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19歲生日,可我自己的感覺好像并沒有多么重要,難道是自己上年紀了?
就好像12和18,以及20啊30啊整十這些貌似得過更有意義一點,剩下的就沒有那么重要了。
可能是在日常的場景里經常看到18吧。
每個人應該都會期待自己的成人禮吧,盡管那好像其實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一天。
去年這會差不多距離高考應該就不到30天了,所以親戚來吃飯的時候圍繞著我的大多也就是這個話題。
好好學習啦,為自己爭氣啦什么的。
很可惜,雖然親戚們都會給我錢,但是要么我媽不讓收,要么就是給我媽了。
當然壓歲錢也一樣,我基本拿不到什么的,零花錢跟我從來都沒有關系。
而他們的觀點是:小孩子要錢干什么?我們供你吃供你喝的,給你錢你也只會亂花。
很難反駁這個觀點,但是我真的很想有一次能夠獨立支配一些錢的機會,但是,上大學之前,本人的存款一直是兩位數......
有時候從我書包里發現一個硬幣我都要激動半天。
我想這也是我成為一個錢迷的一些小小的鋪墊吧。
生日有時在我眼里并未有多么突出,我的生日有時總覺得很單調。
我覺得一個標準的生日應該是一個蛋糕,然后一群好朋友一起吃飯,晚上再和親人一起吃午飯。
這么回想一下的話,貌似我的生日里很少出現蛋糕,幾乎沒有過。
媽媽總是覺得蛋糕很不健康。
有時我的表弟表妹啥的過生日時,當我看見他們在飯店里面吃飯,吃過之后還要像電視里的一樣關燈,然后點蠟燭,說不羨慕當然是假的。
可能當時就是虛榮心在作祟吧,那時候就在想著,長大后我也要給自己過一次這樣的生日!
高中的時候早上六點五十學校早讀,晚上十點半放學回家,中午吃飯兩個小時,這樣算下來在學校與同學相處的時間已將超過父母了。
高中生活其實沒有電視劇里那么悠閑還充滿青春氣息,有時也覺得枯燥乏味。
所以當時一點點小事都會覺得很有趣很好玩。
在高中最后一個學期開始,我們陸陸續續都即將迎來了我們的十八歲生日,當班里人一起起哄時,真的很美妙。
班長的帶領下,我們會一起唱著生日歌,算是難得的有精神了。
我記得班長那時候還把蛋糕帶到學校來了,放在隔壁空教室里。
然后晚自習一下課我們就偷偷摸摸過去,二十幾個人的臉蛋在燭火的照耀下都亮亮的,大家一起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現在吧,奉行極簡主義。
但我沒想到的是,不少高中老同學還記得我的生日,甚至是那些復讀的也會抽空給我發個紅包。
媽媽發給我很多錢,讓我去吃一頓好的。
爸爸呢,還是帶著點說教,向我訴說著媽媽懷孕的不容易,所以他的錢我并沒有要。
我只是說我知道了,如果這真正是我的日子,我還是希望能純粹得得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