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此身守國不守君
- 水滸:從白衣秀士到黃袍加身
- 玊海棠
- 2143字
- 2025-05-21 07:00:00
“擂鼓!”
王倫一聲令下,魯智深挽著袖子,站上了鼓臺,親自替林沖擂鼓,頓時鼓聲震天。
林沖回頭一看,見是魯智深,不由會心一笑,揮舞著丈八蛇矛,迎向關勝。
關勝策馬前來,手中青龍偃月刀當頭一劈,兵刃相交,火星四濺,兩人手臂力量均是大得駭人,二人手臂均有些發麻。
知道遇見了對手,二人均不退縮,寒光閃爍,斗在一處。
關勝刀法果真像傳說中的關二爺,刀勢大開大合,每一刀都簡單明了,卻又勢大力沉。
林沖的槍法精妙,手中丈八蛇矛更是稱手兵刃,槍影閃爍,出入如電,招式刁鉆。
兩人的武功路數相反,斗一起甚是好看,雙方將領俱是看呆了。
楊志心中更是想著:“想不到林沖槍法這么高,我若使全力也未必能將他打敗。”
三十回合之后,兩個愈戰愈勇,手上力氣也未見消退。
馬戰之中,除了人的體能消耗快,胯下坐騎也至關重要。兩個全力打斗,林沖的坐騎只是尋常馬匹,已經漸漸不支。
關勝猛然一聲大喝,使一招“拖刀計”,手中青龍偃月刀貼著地面劈出,在空中劃了個圓,刀影閃爍,劈向林沖。
林沖見這一招厲害,也不著急,手中槍疾點,“叮叮叮”在關勝的刀上連刺,刺了數下之后,已經將關勝劈來的刀上的力量消退一些,隨即蛇矛一橫,擋住這刀。
“嘶——”
林沖胯下馬承受不住,往后退走,關勝拖動手中刀,砍向馬頭。
林沖大急,蛇矛點地,身子躍了起來,借力在馬背上一蹬,將坐騎蹬得后退數步。
“轟隆”一聲,關勝的刀劈在地上,砍出一個大坑,砂石四濺。
林沖落在地上,手中蛇矛橫舉,絲毫不懼。
“好武藝。”林沖當先稱贊。
關勝一贊,勒住馬頭,道:“你去換了坐騎,我們再來打過。”
兩人遇到了對手,都打得火熱,不愿就此罷手。
呼延灼大喝道:“林教頭,騎我的坐騎。”
他換了馬,一拍馬臀,道君皇帝賜給他的踏雪烏騅便邁著大長腿奔向戰場。
林沖大喝一聲“多謝”,身子躍上馬背,和關勝再度酣戰。
雙方將士看得目瞪口呆,實在不知道凡人可以將武功練到這個地步,楊志更是手癢,恨不得也加入進去。
刀矛相交,如連珠炮響,叮叮當當響個不停。
又是數十個回合,二人手上力量都弱了幾分,但沒有哪個露怯。
忽聽官軍之中號響,關勝虛晃一刀,策馬退開,微微調息,道:“林教頭槍法如神,關某佩服。”
林沖也勒住坐騎,哈哈笑道:“關將軍刀法亦是某生平僅見,戰得痛快。”
關勝看了看遠處梁山軍中的呼延灼,道:“可惜我們各為其主,否則關某必坐下來和林教頭把酒暢談,以武會友。”
林沖微笑道:“非也。若是以前,我林沖也會認為各為其主這句話是對的,但自從上了梁山跟了寨主王倫,我便認為這句話是大錯特錯。”
關勝皺眉道:“哦?你是梁山賊寇,我是朝廷官軍,怎么錯了?”
“大道理我不會講,林某向來嘴笨。不過就在剛才,寨主向呼延將軍說了一番話,我可說與你聽。”
林沖深吸了口氣,正色道:“我們梁山好漢,要忠的是大宋江山,要護的是大宋百姓,而不是那趙宋官家。君無道,我們就替天行道,人無道,我們就行俠仗義。”
他說完,略頓了頓,繼續道:“關將軍,你忠的是君,我們忠的是國,自然是路不同,但卻非各為其主。君是你的主,國卻不是我們的主,若說我們當真有主,那就是天下百姓。”
關勝陷入沉默,頓時思緒起伏。
“寨主攻下濟州后,不傷任何一個百姓,不取百姓分毫,免去濟州百姓所有賦稅,百姓們平時怎么樣,現在還怎么樣。他請鄆城縣令時文彬掌管濟州政務,查冤案,誅奸邪,現在濟州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安居。試問天下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像這樣?”
關勝一愣,濟州當真是這樣?
按照常理,土匪攻占城池之后,難道不應該燒殺搶掠?
林沖繼續發動言語攻勢:“送你一句話,這句話也是寨主說的,我想,應當適合你。”
他看著有些發愣的關勝,道:“此刀斬奸不斬義,此身守國不守君。”
關勝一時間呆了,默默念著這句話。
他自詡忠義,如今聽了林沖這番話,不由得陷入自我懷疑。難道自己忠大宋君主,是忠錯了?
百姓、社稷、君主孰輕孰重的道理他自然知道,《孟子》早就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可歷朝歷代又有哪位君主能做到這一步,又有誰能當真以天下百姓為重?
“關將軍,正如你所言,希望有朝一日,你我二人能把酒暢飲,以武會友。”
林沖騎著踏雪烏騅,瞬間就回到了軍陣之中,只留下關勝愣在原地。
王倫令旗揮舞,秦明和花榮的軍隊從遠處包抄過來。
梁山泊之中,上百條船浩浩蕩蕩駛來,為首正是阮氏三兄弟、杜遷、宋萬、湯隆等頭領,少說也有三千人馬。
前面又是王倫的大軍。
梁山將領更是無數高手,只一個林沖出手,已經和關勝戰得如此激烈,若是楊志、秦明等人出手,又是什么局面?
張叔夜心有些慌了,想了想,策馬上前,道:“王寨主可在,能否談談?”
王倫哈哈一笑,提槍出陣,道:“張侍郎,某就是王倫。”
張叔夜打量王倫,見他模樣俊朗儀表不凡,精氣神十足,果然是一條好漢,心中贊嘆,嘴上說道:“王寨主,你設下如此簡單的計策,我與呼延將軍竟也能中計,我等實在輸得心服口服。”
呼延灼將頭低下,面上微紅。
王倫卻心中暗暗佩服,沒想到張叔夜竟將失敗輕而易舉就說出口,心理素質何其強大。
“聽聞張侍郎出身軍武世家,熟讀兵書,豈會不能識別王某小小計策,定是故意相讓罷了。王某在此謝過。”
王倫心中實在有些忐忑,歷史上的張叔夜實在是赫赫大名,說他文武全才、股肱之臣也不為過,今遭能擊敗張叔夜和呼延灼,也主要是利用了呼延灼輕敵和報仇心切的心理。
如果此次是張叔夜全權領兵,勝負尚未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