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郡城之景
- 妄念成真,我以幻想成武神
- 文述生
- 2116字
- 2025-05-12 13:41:16
無數信鳥從縣城接連振翅騰空,穿越云層向著郡城方向疾馳。
經過三個晝夜交替,宮殿檐角突然掠下一道黑影。
這只神駿的游隼熟門熟路鉆進銅制鳥籠,撕扯著懸掛的生肉,啄飲石碗中的清水。
守候多時的文吏屏息取下它尖爪上的竹制信筒,用小刀挑開火漆封印的筒蓋。
不久之后,陸續有信鳥從天而降飛入銅制鳥籠。
灰羽鴿群撲棱著落在木架上,體型稍小的云雀從小洞鉆入,訓練有素的獵隼則精準停到橫桿上。
當值書吏們頂著發青的眼圈,將各地文書按“加急”“密奏”“常報”分類抄寫留存。
腿腳麻利的小吏用檀木托盤盛著整理好的文卷,快步送往西側郡丞所在官署。
郡丞迅速讀完所有密報,當即拿著一些文卷疾步朝宮殿深處的議事廳堂奔去。
藻井流轉的華光下,眾人正吵得不可開交。
雙目迸射橘紅火光的壯漢猛拍桌案,“炎河縣要守不住了!必須即刻增援!”
對面身著明黃勁裝、肩繡飛鶴的男子嗤笑。
“當我不知你們丹鋪的靈材大半產自炎河?怕不是擔心斷了修行根基才會這么心急?”
“放你娘的屁!”
壯漢須發間火星迸濺,蒲扇大的手掌驟然前推,掌心瞬間凝出騰起焰舌的赤紅火球。
話音未落,男子勁裝獵獵翻飛,周身驟然卷起呼嘯狂風。
他前傾身子,直視壯漢冷笑。
“來!如此近的的距離,十息之內必取你性命!”
大殿各處皆是這般爭執場景,身現異象的人們吵作一團。
高臺上的綠袍郡守接過郡丞遞來的密報,閱后揉著眉心沉聲喝道:“閉嘴!”
藻井流光應聲暴漲,異象盡消。
郡守揚著密信冷聲開口,“九鄉皆亂本官知曉,但總要分個緩急。”
“炎河縣不過是小股獸潮,縣令無能才潰爛至此——派七品武者領八品隨行足矣,用得著動用六品修士?”
臺下的飛炎門修士低頭搓弄袖口,假裝沒聽見后半句斥責。
“若將郡城精銳盡數分往各縣,誰來應對那些東西?到時郡城生亂,你們擔得起這罪責?”
郡守霍然起身:嚇得滿殿修士噤若寒蟬,藻井的流光無聲傾瀉在白石地面上。
流光搖曳中,郡守抖開新到的密信,“玄山縣呈報山君作亂,根據信中所寫倒像妄魔現世。”
“妄魔”二字一出,如火星濺入油鍋。
殿內眾人頓時騷動起來,爭相請纓要往玄山除魔,個個說得正義凜然。
郡守冷眼瞧著這群聞著腥味就亢奮的人們,轉頭對飛炎門修士揚了揚下巴。
“杜鈞,你門中出個七品修士,以蕩魔衛名義前往。”
杜鈞咧嘴就要抱拳應承,卻被郡守屈指敲案打斷。
“要實實在在的七品,別拿八品弟子充數,想借此突破。”
飛炎門主連聲賭咒發誓,退出大殿時咧嘴大笑。
穿過宮殿的白玉拱門不久,朱紅瓦片與明黃梁柱交相輝映的九層丹樓映入眼簾。
杜鈞踩著繪滿焰紋的階梯登上二樓,三個鎏金葫蘆爐吞吐的赤焰將六個少年面龐映得通紅。
他們正踏繞爐而行,眼中躍動的火光比爐中烈焰更盛。
不知為何,烈焰如此旺盛,二樓卻十分涼爽。
等最后一縷丹火收歸爐底,杜鈞才將六名弟子召到跟前。
“你們平日里的刻苦我都記著,無論是修煉還是煉丹都沒落下。”
“如今有樁天大的機緣要給你們。”
他的目光落在年紀最長的弟子身上。
“蔣燭,你身為大師兄,這個機會便讓與你。”
“待你晉升七品后,定要多煉丹藥補償師弟們。”
被點名的方臉青年怔了怔,看著五個師弟投來的羨慕目光,隨即咧開嘴重重抱拳。
“弟子定不負師父栽培!”
其余五人互相看了看,都未出聲反對。
大師兄平日確實處處照拂他們,這等機緣讓與師兄也算應當。
杜鈞引著蔣燭登上三樓,將妄魔之事細細道來。
聽聞師父竟是違背了郡守之命,蔣燭剛要開口推辭,就被杜鈞抬手止住。
“為師自有分寸,屆時會派兩位七品武者隨行。他們與妄魔交過手,你只需聽令行事,誅魔許愿即可突破。”
見師父如此安排,蔣燭緊繃的肩膀這才松下來
正要再問些細節,木梯忽然傳來腳步聲。
一名紅衫弟子匆匆上來稟報,“師父,羅府求見。”
——————
深夜,縣衙典庫。
王知真翻著發黃的縣志書頁,這些泛黃紙頁上的記載,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百年前的大乾皇朝竟有過如此盛世。
如果這些記錄屬實,那段歲月堪稱大乾最輝煌的時期
那時街巷間少有流民乞丐,縣衙冤案錯判幾乎杜絕,就連桀驁不馴的世家宗門,都被大乾皇朝壓制得服服帖帖。
修士武者都規規矩矩在縣衙登記造冊,隨時隨地聽從縣衙調遣。
但凡有怪象作祟,皇朝的蕩魔衛轉瞬即至。
可這盛世圖景就像褪色的朱砂,在縣志里逐年黯淡。
武者突破境界越來越難,修士吐納靈炁日益艱澀。
那些曾跪接圣旨的世家宗門,漸漸學會陽奉陰違,
本該守望相助的縣、郡、州等地方官府,慢慢斷了文書往來。
最蹊蹺的是供奉乾帝的香火,明明百年前還遍布城隍廟宇,如今竟連半片瓦當都尋不見。
王知真翻動書頁的手突然停住,指尖正壓著關于山君的記載。
泛黃紙頁上的記錄顯示,四十年前的青嶺鄉確實流傳過虎妖傳聞。
但縣志記載的故事與現今版本截然不同。
根據上面所述,某獵戶在山中偶遇黑袍虎妖,那猛虎竟能人立而行,言談舉止頗有禮數。
虎妖掏出金塊欲與獵人交易,請其幫忙購置鎮中熱食,約定次日原地再會。
不料獵戶見財起意,暗中召集同伙設伏圍殺。
次日,狂風過后,伏擊點僅剩一名年輕獵戶幸存。
據其供述,虎妖在混亂中怒斥“人類慣會背信棄義”,除他之外,所有參與埋伏的獵戶盡數被剜心而亡。
鄉長為遮掩鄉民貪金殺虎之實,故意將慘案渲染成虎妖食心的恐怖傳說。
這樁秘辛直至縣衙派人詳查時,才從瑟瑟發抖的幸存獵戶與鄉長口中拼湊出真相。
與此同時,青嶺鄉山林狂風大作,一道高大黑影隨即從風中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