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本性難移
- 大漢:衛青叫我大姐夫
- 月麒麟
- 3035字
- 2025-05-10 18:00:00
平陽公主的神色有些忐忑。
雖然說,在建元新政這件事上,經過之前的那封信,劉徹已經和竇太后解開了嫌隙。
但是,這不代表這個疙瘩就不存在了。
原因也很簡單,建元新政的失敗,對劉徹的打擊,并不僅僅在于,竇太后的雷霆手段。
更在于這件事情,讓他對自己改用儒家的信念有所動搖。
所以哪怕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什么人,敢這么直接的在劉徹面前提起建元新政。
當然,平陽公主不知道的是,在養病的期間,王阮早就和劉徹說過不知道多少次建元新政的利弊了。
因此,面對王阮如此直白的話語,劉徹并沒有像平陽公主想象中的那樣感到不悅,反而是認真的思索了片刻,點頭道。
“我知道先生在擔心什么,章服制度,本是建元新政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其中最鋪張的一環。”
“這一點,經過之前先生的點撥,我已知曉。”
“所以,我這次請先生制作新的朝服,也并非是想要重啟新政,唔,這么說也不太準確,應該說,還是要在章服制度上下功夫,但卻不是以之前的那種方式。”
這話一出,王阮的臉色也微微有些詫異。
他原本以為,這小皇帝就是一時興起,卻沒想到,還真的有這么點靠譜的樣子?
“請陛下賜教!”
劉徹直起身子,正襟危坐。
坐在椅子上,總沒有跪坐在席子上給人的感覺鄭重,這讓劉徹也算是發現了椅子的一個小小缺點。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小皇帝沉吟片刻,開口道。
“之前先生對我說過,如今大漢,已經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當然,朝中還有許多老臣,阻力很大,所以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徐徐圖之。”
“除此之外,先生還說過,凡有革新,需有實效,切忌務虛而不務實,這些話朕都記在心里,這些日子反復琢磨,總算是略有所得。”
這番話言之有物,以致于,一旁的平陽公主,都對自己這個弟弟,似乎有些新的認知。
劉徹繼續道:“以往建元新政之時,我對章服制度的設想,是以周禮為基礎,以儒法道為核,重建新的禮樂制度。”
“將定服色作為新制的一環,在整個朝廷,乃至是整個大漢推動起來。”
“如今仔細想來,此舉犯了兩個錯誤,其一是耗時太長,費力太大,其二是興師動眾,所圖太廣。”
“章服制度本身是有用的,可以定上下,明尊卑,但是重在潛移默化,而非一朝一夕之事。”
王阮點了點頭,再次對面前的小皇帝有些刮目相看。
“不錯,陛下所言甚是,章服制度,或者說禮樂之制,在于將貴族至百姓的一言一行當中,都融入禮法。”
“這必然是一個長久的影響,即便今日陛下能夠成功,讓所有人都遵守新的服色制度,人們心里的觀念,也不會隨著換了一件衣服,而徹底改變。”
“唯有在長久的時間當中,讓人們不斷習慣,章服制度才能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二人的這一番話,頓時讓一旁的平陽公主有些糊涂。
遲疑片刻,她開口問道:“可是先生,既然是要潛移默化,那如若不改,怎么潛移默化呢?”
王阮和劉徹對視了一眼,笑道:“這一點,想必陛下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于是,平陽公主看向劉徹,果不其然,在后者眼中看到了一抹得意的神采。
“皇姐莫急,既然章服制度的作用在于潛移默化,那么,也就意味著,不可操之過急,反而要從細微處進行著手。”
“以往的時候,朕將整個朝廷乃至是天下的章服制度重定,這是做大事,但因為章服制度能起的作用,非一日之功,所以只能起小用。”
“所以現在就要反過來,做小事,而起大用!”
話說到這,其實王阮已經明白劉徹的想法了。
倒是平陽公主,仍然還有幾分疑惑,問道。
“什么叫,做小事,而起大用?”
劉徹道:“其實很簡單,既然將整個朝廷的章服制度都改變太難,那么,不如就從朕,從皇姐,從太皇太后和太后做起。”
“我們先將皇族所用的章服,都制作出來,以繁復華貴,突出皇族尊貴為特征。”
“有句話叫上有所好,下必有肖,宮中的章服制度更新了之后,百官自會有樣學樣,嘗試新的衣冠章服。”
“這時,便可申令百官,不得隨意僭越,然后趁熱打鐵,賜予百官新的章服,待他們慢慢接受之后,再將他們已經適應的章服制度,明文確定下來。”
“如此這般,不必大動干戈,只用潤物無聲之法,便可達到同樣的目的。”
這番話說完,劉徹的眼神當中,忍不住浮起一絲得意之色,似乎在為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主意感到高興。
見狀,王阮不由微微一笑。
應該說,劉徹的這個想法,可行性是有的。
章服制度的核心在于確立上下等級之分。
那么,維持章服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如何處理制度的破壞者。
劉徹的這個想法,其實是將原本復雜的,各個階級的細致區分度,給簡單化成了皇族和非皇族的區分。
以此強化皇族,或者說皇權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
如此一來,在處理僭越服制的難度上來說,就會大大減輕。
畢竟,像是普通官員僭越三公九卿服飾,和臣子僭越皇族服飾,其處理難度和懲治力度,肯定是不一樣的。
方向是對的,但是,還是想的太簡單了些。
這套方法的重點在于潛移默化,防微杜漸。
也即劉徹自己,需要在一點一滴的言行當中,將章服制度的內核給延伸執行下去。
直白的說,就是遇到那些僭越服制的,要堅決的予以懲處。
盡管難度已經降低了很多,但想要處理這種實際的問題,核心仍然是有足夠的權力在手。
否則的話,就是只能處理一些低階的官員和平民,而對于列侯,貴戚這些高階官員,則是沒有太大的約束。
一樣是難以短時間內,起到特別有效的效果。
“陛下這般說,我便懂了。”
不過,平陽公主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聽完之后,她也忍不住頻頻點頭,道。
“相較之前,直接更易整個朝廷的服色來說,這般做法,的確手段更加溫和,效果也更可控,就是時間要長一些。”
劉徹笑道:“就如先生方才所說,章服制度,本就需要歲月累積,才能起到作用,既然著急也沒有用,倒不如徐徐圖之。”
看著小皇帝自信滿滿的樣子,王阮倒是也沒有煞風景。
畢竟,按照這種方式來說,能不能起大用不知道,但肯定是在做小事。
既然是做小事,那就意味著風險是可控的。
要知道,自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秦朝雖然統一,但用的是法家,對于章服制度,并沒有重新予以規定。
也就導致,承秦之制的漢朝,也沒有明確的章服制度。
劉徹現在的做法,到最后最差的結果,也無非就是讓現在本就混亂的章服制度,再混亂一些罷了。
倒不至于引起什么大的風波,隨著他去折騰便是了。
“既然如此,那臣回頭畫上幾份圖紙,讓少兒先做出幾份樣衣,陛下看看再決定。”
“多謝先生。”
想法得到了認可,劉徹很是高興。
又坐了片刻之后,他就找了個由頭,又跑去內院了,其想法不言而喻。
見此狀況,平陽公主忍不住搖了搖頭,道。
“阿徹少年心性,讓先生見笑了。”
“少年人,自然有少年氣,這是好事。”
王阮笑道,心中卻有些感嘆。
所以說,有些事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是天注定的。
劉徹和衛子夫這對少年夫妻,晚年怨侶,也不知道這一輩子,會活成什么樣子。
平陽公主見他這般神色,心中微微一動,道。
“先生,我看子夫姑娘秀外慧中,和阿徹也算是相配,雖說此前鬧了一場風波,但那都是皇后胡鬧之故。”
“這些日子,皇后的性子也收斂了許多,可需我在皇祖母面前提上幾句,給子夫姑娘一個位份,迎回宮中?”
收斂?
王阮想起那天在長信殿中,陳阿嬌那副驕縱蠻橫的樣子,不由搖了搖頭。
現在看來,這位以善妒著稱的陳皇后,簡直比他聽說過的,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長公主不聞,本性難移這四個字?”
“皇后殿下出身尊貴,子夫卻只是一介平民,相差懸殊太大,若是上次的事再鬧一回,怕是我家阿孺承受不住。”
“還是等什么時候,后宮中有了其他被冊封的御侍之后,再談子夫回宮之事吧。”
這話語當中,提到衛君孺時帶著的情意,讓平陽公主有些羨慕。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她也并不再勸,轉而道。
“不瞞先生,我今日前來,其實是有正事,想和先生商議。”
“之前先生提起的朝會之事,我回去問過我夫君了,也派人暗中去調查過了,其中果然有人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