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新考古學與少女

在北鋼的演講,蘇亦給自己定了一個調子,只講技術,不講理論。

之前俞偉朝的話,確實給他提個醒。

一些太過于超前的概念以及理論,在這個年代大肆炫耀,確實會給他帶來非議,在羽翼未滿之前,最好先遵守當下的考古傳統。

俞偉朝說他提倡的理念屬于“新考古學”,但怎么新,何為新,其實兩人都沒深入討論。

但是學術界,有一個普遍的看法,那就是所謂的“新考古學”,實際上指的就是“過程考古學”。

過程考古學是 20世紀 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考古學理論和方法,強調用科學的方法和理論來研究考古學,以解釋文化的演變過程和原因。

他的發起人,就是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的路易斯?賓福德。

后世的學界普遍認為,1960-1980年代,過程考古學或新考古學占據主導地位。

1980年以后,后過程考古學開始興起。

主要是1960年代的美國和英國是一個讓年輕人激情澎湃的年代。無論是政治訴求還是社會思潮更新方面,都充滿朝氣。

當然,俞偉朝口中的“新考古學”并非“過程考古學”,他口中的“新”也只是相對于過去的“舊”來說的。

蘇亦當然也不是在國內提倡“過程考古學”,這玩意在現階段的國內,肯定是水土不服。

同樣,別看現在俞偉朝提醒要小心謹慎,然而,國內考古學界第一個真正引入“過程考古學”理論的人,就是他。

不過他觀念的轉變,還等他1983年秋至 1984年春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之后。

現在嘛,俞偉朝還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基本學術立場就是馬克思主義。

過程考古學注重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強調科技手段在考古研究中的應用,如利用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孢粉分析等科學技術來獲取更準確的考古信息。

同時,強調理論和方法學在考古學上的應用,通過建立理論模型和進行假設檢驗來推動考古學研究。例如,通過建立生態模型來研究古代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實際上,蘇亦提倡的環境考古、植物考古、農業考古等等學科概念,都有過程考古學的影子。

甚至,使用的手段,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手段一致,不代表理論是一致的。

不管他的文章,還是他的報告,始終在提倡一件事,那就是新技術的運用。

對于新理論,他確實持謹慎態度。

比如,他運用的“浮選法”,也只是新方法。卻沒有涉及到太過于超前的考古學理論。

實際上,他也清楚。

學界對于新的技術手段,都相對容易接受一些。

新技術在國內,也容易扎根。

然而,新理論就不一樣。

這玩意,很容易引起學術之爭。

甚至,說實話,現階段,他真的要在國內倡導“過程考古學”,那無異于癡人說夢。

因為現在考古學界的領導者夏鼐先生,對于“過程考古學”就非常不感冒。

他要是認同這個理論的話,早就引入了國內。

甚至前世,俞偉朝從哈佛訪學歸來,引入過程考古學的概念,夏鼐先生還特意發文章反駁,說“他們叫囂了20多年了,新考古學變老了,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拿出一條大家公認的新規律來。”

現階段,蘇亦肯定不會在國內提倡“新考古學”的理論。

但是講一講技術,呼吁一下多學科合作,還是沒啥問題的。

人家夏鼐先生只是不認同過程考古學,不代表人家就排斥新技術排斥多學科合作啊,這完全就是兩碼事。

當然,夏鼐先生肯定也不會同意把考古學的話語權拱手相讓。

就算多學科合作,也要以“考古學”為主導。

所以,在北鋼的報告,他也不再吐槽考古學的現狀,而是簡單介紹了他的研究成果之后,就開始切入“科技考古”部分。

講述的內容,也沒有什么新意。

無非就是把此前在北大講的“科技考古簡史”再講一遍。

這就是學術報告,同樣的內容,換不同的地方不斷的重復。唯一不同的,就是提問環節。

當然,這里是北鋼,未來的北科大,因此,關于科技考古簡史部分,他也填充了一些新的內容。

既然來了北鋼,副院長柯浚又在場。

那么肯定就不得不提對方的成就了。

比如當年柯浚受夏鼐所托幫忙鑒定鐵刃銅鉞,發現是隕鐵,一時在考古圈名聲大噪。

然后,越來越多人將挖掘出來的金屬文物送來檢測。

甚至,1978年的時候,柯浚還和復旦楊福鎵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用質子 X熒光分析的方法研究越王勾踐的寶劍和秦代箭鏃等。

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

也正是這些事情,促使北鋼的師生開始對中國早期金屬制品展開系統研究。

蘇亦不僅強調柯院長的成就,也強調北鋼的重要性。

說到這里,蘇亦突然說道:“莊子有個寓言:宋國一個人會制造不皸手的藥,但他家世世代代只是用以漂絲絮,獲利不過數金;有人出一百金子購買藥方,買得后說服吳王讓他率兵在冬天跟越國水戰,結果由于這藥,大敗越國,得到很厚的封賞。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說明好的技術,也需要有善于利用的人。咱們鋼鐵學院既有技術又有善于利用技術的人,未來必定成為國內青銅器、鐵器、金銀等金屬材料研究的權威單位。

甚至,未來在一些礦冶遺址調查與發掘過程之中,考古行業也必定需要跟咱們鋼院廣大師生合作。

也許會有同學好奇,科技考古具體能干啥?

能夠做的比較多,不過,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將古人活動產生的實物證據,通過科技檢測、分析,復原技術流程,彌補文獻或文獻出現之前的遺憾。

打一個比較生動的比喻,未來的科技考古的工作更像是一名醫生,一個文物就像是一個病人,能懂得使用科學儀器治療,經驗豐富的醫生懂得對癥下藥作保護,殘破的文物也經過他們的手中藥到病除煥發新生。

某種意義來說,未來咱們國家科技考古工作人員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未來咱們考古文物保護水平的高低。

當然,我對咱們鋼鐵學院,也是有期許的,咱們雖以金屬見長,但我也希望咱們不只限于金屬。甚至未來可以拓展到各個領域,比如陶瓷、玉石器、紡織品、動植物遺存等多個領域!”

至此,報告結束。

蘇亦再一次收割一波熱烈的掌聲。

做報告就這樣,花花轎子人抬人,就是吹,使勁的吹,到哪個學校就說哪個學校好,實在真的找不到吹的點,那就展望未來,這準錯不了。

在國內,科技考古還是一個新的概念,在農大,說這玩意,懂的學生肯定沒幾個。同樣的,在北鋼,要說水稻起源,感興趣的也沒幾個,但是你說他們院長真牛逼,他們學校真牛逼,那掌聲肯定少不了了。

當然,這年頭的北鋼,也確實挺牛逼的。

做金屬器分析鑒定,不來這里,其他單位,都做不了。蘇亦再怎么夸獎都不為過,要是因為他這一通彩虹屁而把北鋼的領導拍高興了,在冶金史組方面真的傾斜一些資源,那就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了。

吹完牛逼,緊接著,就是提問環節。

這個環節,因為有了北農的前車之鑒,到了北鋼這邊,就沒有顯得那么慌亂了。

直接由工作人員提前收集聽眾問題。

再把雷同的問題篩選掉,然后,由蘇亦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給予回答。

比如,就有人問,“我們大部分都是工科專業的,未來想要從事考古研究,有什么途徑嗎?是不是還需要讀考古專業的研究生?”

蘇亦回答:“這也是一個途徑,但并非只有這一條路,比如也可以讀科技史專業嘛。實際上,科技史也不僅僅是一個研究文史資料為主的學科,它也可以很專業。比如我上述提及‘科技考古’部分,實際上,就是咱們柯浚院長帶領咱們北鋼冶金史組的師生在做的研究。未來,大家也可以讀咱們柯院長科技史的研究生嘛!”

這個時候,有人喊道,“我們鋼院還沒有科技史碩士點呢!”

頓時,人群之中響起來一陣哄笑聲。

好在蘇亦臉皮厚,他笑道,“現在還沒有,未來可以有!就算沒有也沒關系,可以先招生再申請碩士點嘛!”

頓時,現場又是一陣哄笑聲!

實際上,再過幾年,北鋼的冶金史組就會更名為冶金史研究室,甚至到九十年代還會成立冶金史研究所。而,1990年,北鋼才申請碩士點。

現在嘛,條件還不成熟。

甚至,因為沒有科技史碩士點,柯浚親自帶著第一位研究生梅建軍前往中科大答辯,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當然這是前世,現在嘛,說不定有蘇亦這條鯰魚,開始加速催生北鋼方面的科技史碩士點呢!

接下來,大家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圍繞著科技考古來提問。

有人好奇國內都沒有科技考古這個概念,為什么蘇亦報告會屢次強調。

蘇亦笑道,“因為我是第一個提出這個概念的人,而,大家也是第一批聽到這個概念的人?!?

瞬間,現場又是一陣哄笑。

說到這里,他又補充道,“如果大家覺得科技考古比較陌生的話,可以換另外一個術語——冶金考古,這個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

這話一出來,在場的北鋼師生都紛紛點頭,冶金考古,這才是他們最熟悉的領域,也是未來最有可能涉及的領域。

現階段科技考古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些大,冶金考古,則剛剛好!

當然,大家的問題,更多還是集中在考研方面。

很多都是因為中青報的報道才慕名過來聽他的報告會,不少人也希望跳級考研,希望蘇亦能夠分享這方面的經驗。

對此,蘇亦也不吝嗇分享。

然而,他的經驗,并沒有什么代表性。

只能給大家一些鼓勵。

這個年代,能夠通過高考考上京城八大學院的學生,都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就算不繼續讀研究生,也會成為各個領域的主力軍。

然而,等主持人宣布提問環節結束的時候,大家就不斷揮動著手中的中青報。

見到這一幕,蘇亦也無奈笑了。

果然,該來的終究是要來的,想躲也躲不掉。

于是,蘇亦也開啟報告會最后的一個環節——簽名。

這一幕,對于很多人來說,都過于離奇了。

就連北鋼的師長,見到這一幕,也嘖嘖稱奇。

甚至在他們的眼中,眼前這個來自北大的天才少年,完全就是學界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

實際上,這一幕,不管是對于親歷者還是圍觀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新奇的體驗。

這一天,對于黎新葉來說,同樣過于離奇。

她從來沒有想到一個學術報告會,竟然有受追捧到這種程度。

甚至,比某些大作家還要受歡迎。

她是北大五四文學社的骨干成員,經常代表北大與京城其他院校做文學交流,甚至,還經常參與一些大詩人以及一些大作家的分享會。

然而,她從來沒有見過聽眾會如此熱情的。

甚至,熱情過頭了。

拿一張報紙來讓蘇亦簽名,竟然成為一種風氣!

要是未來蘇亦真的有作品面世,絕對會大受歡迎,要知道,僅僅是一篇報道,就讓他人氣火爆到這種程度。

她之前在臺下的時候,都聽到有人感慨,中青報都被搶購一空。

甚至,有人為了拿到一張中青報還要加價購買,甚至還有人拿更加貴重的物品更換。

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八大學院周邊的中青報都被搶空,那么全京城乃至于全國呢?就知道它銷量有多么恐怖。

這一刻,望著臺上的少年,又摸了摸手中同樣有蘇亦簽名的報紙,黎新葉突然露出一個甜美的微笑。

還真是一個優秀的少年郎!

這一天的體驗,對于她來說,有點離奇卻很充實。

她真的很慶幸,沒有再次錯過對方的報告會。

同樣,覺得離奇的人,還有劉淼淼。

自從早上看到中青報關于蘇亦的報道開始,這一天,她的行程似乎圍繞著這個少年打轉的。

上午的時候,她被同班同學李少葒鼓動,最終還是下定決心從北電出發趕到北大,雖然兩個學校都在西郊,但是距離并不算近,足足有六公里,好不容易騎著單車從北電趕到北大文史樓,就遇到路上有人說,蘇亦并不在北大,一問之下,才得知蘇亦正在北農做報告。

見到大家正趕往北農,劉淼淼跟同學商議一番后,也跟隨著大眾朝著北農進發。

結果發現,蘇亦在北農的報告已經結束,下午還要在北鋼做報告。

這樣一來,她們又從北農趕到北鋼。

好不容易到北鋼,就發現報告會場圍滿了人,不少人都是從校外過來聽報道的。

好在她們都是女生,多少有一些優待。

在一些男生的刻意避讓之下,她們最終還是朝著會場里面擠進去。

折騰了好幾個小時,終于聽到少年的報告會了。

也終于見到這位跟她同齡的北大天才少年!

見到對方第一眼,劉淼淼就聽到旁邊的同學李少葒發出一陣驚呼。

“天啊,他怎么長得那么好看,就跟電影明星一樣?!?

一個北電導演班的學生,夸獎別人長大跟電影明星一樣,足夠說明對方的模樣也多好看了。

以劉淼淼的眼光來說,對法的模樣也確實好看。

然而,最吸引她的,并非對方俊朗的模樣,而是對方身上那股難以言說的氣質。

嗯,就是氣質。

張揚,自信!

這種舉手投足之間的自信,是她這個同為“天才”的人,所沒有的!

她雖然以16歲的年紀考上北電,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自信心。

然而,臺上的少年卻不一樣。

在臺上侃侃而談。

所有人都來聽他的報告會。

實話實說,對方報告講述的內容,她大部分都聽不懂,但不妨礙她覺得對方厲害。

因為,只要臺上的少年講述著一個新的知識點,她身邊就立即有人發出驚呼聲音。

太厲害了。

太不可思議了。

這些驚呼聲,在她的耳邊此起彼伏。

對方的厲害,就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等到對方報告結束,她剛要離開的時候,卻被李少葒喊住,讓她一塊排隊要簽名。

“簽名?為什么要簽名?”

“我不知道為什么要簽名,但是大家都要了,而且都是拿著今天的中青報去找對方簽名,所以咱們也去湊熱鬧吧,聽說是作為紀念用的,我覺得挺好的,好多人都因為沒有購買到今天的中青報而有些懊惱呢!”

這一刻,劉淼淼突然覺得有些慶幸。

因為出門之前,神使鬼差之間,她又買了一份中青報,本來是拿來當紀念用的,沒有想到還會獲得對方的簽名。

這一刻,劉淼淼覺得今天這一天的奔波,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然后心中默默的想著,回去之后,不僅要好好珍藏著手中的中青報,也要購買一些關于考古學的書籍。

這一刻,她覺得自己也開始喜歡上考古學了!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防城港市| 措美县| 志丹县| 巴彦县| 临颍县| 伊通| 辽宁省| 霍城县| 武强县| 海阳市| 浠水县| 孝昌县| 和政县| 霍林郭勒市| 乃东县| 平凉市| 浦东新区| 富阳市| 厦门市| 诏安县| 吉安县| 肥西县| 阜平县| 合阳县| 临澧县| 饶河县| 蕲春县| 响水县| 兰西县| 丹凤县| 昌邑市| 旅游| 曲水县| 安图县| 广汉市| 吉林市| 双流县| 富川| 博爱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