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江湖日報
- 水滸:從白衣秀士到黃袍加身
- 玊海棠
- 2129字
- 2025-05-11 07:00:00
王倫入主濟州,請時文彬主持日常事務,這是十分正確的決策,也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
時文彬為人正直清廉,且有一股子俠義心腸,不像尋常讀書人那般迂腐。
果然,在時文彬經歷了一系列心理建設之后,便開始投入工作中。
穩定民心,穩定生產,穩定商業。
只幾天的時間,濟州已經恢復正常。
除了城頭士兵換了人,墻上旗幟更改,其余的幾乎沒什么變化。
王倫也不干預時文彬,讓他自由發揮。
他派人收繳了甲杖庫的鎧甲、兵器,除去武裝士兵所用,其余都送到了梁山右寨的倉庫中。
現在梁山泊四千士兵已經有一千人披甲,每人手中兵器也都是合格的大宋兵刃。
說是武裝到了牙齒略微夸張,但現在這四千士兵的實力已經強過大宋廂軍。
尤其這四千士兵的體能和武藝,都是經過林沖、楊志、武松等人嚴格訓練的,絲毫沒有放松。
只是攻打濟州鄆城之后俘虜的士兵也有一千之眾,這些人需要訓練。
濟州和鄆城穩定下來,兩城被攻占的消息應該已經傳了出去,卻始終沒見朝廷的動靜。
王倫已經在梁山創建了印刷局,讓吳用擔任局長。
雖然吳用始終想做一名軍師,在軍中出謀劃策,但王倫顧慮到他的小心思,決定先將他晾起來。
所以只委派他管理印刷局,刊發《江湖日報》。
之前在梁山已經發了幾期《江湖日報》,都是寫一些梁山的績效或者軍事情況,供梁山內部閱讀。
春節時刊發了一期新春祝福,散播到了附近州縣,寫了王倫的一首詩。
而現在既然已經攻下了濟州和鄆城,自然也要通過《江湖日報》廣為宣傳,這份報紙最好直接送到大宋官家趙佶的桌上。
畢竟按照王倫的構思,以戰養戰才是發展壯大最快的路子。
只要朝廷不是派十萬大軍圍剿,王倫都有心能與之斡旋。并且這份報紙也會傳到各地占山為王的土匪手里,他們見到梁山做了如此大動作,必然紛紛效仿。
亂起來吧,王倫知道只有亂起來,朝廷才不會集中精力對付自己。
他讓吳用將印刷局搬到了濟州,印刷設備更多,質量更好,印刷出來的字也更清楚。
這一期的報紙,王倫讓吳用寫了梁山攻下濟州和鄆城的消息,重點寫了攻城之后沒有殺害一名百姓,沒有搶劫一戶人家。
又附上了時文彬寫的“五宗罪”。
報紙最后面,用更大的字體印著王倫新“寫”的一首詩。
詩曰: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
要與西風戰一場,遍身穿就黃金甲。
這份報紙被吳用派人散布出去。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份報紙果然很快就在大宋境內散播開來。
全國震動。
五日之后,這份《江湖日報》就傳到了東京。
大宋朝的道君皇帝趙佶正在崇政殿,手持這份報紙,讀著王倫寫的詩。
讀罷,重重哼了一聲,道:“這詩寫得甚是通俗,想來這叫王倫的山匪也無甚大才。”
他身著道袍,面容清瘦,倒的確有幾分仙風道骨。得知梁山賊人造反,奪了濟州,他也并不慌張,儒雅不失威嚴。
此時并不是朝堂議事,而是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人前來匯報此事。
原本蔡京并不想前來匯報此事,這份《江湖日報》也不會傳入宮里,趙佶沉迷修道、書畫,又豈會關心這等小事。
可事出反常,四人正在蔡京府里商議此事,宮里便傳來了旨意,要求四人到崇政殿面見官家。
蔡京雖然權傾朝野,卻也不敢怠慢了官家,連忙偕同其余三人到了殿內。
聽見趙佶說話之中并無惱怒,蔡京便知事情并無大礙,上前說道:“官家說得極是,一介落地秀才,能掀起什么大浪來。”
趙佶點頭道:“愛卿有何對策?”
蔡京等人早已商議妥當了,一聽趙佶詢問,便回道:“老臣舉薦二人,此二人文武相宜,必破梁山賊人。”
道君皇帝對蔡京、高俅等人素來看重,便放下報紙,問道:“哦?愛卿舉薦何人?”
“官家,濟州陷落,府尹陳芳被賊寇害死,眼下正缺一名膽大果敢之人鎮守濟州,老臣便想到了禮部侍郎張叔夜,政和元年,他曾出使遼國,前面也任過海州知州,閱歷頗豐。不如委他前往濟州主持剿匪,剿匪后于濟州任太守。”
張叔夜的堂弟多次彈劾蔡京,蔡京早已看這兄弟倆不順眼了。雖然張叔夜的確能堪重用,卻也起了將他打發出去,遠離東京之心。
趙佶略想了想便點頭答應,問道:“第二人是誰?”
“張叔夜雖能勝任剿匪重任,然其畢竟是文人,依老臣看,汝寧都統制呼延灼武藝高強,可為征討大將,隨張叔夜一同前往。”
對于蔡京的回答,趙佶有些遲疑,皺眉道:“呼延灼是何人?”
高俅上前解釋:“回稟官家,呼延灼乃是呼延贊之后,擅使雙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前幾日已被召回待命,現就在外面,官家可一見。”
趙佶微笑道:“高愛卿果不愧是端王府舊人,做事甚合朕心,便如你所言,傳呼延灼來見見。”
高俅在這位道君皇帝還是端王時就跟在他身后,因此也較其他大臣更懂得討好趙佶。
不多時,呼延灼便進殿行禮。
趙佶一看,呼延灼此人儀表非凡,端的是一條好漢,頓時大喜,道:“蔡相公和高愛卿舉薦得好人才,有兩位在,我大宋江山可穩固無憂。”
呼延灼有些懵,官家明明召見他,卻莫名其妙夸了蔡京和高俅,這是何意。
“呼延灼,朕命你為征寇大將,前往濟州剿滅梁山賊人,特賜你踏雪烏騅,此寶駒可日行千里,助你早日剿滅賊人,回京復命。”
趙佶聲音清朗,說出的話卻讓呼延灼猶如雷霆一擊,萬萬想不到官家竟對自己如此抬愛。
他連忙拜倒:“臣必不辱使命,將那王倫的人頭獻與官家。”
趙佶微笑點頭,看看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位股肱之臣,又看看呼延灼這等猛將,他覺得大宋實力實在強悍,自己這位官家可以比得上太祖太宗了。
“父皇!”
正說著,清脆的聲音響起,一道倩影便奔進殿內,直撲向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