斷。
那些郡望世家,那何氏兄弟與皇后,都定然百般阻撓,便是我身為大漢皇帝,也不可能壓住這么多的人啊!”
劉宏看了一眼董太后,心中最后的一縷疑慮也消失了。
他本就不喜舉止輕佻,類似平民的劉辯。
而現(xiàn)在又有了趙忠、張讓和董太后三人的連番拉高踩低和攻訐劉辯,劉宏心中豈會還有猶豫呢?
“可以將那劉辯召來,以其輕佻懦弱的性格,大可逼迫其自己請封就藩!”
董太后聲音冰冷地開口說了一聲,隨后便寵溺的撫摸著身旁劉協(xié)的臉蛋。
“如此也好,若是其還是懦弱不敢言,也確實不可為我大漢儲君!”
劉宏的眸子之中閃過一抹狠色,而后便看向張讓道:“去,將皇子辨召來。”
“劉辯,身在死局還不自知,竟還敢得罪我等中常侍?”
張讓連忙領(lǐng)命,一路小跑向了劉辯的宮殿,心中則是在怨毒的咒罵著。
當(dāng)劉辯看到張讓前來的時候,神色平靜的跟上,心中毫無波瀾。
張讓能來,那十之八九便代表著漢靈帝的想法已經(jīng)確定了。
而現(xiàn)在這個時間段外封就藩,或許損失了一個肯定能順利登基的皇位,但好處卻更多!
一則劉辯現(xiàn)在外封就藩群臣是絕對不會答應(yīng)的!
士族、外戚何進,何皇后,全部都會瘋狂的反駁劉宏。
嫡皇長子不封為儲君也就算了,這個時間點就外封為王就有點太過分了。
所以劉辯主動請封的情況下,便能夠掌握一定主動權(quán),和劉宏談判,攫取一些自己的初始資本。
比如——兵權(quán)!
不用太多,幾千之?dāng)?shù)便足夠了。
畢竟,前期劉辯也養(yǎng)不起太多士卒,往精銳打造才是正道。
二則是劉辯能夠主動選擇就藩之地,弘農(nóng)郡就算了,就在董卓入洛的途中,還是死局。
河北,才是漢末三國最好的發(fā)家之地!
在江南被開發(fā)出來前,北方在華夏歷史中始終占據(jù)著優(yōu)勢,大一統(tǒng)也多是由北向南。
袁紹如果不是自身的問題,換成曹操或劉備,以虎踞河北四州那種絕對碾壓的優(yōu)勢,本來還真有可能大一統(tǒng),且會比曹魏更輕松。
“現(xiàn)在來看,這個選擇是對的!”
劉辯嘴角揚起,跟在張讓身后,很快便來到了劉宏的宮殿。
“兒臣拜見父皇陛下,太后皇奶奶……”
劉辯來到了劉宏的寢宮內(nèi),看著對自己橫眉冷眼的劉宏和董太后,心中并無太大波瀾。
“辨,你身為皇長子,卻在皇宮之內(nèi)多行輕佻之舉,毫無皇家威儀,可知錯?”
劉宏冷聲開口,以帝王威儀強壓著劉辯這個十二歲的小孩。
“兒臣知錯?!?
劉辯低下頭,面無表情,但聲音卻裝作無比惶恐的回應(yīng)。
“果真膽小怯懦,毫無皇子風(fēng)度!”
劉宏冷哼一聲,而后不耐道:
“朕有一事與你說,也是為了鍛煉你,為你好,不可忤逆,明白嗎?”
“劉辯,你的父皇需要為大漢江山而考慮,有些事情不是你能夠承載的。
聽你父皇的話,還能體面些,可明白???”
董太后神色頗為興奮的撫摸著劉協(xié)的臉,而后對劉辯呵斥一聲。
“兒臣聽旨?!?
劉辯裝作聲音愈加惶恐與害怕,身體都好像在顫抖著。
劉宏看著這一幕,神色愈加不喜道:
“明日,你前往參加朝議,朕希望你能夠自己開口,請封就藩,可明白?”
“劉辯,可要想好了再回答你父皇的話,不然奶奶我也不好為你求情??!”
董太后也開口了,雖然說的話好聽,但語氣之中的威脅之意劉辯又豈能聽不明白呢?
劉辯抬起頭,看了一眼董太后的冷眼,與其抱著劉協(xié),手掌寵溺的撫摸安撫其情緒……
又看了一眼神色淡漠,目光之中毫無親情的劉宏。
“兒臣遵旨。”
劉辯什么都沒有說,只是再一次低下了頭。
偽裝著既害怕,又充滿了傷心的語調(diào)回應(yīng)劉宏和董太后。
劉辯舉止輕佻怪其自身嗎?
為了避免夭折從小送至宮外養(yǎng)大,沒有專人教導(dǎo),怎么具備皇家威儀?
哪像劉協(xié),生下來就被董太后保護在身邊,受皇家教育豈能不具備皇家氣度?
就因為不喜何皇后,便也不喜歡同為孫兒的劉辯?
劉辯為那個或許便不該生在劉氏皇族的“漢末劉辯”感到同情。
這樣的環(huán)境,如何讓其具備威儀呢?
但如今自己來了,那便不可能再容忍這樣的偏愛,也不會接受大漢的滅亡,更不會讓神州陸沉,五胡亂華到來!
還有十常侍、董太后。
待董卓霍亂洛陽,本王奉天靖難,且看你們再面對我時,又會是何種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