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細究的話,感覺我們很少說“泡面”,這個詞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數情況下都屬于一種動詞,很少作為名詞來出現。
對,大家都會很親切的稱呼它為“方便面”。
物如其名,真的很方便,簡直就是為了像我這樣的懶人而生的。
小時候總是把它看作是一種非常奢華的享受了。
一周僅有那么一兩次奶奶才會上鎮子去買東西,得到她的允許我才會拿。
袋裝的就已經很好了,更別提那種桶裝的了,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就是——
超級至尊!
光是看著別人吃,聽著他們吸面條的聲音,聞著那種香辣的味道,嘴巴就已經在流口水了。0
有一次二姥來的時候,買過一次桶裝的。
那種感覺真的沒話說,每天都在看著,恨不得當場就吃了。
但我深知自己是沒有發言權,只有我哥,比我大九歲,他是可以的。
怎么裝上熱水的過程我是全忘記了,就記得我哥在吃泡面的場景了。
而我,在旁邊急不可耐,感覺下一秒他就要全吃光了一樣。
看著他吃的樣子,這近在咫尺的美味還不停發出難以拒絕的香味,電視上在放什么我是絕對沒有心思去看了。
等待真令人焦急,都難受了,整個人都快要跳起來了。
如果帶入我哥的視角,確實挺“煩”的哈。
一直在旁邊催催催,我不才吃了幾口嘛!
后來我覺得他可能是真的不耐煩了,我這近乎無賴的行為確實挺鬧騰的,于是他可能語氣中稍微帶著點怨氣得給了我。
“給你吃吧!”
不過嘛,當時我還小我才不在意這些呢。
盡管面不多了,湯也很少了,我還是不亦樂乎,仿佛什么東西都不能和它進行比較一樣,那一瞬間,是幸福的也是滿足的。
其實我們鄉村小學旁邊就有一個小賣部啥的,我們只是透過那個窗口來買東西。
后來長大之后,有一次跟著我爺爺到店里去看過,我才知道,里面的東西很少。
也會有那種一塊錢就能買到的泡面,里面的配料包很少,好像只有菜包和那個粉。
所以這樣的我們通常都不會拿來泡的,我們會把它做成一個干脆面的形式。
把那個粉包打開,全倒進去,再捏緊封口,然后使勁捏碎面團,在反復搖晃,使其均勻,就成了我們幾個孩子間經常分享的小零食了,如果你想來一點的話,就請你把手攤開,然后我倒一點在你的手上,哈哈!
不過,這種吃法的口味是先淡后咸的,前面索然無味,后面眉頭緊鎖。
我哥有時在吃泡面的時候也會特意留下大概快一半的調料包,這樣在家里吃面的時候就可以往自己的碗里倒一點。
你別說,那個味道真的很好!
如果拋開它的“方便”屬性的話,還有一種吃法就是煮,煮到那個面看起來都很頭的那種。
當時是因為晚上太餓了,有事袋裝的沒有熱水,只好下鍋里吃。
結果我一吃,又讓我熱淚盈眶了,簡直超越了之前的所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