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援剿!
書名: 朕即大明:重生隆武橫掃天下!作者名: 麻貨本章字數(shù): 2010字更新時間: 2025-07-01 23:56:24
“傳我將令,敢有擄掠、殘害平民百姓者,殺無赦!”
“其余貪官污官吏、土豪劣紳等,均不在此禁令之列。”
“另,凡愿加入我軍之鄉(xiāng)勇,可免一死,前罪不咎……”
申時左右,武陵城已全部封鎖完畢。
在王進才三天不封刀的許諾下,一眾叛軍正準備開啟屠城之殤,一道附加條款,卻在此時送到了各軍之中。
不用說,王進才跟高百川等人,已是談妥了合作之事。
“嘁,平民百姓能有啥油水,殺他們能有個卵用!”
“就是,那些財主老爺家的媳婦兒小姐們,一個個養(yǎng)得白白嫩嫩的,可比那些弄起來都硌人的窮女人舒服多了……”
王進才所部叛軍,基本上都是原大順軍余部。
本身就來自平民百姓的他們,又哪會把第一目標放到普通百姓身上。
對于王進才這多此一舉的軍令,一聲嗤笑后,當(dāng)即便迫不及待的沖向了那些豪紳、官吏之家。
眨眼間,剛剛稍微平靜下來的武陵城內(nèi),頓時便再次響起了陣陣凄厲的哀嚎慘叫。
……
“興國公,常德百姓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還請國公及早發(fā)兵,救民于水火啊!”
“國公爺,求你救救常德百姓吧……”
再嚴密的封鎖,那都有漏網(wǎng)之魚。
就在叛軍于武陵‘屠城’之際,幾名僥幸逃脫一命的常德士紳,此刻也來到了石門縣,找到了正清理‘叛軍余孽’的李赤心求援。
“大膽賊寇,竟想詐騙于本國公!”
“來人,給本國公把這幾個叛軍奸細拉下去砍了。”
然而,讓這幾個漏網(wǎng)之魚怎么都沒想到的是,他們求援的話才剛出口,卻是瞬間被打成了叛軍奸細。
而后根本不給他們開口解釋的機會,嘴里直接就被塞上破布拉了下去。
“傳令高百川,讓王進才他們下次把活兒給老子做干凈點兒!”
“這么點兒小事都辦不好,還好意思跟老子討價還價。”
李赤心聽著帳外含糊不清的喊冤聲,卻是絲毫不為所動。
開玩笑,作為曾經(jīng)的大順軍毫侯,打土豪、殺劣紳的事,他可同樣沒少干過。
更何況,只要多解決一名士紳地主,那可是能多出至少幾百上千畝‘無主’田地的。
“對了,再告訴高百川他們,為示懲戒,減少叛軍兵額一萬,暫訂六萬名額……”
很快,當(dāng)兩名‘奸細’的頭顱呈上來時,心中一動的李赤心,卻是借機把給王進才的七萬叛軍名額,又給削了一萬。
而經(jīng)此一事后,王進才部叛軍在清洗各地士紳時,自然也是變得更為仔細、殘酷。
只不過,凡事無絕對,即便他已經(jīng)把清洗之事做得夠嚴密了,但終究還是免不了漏網(wǎng)之魚。
不僅如此,隨著叛軍‘流竄’之地的增多,這漏網(wǎng)之魚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當(dāng)叛軍流竄進廣東之時,李赤心剿賊不力的事再也‘遮掩’不住。
一道道彈劾奏章,隨即便如雪片般涌入了南京城。
……
“沒想到叛軍竟是如此難以追剿,居然流竄進了廣東……”
“諸位臣工都說說吧,此事當(dāng)如何處置解決?”
隆武元年四月上旬中,南京紫禁城武英殿。
彈劾李赤心剿賊不力的奏疏,已是在朱聿鍵御案上擺了一大摞。
“陛下,興國公能以三千兵馬鎮(zhèn)壓二三十萬叛軍,已經(jīng)很是艱難。逃了區(qū)區(qū)幾萬叛軍,自然是在所難免……”
“反倒是兩廣官軍數(shù)十萬,卻拿區(qū)區(qū)數(shù)萬叛軍潰兵無法,足見其戰(zhàn)力之孱弱。”
“末將請命整編粵軍,剿滅叛軍……”
有些出乎眾臣意料的是,朱聿鍵話音剛落,第一個站出來為李赤心說話的,居然是被其鄙的王惕忠。
當(dāng)然,王惕忠為李赤心說情也只是鋪墊。
其真正的目的,卻是后面那簡短到不行的請戰(zhàn)。
“陛下,烈國公所言極是。兩廣之軍數(shù)十萬,卻收拾不了幾萬叛軍潰兵,也確該重新整編了。”
“臣以為,如今荊湘十三鎮(zhèn)已經(jīng)平定。其余各地之軍整編之事,也不宜再拖了……”
很快,繼王惕忠后,鄭鴻逵、黃道周等一眾文武大佬,隨即也是紛紛站了出來附和。
轉(zhuǎn)眼間,原本因為荊湘十三鎮(zhèn)叛亂從而暫停的各地整軍,卻是因為這些彈劾李赤心的奏疏,再次進入了議程。
至于對李赤心的彈劾,上到皇帝、下到朝臣,全都直接選擇了無視。
開玩笑,誰叫這些地方未真正納入朝廷的統(tǒng)治呢。
為了一群表面臣服的地方軍閥,從而去懲罰朝廷直轄的京營大將,除非朱聿鍵和朝中大臣腦子有病。
“井研侯周之藩聽令,命錦衣衛(wèi)整編南直隸各地駐軍,重新組建南直隸守備軍,兵額三萬!”
“肅國公黃斌卿聽令,命你負責(zé)整編浙江、福建各地駐軍,每省各組建守備軍兩萬。”
“烈國公王惕忠,命你率一萬武烈軍入粵,整編組建兩廣守備軍。每省各組建守備軍兩萬,余者全部遣散為民!”
“待兩廣整軍完畢,再與興國公一同整編貴州、云南之軍。”
“至于居中調(diào)度之事,則由定國公負責(zé)……”
削除各地‘藩鎮(zhèn)’、收兵于國,本就是早就制定好的國策。
如今又再次獲得了朝中文武的一致贊同,先前因為湖廣叛亂暫停下來的收兵行動,隨即也是正式再次重啟。
而這一次,有了王進才的叛軍‘開道’,朝廷的準備也更加充足,各地的裁軍整編之事,那是進行得相當(dāng)順利。
到了六月之時,‘南明’如今所控之地中,也就只剩貴州、云南兩省還沒裁軍整編了。
只不過即便如此,隨著王進才叛軍的再次逃脫,兩省之地的裁軍整編之事,也已進入了倒計時。
而隨著裁軍整編的順利進行,眼見大勢已定,各地督撫、主官,以及大明殘留的朱家藩王們,隨即也是紛紛踏上了入京朝覲之路。
只不過,讓朱聿鍵有些沒想到的是,第一個抵達南京的,竟然會是自己的‘老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