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月之期
- 趨吉避兇,從魔門撿到秘術開始
- 人參鐵線蕨
- 2019字
- 2025-06-15 20:50:00
劉掌柜跪在地上,仰起頭來。
不明白江澈說的話的意思。
可他灰蒙蒙的瞳孔里還是泛起一絲顏色來。
江澈道:“你我畢竟也有過一段同門之誼,不能當做純粹的外人。
更兼師尊這些年寬厚,我不愿逼迫太緊?!?
“東家的意思是?”劉掌柜雙手撐地,向前匍匐一步。
江澈閉目計算片刻,道:“一月之內,我不拘你用什么法子,必須先行交付分利的一成,這點沒得商量。
一月之后,半年以內,我要看到分利的三成。
一年以內,要有五成。
我至少會在臨川府附近呆上一載。
一載之后,不論我何時離開,我都必須帶著十成十的分利?!?
說到這里,江澈聲音轉冷:“如果能交得上來,我走后,此地還一切照舊。
若是交不上來?!?
江澈慢慢地將那只畸形蠱蟲的蓋子合上,收回到儲物囊中。
動作雖輕柔,劉掌柜的心卻像是被裝進盒子里一般,發出沉悶的突突聲。
“如你這樣在外替宗門打理產業的弟子,不少,哪怕是為了殺雞儆猴,你都絕對逃不脫圣宗法度。”
江澈總結道。
劉掌柜深吸一口氣。
不用當下立刻交出十成十的分利來,讓他有種在忘川河上淌過一回,重新活過來的感覺。
但也沒完全活。
起碼四十載甚至更長時間的和濟堂利潤。
身為和濟堂掌柜的他比誰都清楚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
哪怕僅僅是一成,要在一月間湊出東家的分利。
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必須變賣一批非核心的產業,千崖洞租借的丹師得換,還有云錦街上的宅院也可以出手了。”
雖然已經有數年不太經手和濟堂的生意。
可抱緊了江澈這根救命稻草的劉掌柜,腦子已經開始飛快轉動起來,清點對日后盈利影響不大,可以變賣的產業。
至于第一個月靠著這些扛過去了。
往后的日子該怎么辦。
他已經無暇顧及。
看似第一個月的要求是最高的,往后在逐步放緩。
可實際上越到后面,他就越難擠出新的財貨來。
江澈看著劉掌柜已經開始考慮生意的事,心下稍松。
此前他剛到臨川府,四面查探,初步得出這劉掌柜膽大包天昧下利錢的結論時,心里是有點慌的。
這是師父第一回正經交付給他的師門差事。
哪怕初衷是來臨川府避禍。
江澈還是希望能盡量帶足了靈石寶材回宗,不讓師父失望。
以一月為限,若這劉掌柜能在不過分影響后續生意的情況下,湊出一成的分利,江澈就能相信,這起碼是一個有能力的掌柜。
那時候,他就可以放心將師父托付的丹藥和靈植交出去。
有這批出自銹脊群山的丹藥靈植。
周轉得當,一年之內,很有希望能湊足利錢的五成。
至于剩下五成,就得看他究竟會在臨川府這一帶盤桓多久了。
想到這里,江澈看著跪在地上盤算名下產業的劉掌柜,腹誹道:“一具筑基修士的肉身才能值多少靈石,你得好好地把欠款給我賺回來才行?!?
表面卻不動聲色。
指節輕輕敲擊了一下桌面上的玉冊,強調道:“先退下吧,記得把這個東西帶走。
我給過你機會,也給了時間。
一月之后,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清清楚楚的結果?!?
“小的明白?!?
劉掌柜站起來,但仍舊躬著腰。
等到他即將退出小廳時,江澈突然問道:“被圣宗外放的弟子,離山前都會服下懸尸峰所產尸心蠱,你們也都清楚圣宗律例。
為何還有人愿意鋌而走險?”
劉掌柜面對著江澈,手維持著將將要拉開門的姿勢。
沉默良久,才苦澀道:“茍活數十載,壽數將近。
此時回顧半生,才發現大半光陰擲于修行,其余日子加起來過得竟還沒有凡夫俗子那么久,懊惱、痛恨、詛咒自己和世間的一切。
偏偏此時眼前就擺著一份足以支撐破境的資源。
那種生死之間的折磨會叫人發瘋。”
……
和劉掌柜見過一面后。
江澈不再去客棧,選擇在和濟堂內長住下來。
此地相比外間客棧,更靠近內城靈脈,還有劉掌柜為子嗣后輩著想布下的聚靈陣吸納靈氣,更適合修煉。
至于劉掌柜會否有歹心敢對他動手。
江澈相信自己的眼力。
也相信枯心宗和尸心蠱的威懾力。
更相信趨吉避兇給出的簽運批詞,“無風險無后顧之憂,吉”。
這趟來臨川府和濟堂,收賬收不上來出紕漏是可能的,但應該不會危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在和濟堂后院廂房中布置下隨身攜帶的修行所需。
江澈只當仍在血孽峰上。
又回到了那種安穩修行的日子。
連偶爾出門在劉家眾人以及和濟堂伙計面前露面,都不曾有過一回。
讓不知內情的內宅家眷猜測紛紛。
可很快關于江澈的話題就徹底消失了。
因為劉掌柜花了兩日就徹底理清了這些年放手后和濟堂產業的動向,也初步定下了籌集靈石寶材的思路,開始正式施為。
走出門去,不僅是府衙和玉泉觀兩家的人。
連帶早年間相熟的一些合作伙伴,都逐一拜訪,各有安排。
臨川府內與和濟堂有關的圈子都很吃驚。
但暫時都還沒多想,畢竟這些年來和濟堂的生意大家都看在眼里,十分穩定,不像是短期內出了茬子。
只以為是劉掌柜修行受挫,想要重新親自執掌和濟堂。
半月時間匆匆而過。
江澈雖端坐在后院廂房內,每日定時卻都有和濟堂的賬目以及劉掌柜最新的安排送來。
一日日看下來。
江澈亦不免為之咋舌。
這劉掌柜不愧是資質不足,卻能從銹脊群山那個深坑中脫身,獨立在臨川府經營下偌大一份宗外產業的人。
和濟堂的每一筆進項都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同產業是否出手,出手的先后順序和接手不同人選也都是井井有條,深思熟慮。
明明是在甩賣救命。
大多時候竟然還能維持在市場價水平,沒有過于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