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繁的棗和籃子幾乎成了一套,賣一樣會捎帶另一樣。
布花枝、布花朵和其他的被一個商人買走了,因為商人只是路過此地,白繁也不可能跟著走,后面就沒有什么聊的了。
這次賣的比上次快,但和先前的公子做了約定,吃了午飯后,守了沒一會。
便看到先前的公子匆匆趕來,身后跟著小廝,背了一個大包袱。
“姑娘可否到多味堂一敘,在下做東。”
白繁把剩下的東西收進背簍里,背起背簍跟著。雖然中午吃了大碗的面,但還是可以再吃一些的。
“姑娘貴姓,在下曾彭輔。”曾彭輔沒有叫酒,讓上了一壺果茶,喝著果茶,一時腦子倒比以往清明不少。
“白繁,曾公子打算在哪賣,要賣多少。”
蘭縣,不成;俞州府城,師友都在,往日的情誼還在,遇到事還可以求助。求學時的住宅前院租給了其他學子;但后院可以住,剛好省了一筆開支。
“俞州府城,量自是越多越好。在余亞鎮縫制出來,走水路到余州府城。白姑娘看怎么樣。”
“量大,公子可能要找人,我只提供樣品。公子是買斷樣品,還是分兩成利給我。”
白繁吃著東西,留給曾彭輔考慮的時間。
曾彭輔看著眼前的白姑娘,生意起因是白姑娘,構思和想法都是白姑娘,沉思了一會,“分兩成利給白姑娘,但白姑娘不能把樣品給其他人,等會立文書,一式兩份,后面會陸續的更新文書。”
白繁吃了兩碗飯,曾彭輔也立好了文書。
白繁看了沒問題,簽下名字,按下手印。就是好久沒寫毛筆字了,不過沒影響。
約定四天后中午,多味堂見。
白繁今天買了東西,入賬一千二百文,花枝和布偶占了大頭。
到了府衙退回秤,送了兩斤的梨和三斤的棗給衙役。拿回了五十文;加上手里的一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五文。
到專門賣鐵制品的鋪子,做了登記,上回買了一把菜刀和一把鋤頭。今天要買兩個大鐵鍋,請了老板幫忙開了鍋。花了五百文。
到錦繡鋪買了三包碎步,花了三十六文;買了兩床被子,花了兩百文;買了兩雙厚鞋,花了五十文;買了十斤的粗面粉,花了八十文;買了兩只小雞,花了十文。
叫了輛牛車,花了十文,至此手里還剩八百七十九文。
錢真的不禁花,白繁感慨道。而后從背簍里拿了兩個梨給趕車的阿爺,自己也啃著梨,雖有些顛簸,但不用走路。
微風徐徐拂過,發梢也隨風而動,心也仿佛被風填滿,煩惱也被風帶走了,心情好,看什么都覺得好。
到了家里,白繁給阿爺一捧的拐棗。才拿起籃子裝了棗和梨,往村長家去。
三寶幫著奶奶翻曬谷物,看到白繁姐姐,喊道:“奶奶,白繁姐姐來了。”
胡阿奶扶著腰,抬頭看,果然是白姑娘。
“白姑娘來了,還帶什么果子,不要把三寶慣壞了。”
白繁笑著看向胡阿奶:“阿奶,我想砌高的灶臺,想來問您,找誰合適。”
“砌灶臺啊,找你阿爺就成,明天早上我讓他和大兒子過去可成。”
“那多謝阿奶了。”
回到家里,看院里的兩只小雞緊緊的跟著母雞,雙方都把對方當場了親人。
給雞和兔子換了水,天還沒黑,上山挖了框野菜,要了挑了柴。
今晚想吃烙餅,準備食材:一個雞蛋、一把蔥、一把野菜、幾個油渣。拿出一個陶罐,倒入面粉,打入雞蛋,倒少許水和鹽,洗凈雙手,攪拌。
生火,拿出最大的陶罐,抓五把米,淘洗,放水,蓋上蓋子。
洗三個紅薯和兩把棗。把紅薯切塊,掀開蓋子放入紅薯和棗。
拿來一籃的板栗,用刀剝開一半,剩下一半開出口就行。
把剝開的板栗抓兩把把放入粥里,退火,小火熬著。
洗手,把野菜撕碎放進面團里,把油渣捏碎在面團里,最后放入野蔥,反復揉搓。
另起一處火,放入陶罐,筷子挑油涂抹在陶罐內壁。
陶罐發燙,取出一小團面,拉開成餅放入罐里。
兩面翻過后,取出放在竹籃里。
粥煮好了,八張大餅也烙好了。
一張餅和一碗粥就把胃給撐住了,吃完,洗碗和其他的東西。
再把廚房里的東西拿到屋子里去,水缸移到屋檐下。
除了兩個石頭搭建的簡易灶火,和墻角的一堆柴,廚房和最初的沒兩樣。
進了外屋,把重要的東西收進框里,放到里屋。
在外屋起了堆火,拿出針線和碎步,縫制布偶。屋里的竹筐、籃子、矮桌......
在火光的映照下,影子也跟著變換,好似會動,在竊竊私語。
布偶的縫制,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常見的水果,常見的蔬菜,常見的動物,常見的花草。從里面抽取,加上喜怒哀樂的表情,生氣靈動。
明天不知道村長阿爺什么時候來,還是要早睡好些。
白繁起來,靠在門邊看了會日出,充滿了電;洗漱后,在外屋生火,熱著粥。
挑著桶到溪邊去,打滿水,回到院里,把桶里的水倒進水缸。
給兔子和雞換了水喂食。
胡長富吃完早飯后,帶著大兒子胡裕久往大里溝去。
想著白姑娘家里可能沒有工具,還從家里帶著過去。
黃泥取用還是到大里溝那,估摸要一天半才能砌好。這也是門手藝,希望老大能好好學,一天二十文,也是賺。
白繁背著背簍到溪邊,找些平滑的薄石板。
“白姑娘,家里鎖門嗎,阿爺來砌灶臺。”胡長富挑著黃泥在不遠處喊道。
白繁站起來,背起背簍往回走,“阿爺,沒關,直接進去就行了。”
胡長富在廚房轉了轉,“砌在里面的墻角那塊可行,再給開個煙囪,可行。”
白繁不懂,聽行家吧,“阿爺,可以的。”
白繁從外屋拿出一罐燒開過的水喝兩個竹杯,放在屋檐下。
繼續去溪邊選石塊,沿著溪邊走。也順手摘了野菜。看日頭,洗了野菜,放在籃子里。回家炒個菜。
一罐粥、四張餅、一碗炒菜,這就是給阿爺和叔的午飯。
“阿爺和叔,吃午飯了。”擺好碗筷,去叫人。
胡長富和胡裕久停下活,洗了手,進了外屋。“白姑娘吃過沒。”胡長富吃著問道。
“吃過了,阿爺和叔慢慢吃,休息會,籃子里有洗好的果子。”
胡長富打量著屋里的東西,兩口新鐵鍋,放在墻角里。再看眼前的矮桌矮凳,竹子做的,白姑娘是真的厲害。
看著憨吃的老大,胸口忽然感到悶脹,算了,人各有人的活法。
下午,白繁知道去哪挑黃泥后,帶著竹筐去。有了白繁挑黃泥,進度加快。
灶臺上鋪上石板,看起來美觀了不少。靜待幾日后,放入鐵鍋,就可以使用了。
白繁結了工錢四十文,送別兩人。將廚房的東西歸置。吃了晚飯,趕制著布偶。
曾公子約定的時間很快到了,吃了早飯,背著背簍進鎮。
多味堂里,曾彭輔有些焦急的望著門口,知道看到白姑娘,才松了一口氣。
“白姑娘,先吃午飯吧。”
白繁也正有此意,一路走來,早就餓了。
飯后,白繁捧著杯子喝茶,“曾公子,布偶也容易仿制;做了獨有的標識更好一些。我覺得還可以在上面繡上它們的名字。我后面再給它們搭配衣服或一些小飾品,你覺得如何。”
曾彭輔聽了,直點頭,“聽白姑娘的。”
白繁和曾彭輔,出鎮,到郊外的一處宅子,不大,兩進。
“錢不多,就買了這處宅院和五個繡活好的丫頭,三個小廝,一個廚娘,都是死契,不會出紕漏的。”
白繁看了,不遠處就有村莊,吃的就從村莊買,離鎮上不遠,是個好地方。
“曾公子,有穩定的進貨商嗎。”沒有的話,也是個麻煩。“白姑娘放心,我和一家大商鋪簽了文書的。”
白繁聽聞,也沒在說什么,在院里教五個丫頭繡東西。
差不多都會了,便讓她們自行去繡。自己在原先的樣品布偶上繡上它們的名字。
曾彭輔在書房畫著標識,畫了又涂抹掉,最后選定了:水紋上有條錦魚,如魚得水的意思。
越想越好,出來拿給白姑娘看。
白繁看了也覺得好,搭色繡了六個,最后兩人確定了,才把把標識繡在名字的后面。
“建議弄個章,來買的顧客,每買一種蓋一個章,集齊可以選一個中號的。”
曾彭輔崇拜的看著白姑娘,妙啊。
白繁在這睡了一晚,把樣品布偶的名字和標識都添上,才背起背簍回胡楓村。
離中午還有段時間,扛著鋤頭去地里翻地拔草;菜長得密,拔掉一些,會長的更好。
地里的菜可以摘著吃了,摘了兩把菜放籃子里。地里長的嫩草可以拿回去喂雞和兔子。
接著前面翻過的地,用鋤頭繼續翻。后面的日子就先把地翻一遍,田還要做壟,最好在田地種些樹,傾斜的田地,鞏固泥土。
枯黃的樹葉背到地里燒了,做肥料。忙著兩畝田地,十一月就到了,涼意慢慢滲透,衣服不由多加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