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影響力

  • 我在北大教考古
  • 莫韃
  • 5652字
  • 2025-05-04 23:58:31

廣美,國畫系。

這一天,蘇哲的心情就跟天氣一樣,陽光明媚。

早上,他像往常一樣,走教職工的筒子樓,就見到迎面而來的同事熱情的跟他打招呼。

他一開始,也沒咋在意,畢竟,他在廣美的人緣還不錯,跟同事之間的關系處理也很好,然而,當一路上,接二連三的有同事對他說恭喜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不對勁了。

他一沒分到新房,二沒評上職稱,三沒發表文章,四沒當上領導,那么喜從何來呢?

最后,他忍不住了,拽著關系比較好的同事,就問,“我說老周,到底發生啥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然而,沒有想到老周卻道,“蘇哲,裝,讓你裝,嘴角都合不上了,你還裝,有意思嗎?”

啥玩意?

一大清早,聞著新鮮的空氣,頂著明媚的陽光,又有那么多熱情打招呼的同事,誰會心情不好啊?

“鬧呢,我真不知道發生啥事。”

“行,你既然不知道,就去看報紙吧。”

“報紙,啥報紙?”

“中青報!”

蘇哲這一刻也不想耽擱,不理會謎語人的同事,連忙朝著辦公室趕去。

果然,一到辦公室,又聽到同事跟他道喜。

蘇哲嘴上一邊笑著敷衍一邊連忙找中青報。

很快,一個醒目的新聞標題就闖入他的視線之中。

——《天才是怎么樣煉成的——從北大研究生蘇亦發現世界最早稻作遺存說起》!

這個臭小子!

他終于知道喜從何來了。

不是別的,正是他的寶貝兒子上中青報,而且還是在最醒目的版面之中。

上一次,他被同事祝賀,還是這小子的文章在《文物》上發表的時候呢,只不過,他們是美術學院,除了圖書館,辦公室并沒有訂閱《文物》,當時也是他為了炫耀兒子,特意在辦公室擺放好幾本《文物》期刊才收獲到的祝賀。

沒有想到這小子比自己想象之中的還要爭氣,竟然成為先進人物,被中青報報道了。

看到記者用“為中華民族在這專業學問領域爭以世界性聲譽”來形容蘇亦的考古成果的時候,蘇哲甚至有一種“老懷大慰”的感覺。

“這個臭小子,這么大的事情,也不跟我說一聲。”

他既為兒子取得的成就高興,又為了兒子不率先聯系他而失落,一時之間,五味雜陳。

然而,很快,蘇哲這種復雜的心理,就被同事們的打趣聲音給弄沒了。

“蘇老師,這樣的好事,不得擺一桌嗎?”

“擺,必須擺!”

說著,蘇哲就抓起報紙朝外走去。

這種好消息,必須要第一時間跟妻子分享。

然而,等他趕到工藝美術系的時候,卻發現妻子手中同樣也拿著報紙。

這一刻,夫妻兩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然而,等蘇哲跟妻子吳婉瓊抱怨兒子不懂事,這么大事情不事先告訴他的時候,卻看到妻子笑道,“小亦,前些天給我來信,說了他被北大校刊采訪的事情,還寄來好幾張他的照片。”

說著,妻子吳婉瓊就拿起一張照片遞給他。

“你看,還特意穿上我給他縫制的青年裝,是不是帥氣俊朗?”

蘇哲點頭,“嗯,確實帥。還是媳婦的手藝好。”

最后還補上一句。

吳婉瓊白他一眼,笑起來,還把信遞給他,“兒子,還讓我給你問好呢,你看看!”

然而,等蘇哲看完信件,牙都疼了。

不僅給他老媽寄信,還寄照片。

整封信,好幾千字。

字字句句,都是對他母親大人問好。

結果,輪他的時候,就是一句“代我向父親大人問好”,然后就完了。

真的就是這么一句話。

這個臭小子,太過分了。

吳婉瓊見狀,笑得更加開心了,“活該,自從兒子去了北大,你就跟脫了韁的野馬一樣,小日子過得不要太滋潤,也不管你兒子的死活。他要惦記著你,才見鬼呢。”

“臭小子,太不懂事了!”

他除了翻來覆去說這一句話,還能說啥呢?

面對這樣優秀的兒子,他說一句不好,不需要別人,妻子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于是,安慰自己受傷的心,蘇哲決定提前半個小時去教室接受同學們的恭喜。

也就只有這樣,才能夠治愈,他這顆受傷的心!

……

實際上,不只父母沒有提前知道他上中青報的事情,北大考古專業的師長也沒有事前獲知。

因此,當他們翻閱到中青報關于蘇亦的報道,也意外不已。

為這事,導師宿柏還把蘇亦喊到辦公室批評一頓。

“胡鬧,這么重要的事情,你也沒有通知我們。”

蘇亦有些尷尬,“我當時在閱覽室看書,就被記者喊出去采訪,當時我們就坐在草坪上閑聊,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后來就忘了。”

“你啊你,真不知輕重。這些無冕之王,手中的筆,既能捧人也能殺人。”

宿柏的話語之中,有些嚴厲。

他之前就擔心,蘇亦要面對輿論的沖擊,因此,每一步對蘇亦的宣傳都特別謹慎。

然而,他還是忽略蘇亦的性子,這小子,太隨心所欲了。

也后悔此前,沒有跟他溝通這些事情。

“沒事,以后再有記者采訪你,要跟我們說一下,也不是不讓你接受采訪,主要是采訪的內容我們要提前過目一下,才能夠做到心中有數。”

宿柏跟蘇秉琦,兩位教研室的正副主任,一個人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宿柏批評一頓之后,就由蘇秉琦夸獎,“中青報這篇文章寫的還是很不錯的。不僅能夠讓大眾了解你的事跡,也讓大眾了解研究稻作起源的重要性。”

夸完之后,又道,“去吧,俞偉朝老師在樓下等你,一會去農大,你只負責做報告即可,剩下的事情,交給俞老師來處理。”

蘇亦點了點頭,告辭離去。

宿柏望著他離去的身影,還心有余悸,“這小子太亂來了。”

他是關心則亂,蘇秉琦道,“終究要走這一步的,我們原本的計劃是讓他待在學校好好讀書,先沉淀幾年再安排他留校,結果,他成長太快了,我們原本的培養方式就不合適了。

甚至我覺得不應該把他當成普通的研究生來培養了,或者說,在與自然科學技術合作方面,他是走在我們的前面的。

實際上,經過上一次的報告會,在跨學科合作方面,他已經是我們北大考古專業的門面。

現在提及考古科技,嗯,也就是他提倡的科技考古,大家認的就是他。就算沒有中青報,他的名聲也在外了。

這段時間,我陸陸續續接到兄弟單位的電話,都是過來邀請他做報告的。此外,京城之外的院校,也給我發電報了。”

宿柏苦笑,“我也收到了。”

蘇秉琦說,“所以,他在學界,名聲早就在外了。中青報的報道,無非就是增加他在大眾的知名度而已。恰好,這也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天才故事。”

“我就是擔心,他被名聲所累。”

“這是必然階段,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充當他堅強的后盾。而且,你也不要太小看你這個弟子的韌性。這一次,中青報來人,他卻跟別人坐在草坪上聊天,你見過這樣不正式的采訪嗎?這必定是他嫌麻煩,不愿太正式,人家才隨著他的。”

宿柏心想,還真是如此。

然而,作為蘇亦的導師,該擔憂的事情還是要擔憂的,不管蘇秉琦怎么開解,都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讓蘇亦這小子快點成長起來,能夠盡快獨當一面吧。

蘇亦離開辦公室,直接到一樓找俞偉朝。

今天是周六,一共有兩場報告。

上午北農,下午北鋼。

主要是由俞偉朝對接,他負責做報告。

當然,一起出發的,除了他跟俞偉朝之外,還有考古專業的好幾個學生。

77級的蔣祖隸、趙志君兩人。

78級這邊,除了經常跟他打球的王訓張新兩人,還有另外兩個男生,馮石跟尹晉南。

女生這邊,只有四人,別看人少,實際上,77-78兩級,也就四個姑娘而已,人均班花,蘇亦之所以讓她們都過去,主要還是讓人陪著黎新葉。早在一周前北大校刊采訪他的時候,這姑娘就曾經說過要參加他下一場的報告會。

黎新葉沒有食言,蘇亦告訴她具體的報告時間,她就答應下來了。

但是去校外做報告,蘇亦肯定沒有時間照顧她,于是,就讓王訓他們喊上專業姑娘,結果,這一喊,就把僅有的四個姑娘都全部都喊上了。

此外,再加上陪同黎新葉過來的方靈,一共就有十四個人。

隊伍有點龐大。

用王訓的話來說,就權當社團周末活動了。

話雖如此,但現在實行的是每周六天工作制,大學通常在周六是上課的,這個所謂的周末活動,也是需要請假的。

人數雖多,卻沒有校車,全部都要騎車。

因此,所以一下樓,就看到十幾個人都推著單車等待在樓下,這場面還挺壯觀。

大家一看到他,就開始跟他道喜。

“小師兄,你現在是名人了,先給我簽名。”

王訓情緒價值提供的不錯,一來,就揚起手中的中青報,嚷嚷著要蘇亦給他簽名。

這家伙之前想要找蘇亦拿簽名版《文物》不能如愿,如今中青報總算讓他如愿以償了。

蘇亦配合著搞怪,拿起鋼筆,還真的在中青報關于他的報道版面,刷刷的寫上自己的名字。

“我要珍藏起來。”

“好主意,以后會成為文物的!”

眾人哄笑。

王訓振振有詞,“你們懂啥,我從現在開始收集小師兄的資料,到時候,小師兄成為一代大家的時候,這些就是重要史料了。到時候,我就是研究‘蘇學’的第一人了。”

噗嗤!

“王訓,你可以啊。”

“很有遠見嘛!”

“那趕緊收藏起來,說不定這些史料,都可以成為傳家寶呢。”

蘇亦也被這個家伙逗樂了。

但笑歸笑,某種意義來說,王訓的話也是正確的。

再過幾十年,這些資料未嘗不能成為史料。

就算不能成為史料,僅僅是珍藏他親筆簽名的報紙,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被王訓這么一鼓動。

其他人也開始湊熱鬧,都開始拿來今日份的中青報找他簽名。

連黎新葉跟方靈也湊熱鬧。

然后,他們這個行為,就被剛好趕過來的俞偉朝看到了。

他倒是沒有找報紙過來找蘇亦簽名,而是笑道,“蘇亦,一會,你給我補上!”

“好的!”

蘇亦笑著答應下來了。

然后,一行十四人就騎車從北大燕園朝著北農馬連洼校區進發。

馬連洼校區,距離北大燕園,不到七公里,相比較城內的故宮博物院來說,近太多了。

連故宮博物院都能騎單車過去,北農就更不要說了。

去年,華北農大搬回原址馬連洼并恢復北農大的名稱。

甚至,北農搬回馬連洼校址的時候,還曾一度發生,占用校舍的單位拒不還房的情況,這事還鬧得挺大。

蘇亦到北大讀研之后,若非必要,基本上不出校園,對于北農的情況不熟悉,其他小伙伴也不怎么熟悉,主要還是靠俞偉朝帶路。

到了北農,就直奔農史研究室所在地。

王毓湖教授親自出門迎接,禮數做得非常到位。

蘇亦原以為一到這邊,就可以開始做報告。

然后,他就發現自己想多了。

農大也發生意外了。

意外情況跟當初蘇亦在北大面臨的情況差不多。

前來挺報告的人數太多,原本準備教室太小,這邊又沒有像大飯廳那么大的禮堂。

因此,就需要臨時協調會場。

可是人數還是太多了。

最終也沒有辦法,只能夠安排露天會場,因此蘇亦做報告的地方就變成了北農圖書館前面的廣場。

王毓湖一邊說抱歉一邊解釋情況,“主要是蘇亦同學在我們農大這邊太受歡迎了。原定的小型報告會根本行不通,真是抱歉啊!”

這話卻讓蘇亦有些意外,他在北農這邊有受歡迎?

啥時候自己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了。

王毓湖笑道,“嗯,確實跟中青報今天的報道有關。你們沒有來之前,我們原先安排的教室就擠滿了人,只能臨時更換場地。”

好家伙,蘇亦也沒有想到中青報的影響力這么快就發酵了。

而且還跟今天的報告日期撞上,還挺巧!

盡管如此,蘇亦還是小看了中青報的影響力。

……

北大,文史樓。

突然來了不少的不速之客。

他們有男有女,都很年輕,看著穿著打扮,應該都是學生。

“這里就是北大文史樓,對不對?”

“是的,一路過來,我們跟北大學生打聽清楚了。”

“不知道,蘇亦同學有沒有在這里上課。”

“這里是本科生上課的地方,蘇亦是研究生,應該不在這里上課。”

“報紙上,說他經常在文史樓閱覽室看書,我們上閱覽室,應該就能夠見到他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然而,他們剛準備上樓,就看到有幾個人從樓上下來。

大家連忙圍過去,“同學,你好,請問蘇亦同學在樓上閱覽室嗎?”

其中,率先從樓上下來的青年搖了搖頭,“不在。”

“啊!”

大家有些失望,竟然不在。

連忙有人問道,“那你知道,他現在在哪里嗎?”

青年再次搖頭,“不清楚,其實,我也不是北大的,我也是過來找蘇亦同學的。”

這話一出來,大家都有些意外。

“同學,你哪個學校的?”

“地院的!”

“地院的?我們是礦院的!”

“你們呢?”

“我們是林院的!”

“這里還有一個航院的!”

這一刻,大家都反應過來了。

他們都是附近八大院的。

除了還沒有搬遷回京復校的農機學院,八大院都聚齊了。

不對,還有鋼院沒有人來。

很快,他們就知道原因了。

因為北大文史樓這邊,突然走出來一個女生拿出一張通知貼在在樓前的宣傳欄。

看完通知的內容,大家就開始騷動起來。

因為內容是這樣寫的:

“歡迎大家到我們北大文史樓參觀,考慮到大家大部分是過來跟蘇亦同學交朋友的,因此,特此告知一下情況,蘇亦同學目前正外出做報告,并沒有在學校,希望大家不要冒然上文史樓閱覽室圍觀,以免造成擁堵踩踏事件——北大考古教研室!”

而前來貼通知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許婉韻。

見到眼前這烏泱泱的人頭,她也哭笑不得。

誰也沒有想到蘇亦這個家伙這么受歡迎,今天早上中青報才見報啊。

結果,一上午就不斷有外校的學生到文史樓過來找蘇亦。

還有不少人都給他留明信片跟信件。

甚至,還有人詢問蘇亦具體位置,似乎見不到蘇亦不愿意離去。

一開始,有零星幾個人上文史樓問話的時候,大家不以為然。

然而,很快,人數就越來就越多了。

大部分都集聚在文史樓這邊,就算見不到蘇亦也不肯離開。

考古專業這邊的學生,都炸鍋了。

誰也沒有想到小師兄有那么大的影響力。

同樣,這些外校的學生,也嚴重影響到文史樓的正常教學秩序。

這事最終還是驚動了在閱覽室看書的許婉韻,她連忙去辦公室請示師長。

恰好,教研室兩位主任都在,聽到許婉韻把事情的經過講述完畢,也是哭笑不得。

最終,兩人商議一番之后,還是決定告訴大家的真相。

故此,才有上面的通知。

可就算如此,大家還是有些不相信。

不愿意離去。

“同學,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蘇亦同學真的不在北大嗎?”

“對啊,如果他在的話,希望他能夠來出來跟大家見一面嘛。”

“我們不會傷害他的!”

“是的,我們只是想跟他交一下朋友。”

好家伙,這話越來越離譜了。

許婉韻無奈,只好解釋,“抱歉,蘇亦真的不在北大,他真的去外校做報告了。”

“那方便告訴我們,蘇亦同學去哪里做報告了嗎?我們也想聽。”

許婉韻猶豫片刻,還是說道,“在農大跟鋼院!”

“一天做兩次報告嗎?”

“是的,上午在農大,下午去鋼院。”

“我的天啊,難怪剛才沒有見到這兩個學校的學生呢,原來他們都在學校等蘇亦同學去做報告啊。”

“諸位,抱歉,我現在就過去農大,希望還來得及。”

“我也去!”

嘩啦啦!

人就散去一大半。

沒一會,就人去樓空了。

然而,就在許婉韻以為事情就這么結束的時候,卻發現,隔一段時間就有人過來文史樓這邊找蘇亦。

好在此前貼出來通知,還是起到作用了。

大家并沒有繼續上樓打聽。

因此,就這樣,不少人來了又走。

這一天,文史樓似乎變成一個中轉站。

迎接這些來來往往的外校生。

然而,正在農大做報告的蘇亦,對于這一幕,卻一無所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洛川县| 洪雅县| 和田市| 洛宁县| 册亨县| 江源县| 澎湖县| 秭归县| 潮安县| 麻江县| 芦山县| 察雅县| 肃宁县| 溧阳市| 邵阳市| 繁昌县| 河源市| 长宁县| 循化| 修文县| 大理市| 峨山| 濮阳市| 博客| 思南县| 依安县| 轮台县| 寿光市| 靖边县| 昔阳县| 抚松县| 上思县| 梨树县| 和静县| 天津市| 田阳县| 固始县| 寻乌县| 武川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