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福建區域地理環境

福建靠山面海,東北與浙江接壤,西與江西為鄰,西南與廣東相接,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島相對,距臺灣島最近僅128千米。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山丘起伏,河谷和盆地錯綜其間。主要的平原有漳州平原(面積約566.7平方千米)、福州平原(面積約489平方千米)、興化平原(面積約464平方千米)、泉州平原(面積約345平方千米),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左右,冠于我國東南沿海諸省,有“東南山國”之稱。其中海拔≥800米的中高山地約占土地面積的14.8%,500—800米的低山約占土地面積的31.2%,≤500米的丘陵占土地面積的43.5%,而河谷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10.5%。由于山丘廣闊,地勢坡度大,加之外力對坡面的強侵蝕、剝蝕,易發生水土流失、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山多地少不利于福建發展農耕業,又由于崇山峻嶺的阻隔,使福建沿海地區與內陸山區交通不暢,物資主要通過水運輸送。

福建河流眾多,流域面積不大,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千米的僅有閩江、九龍江,小于1萬平方千米的有汀江、晉江。閩江是福建最大的河流,長達562千米,干支流經36個縣市,流域面積6.0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的一半。從流域平面來看,水系多呈明顯的扇狀,上游多為扇面,集水區龐大;而中下游多為扇柄形,洪峰集中。每當上游普降暴雨,便造成中下游河段負擔過重,往往洪峰暴漲,宣泄不及,釀成洪澇災害。且福建地表徑流量大,年平均徑流量達1168億立方米。如閩江徑流量面積只有黃河的1/12,但每年入海的徑流量達629億立方米,比黃河還多。加上水量季節變化大,徑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占年徑流量的75%—80%,一般年內最大月徑流量是最小徑流量的5—12倍,而年際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之比相差更大。[1]其流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為172∶1。福建河流水量豐富且季節變化大,洪峰集中,易釀成上游山洪暴發,而中下游河谷平原低洼地則水患成災,尤其是河流下游河口段的水位變化,除了受徑流影響外,還受到潮水漲落的影響,每當河流洪峰形成又逢大潮時,洪峰徑流受潮水頂托,推波助瀾,更加劇了河口段平原低地的水患。

福建為濱海省份,大陸海岸線北起福鼎沙埕南至詔安宮江,長達3051千米,僅次于廣東而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率為1∶5.7,居全國第一,大小島嶼1400多個,島嶼岸線長達177千米。就氣候而言,福建位于中國東南部,處于東經115.5°—120.4°,北緯23.3°—28.22°之間,靠近北回歸線,這一地區屬亞熱帶溫暖地區,沿海地區常受到臺風的影響,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與海陸界面的活動性使福建處于世界上兩條主要的自然災害地帶的交匯處和疊加區,是我國自然災害的多發區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苍山县| 蚌埠市| 仁怀市| 台中县| 清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凉山| 东丰县| 平远县| 红河县| 甘谷县| 盐源县| 奉节县| 金门县| 安达市| 府谷县| 罗源县| 江西省| 泰来县| 巩留县| 阳朔县| 普陀区| 石棉县| 抚远县| 天柱县| 龙井市| 桓仁| 秭归县| 津市市| 涞源县| 祁阳县| 蒙城县| 涟源市| 扶风县| 黑山县| 德昌县| 泾川县| 肥乡县| 肥东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