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兵仙在世!(求追讀)
- 大宋:從八十萬禁軍教頭開始
- 封神世代
- 4279字
- 2025-05-08 22:34:21
“五郎,西夏晉王察哥蠢蠢欲動,邊關急報頻傳,戰事一觸即發。”
姚麟沉聲。
語氣中帶著凝重。
“樞密院下來,欲調馬軍司精銳前往西北,商討方略。”
“此事非同小可,需得馬軍司重要將領親自前往,與童貫共商對策。”
姜默心頭一震,樞密院!
樞密院。
大宋軍機的核心,權勢滔天之地。
調兵皆出樞密院!
童貫更是朝中一手遮天的權臣。
他晉升馬軍司右軍指揮使。
在此之前,姜默從未踏足過如此高層的議事之地。
姚麟此言,分明是將他推向了朝堂的更高處。
給了他一窺上層權謀的機會。
“指揮使大人,經略相公,此番前往樞密院,怕是兇險萬分。”
姜默拱手,語氣謙遜,暗藏試探。
姚麟與種師道絕非泛泛之輩,此番對他說起此事安排,背后必有深意。
姚麟道:“你是馬軍司重要將領,你跟隨一同前往。”
“姜默位卑言輕,恐怕不能擔當重任。”
種師道哈哈一笑,起身拍了拍姜默的肩膀,力道不輕。
“五郎莫要自謙!”
“姜帥當年在西北征戰,威震西夏,察哥聞其名而喪膽。”
“如今你承姜帥之志,智勇雙全,樞密院之事,非你不可!”
姜默聞言,瞳孔微縮。
種師道提及亡父,分明是在點明他的出身與責任。
同時也在暗示,童貫早已知曉他的底細。
他不動聲色,低頭應道:“既是馬軍司之命,姜默自當竭力。”
姚麟起身:“事不宜遲,五郎,隨我與經略相公即刻前往樞密院。”
“武松,你且留守青龍堂,待我等歸來。”
武松抱拳,眼中閃過不甘,卻還是沉聲道:“諾!”
他性子豪爽,最喜沖鋒陷陣,此刻卻只能留守,心中難免有些憋悶。
姜默知道武松心思,低聲道:“景陽岡上打虎的英雄,何愁沒有建功立業之時?好生看顧青龍堂,待我歸來,必有你的用武之地。”
武松咧嘴一笑,豪氣頓生:“指揮使放心!”
一行三人出了青龍堂,翻身上馬,朝樞密院疾馳而去。
汴梁街頭車水馬龍。
商販的吆喝與孩童的嬉笑成一片繁華景象。
姜默的心卻越發沉重。
此行不僅關乎西夏戰事,更是他踏入朝堂權力的第一步。
自他升為龍衛右軍指揮使后,勢必直面朝堂之上的重臣!
樞密院坐落在皇城以北。
高墻深院,氣勢恢宏。
姜默下馬,抬頭望去,只見院門上懸著一塊鎏金匾額,上書“樞密院”三字。
字跡遒勁,透著無形的威壓。
門前衛兵持矛而立,目光冷峻。
見到姚麟與種師道,齊齊低頭行禮。
“姚指揮使,種經略,童院長已在堂內等候。”
衛兵恭聲道。
姚麟擺擺手,帶著姜默與種師道步入樞密院。
姜默跟在二人身后,步伐沉穩,目光卻四下打量。
院內回廊曲折,檀香裊裊。
左右眾多書吏穿梭其中,運送從各地到來的文書。
穿過長廊,三人來到樞密院正堂。
堂內光線昏暗,巨大的堪輿圖占據了整面墻。
大幅堪輿圖上,標注著宋、遼、西夏、吐蕃的疆域,山川河流盡在其中,令人心生敬畏。
地圖前,高大的身影背對眾人,雙手負后,似在凝視圖上的每一寸山河。
那身影巍峨如山,披著玄色蟒袍,單是背影便透出無形的威勢,仿若將遼宋六國盡數籠罩。
姜默心頭一凜,暗道:“這便是樞密院童貫。”
此時樞密院官吏稟報。
“啟稟院長,姚麟、種師道、姜默到!”
官吏的聲音響起。
童貫背對眾人時,俯瞰堪輿圖時,如陰影籠罩。
當童貫轉身后,身形偉岸,面容剛毅,雙目囧囧有神,宛如鷹隼,鷹視三人,壓迫感如同天傾。
姜默只覺氣勢撲面而來。
面前站著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岳。
“姚麟相公,種經略,姜指揮使,請入座。”
童貫的聲音洪亮如鐘。
他大步走來,蟒袍翻動,龍行虎步。
姜默拱手行禮,心中暗自警惕。
童貫的氣勢遠超他的預料,這位樞密院權臣,果然名不虛傳。
他又注意到,童貫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時間最久,似在打量,又似在試探。
“姜默。”
童貫忽地開口,語氣中帶著感慨。
“哎,當初姜帥對我有提攜之恩,若無姜帥,也便無我今日!”
“我與乃父,情同師徒。當年西北戰場,他一柄鳳翅鎏金鏜,殺得西夏人膽寒。如今見你,果有其父之風!”
姜默心頭微動,童貫此言,似是拉近關系,卻又暗藏深意。
“姜默不敢與先父相比?”
童貫哈哈一笑,擺手道:“坐下說話!”
姜默依言落座。
姚麟與種師道分坐兩側,姜默跟隨姚麟,坐在最后的位置。
正堂內的氣氛微妙,檀香雖濃,卻掩不住劍拔弩張。
姜默不動聲色,暗自觀察童貫的神態,揣摩這位權臣的心思。
就在此時,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
步軍司副指揮使王稟大步而入,身披戰甲,氣勢沉穩。
他一進門,先向童貫行禮,隨即目光看向姜默,眼中閃過熱情。
二人已經結義,王稟是兄,姜默是義弟。
數日未見,如隔三秋!
“王稟拜見童院長,姚指揮使,種經略!”
王稟抱拳,又轉向姜默,笑道:“久聞龍衛禁軍姜五郎之名,今日終得一見,果真英雄出少年!”
姜默連忙起身回禮:“王指揮使過獎,姜默不過后生晚輩,怎敢當此盛贊?”
王稟與姜默在眾人面前擺出不熟悉的姿態。
有意避諱。
童貫揮手示意王稟落座。
“諸位。”
童貫開口。
“西夏晉王察哥野心勃勃,欲趁我大宋與遼國交惡之際,侵我邊疆。”
“此戰若敗,不僅西北危矣,汴梁亦將岌岌可危。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議如何應對此賊!”
姚麟沉聲道:“察哥此人,狡詐如狐,善于用兵。西北地勢險要,我軍若貿然出擊,恐有埋伏之險。”
種師道道:“姚指揮使所言不假。然西夏糧草不足,若我軍能斷其后路,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幾人商議著西夏之戰。
眾人商議不出結果時,童貫目光轉向姜默。
“姜指揮使,你在馬軍司頗有建樹,可有何高見?”
姜默心下了然。
童貫此問,分明是在試探他的能力。
縱然童貫口口聲聲說,他與姜父有師生情誼,卻不知真偽。
姜默起身。
“既然童院長開口。”
“那依在下之言,戰!且,戰必勝!”
童貫道:“來,說說為何戰必勝?若需要排兵布陣,便在堪輿圖上畫出!”
姜默也沒有客氣。
有時候,需要藏拙。
但是,有的時候,不需要藏拙!
此時,姜默不準備繼續藏,否則這種場合繼續藏拙,不知道多少袍澤,戰死沙場!
姜默起身!
姚麟,童貫,種師道,王稟,紛紛向姜默看去。
姜默走向堂中懸掛的堪輿圖前,西夏疆域如毒蛇盤踞西北,天都山與橫山兩處關隘在燭火映照下泛著血色。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如刀,緩緩掃過地圖,即便不用去看堪輿圖,大宋的山川早已刻腦海。
“童院長,末將以為,當效法章楶相公舊制,但需更險。”
姜默聲音低沉,指尖點向橫山北麓。
“種師中將軍可率鄜延路精兵五萬,沿無定河佯攻石州。西夏必調左廂神勇軍司馳援。”
種師道狐疑:“五郎是要玩圍魏救趙?”
姜默嘴角微揚,眼中卻無半分笑意。
他手指猛然西劃,落在鳴沙山一帶。
“非也。劉仲武將軍的涇原軍早該出蕭關,此刻當繞道鳴沙山,直撲西壽監軍司!”
姜默抓起案上朱筆,在夏州與銀州之間重重畫圈。
“此地有李憲公公留下的三十六座烽燧,若以火器營星夜搶占,盡可扼住西夏咽喉!”
堂內眾人目光齊聚堪輿圖,姜默的筆鋒如刀,勾勒出一條蜿蜒如蛇的進軍路線,十二年前章楶在平夏城撒下的天羅地網再度浮現。
姚麟喉頭微動,聲音略帶緊繃:“糧道如何?”
“借道黃河!”
姜默毫不遲疑,抓起三支令箭,猛地插向保泰軍司。
“太原府王稟將軍的三萬廂軍扮作糧隊,牛車暗藏猛火油柜。待西夏鐵鷂子劫糧時——”
他拇指在喉間一劃,眼中寒光一閃。
“劉法將軍的靜塞軍早已埋伏在無定河,專候此獠!”
王稟瞳孔微縮,猛地拍案:“好!此計狠辣,鐵鷂子縱有重甲,也難逃烈焰焚身!”
他轉向姜默,目光中多了激賞:“姜指揮使,這火器營的猛火油柜,怕是你早有籌謀吧?”
姜默微微頷首,目光卻轉向童貫。
童貫蟒袍下的手指已掐進掌心,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淡淡道:“若察哥識破呢?”
姜默聞言,忽地指向堪輿圖一角,指出另外童貫所繪詳圖,鴛鴦泊赫然在列。
他冷笑一聲:“察哥識破,亦為時已晚。他若退兵,必走鴛鴦泊,然未到泊口,金槍班已截其后路!”
他手指點在鴛鴦泊旁,語氣森然。
“此地地勢狹窄,利于伏擊。金槍班徐寧的鉤鐮槍,專破西夏重騎,察哥縱有通天之能,也難逃此劫!”
堂內霎時寂靜,眾人目光中震撼之色難掩。
種師道捻須的手微微一頓,眼中閃過復雜,低聲道:“元符二年,姜帥領三百死士奇襲仁多泉,寒星凝血,尸橫遍野……姜指揮使此計,頗有姜帥當年之風。”
童貫猛地站起,目光灼灼地盯著姜默。
“姜默!你,你對各路兵馬的戰力、將領擅長的戰法,竟了如指掌!這……這如何可能?”
姜默并未答話,只將童貫的虎符拍在靈州位置,聲音鏗鏘。
“末將請調經略府種府兵為先鋒!種家軍擅使破甲錐,專克鐵鷂子重甲。待缺口一開!”
他轉頭看向王稟,聲音如雷:“步軍司的神臂弓營,該亮出陛下親賜的蹶張弩了!”
王稟猛地起身,哈哈大笑:“好!蹶張弩連鐵甲可穿,專為西夏重騎量身打造!姜指揮使,你這心思,端的毒辣!”
童貫瞇起眼,目光在姜默與堪輿圖間來回游移,掂量這番部署的分量。
他忽地起身,來到姜默身旁,似要做出一場豪賭:“姜默,你這計策,環環相扣,步步殺機。然若一環出錯,滿盤皆輸。你,可有把握!”
姜默直視童貫,目光如鐵:“末將不敢言十成把握,然兵者,詭道也。察哥若不中計,我軍亦可憑烽燧之利固守待援;若他中計,西夏精銳必折損過半,三年內再無力東顧!”
童貫聞言,眼中閃過異色,似笑非笑:“好一個詭道……姜默,你這膽子,可比恩師姜帥當年還大!”
姜默拱手不語,心中卻暗自警惕。
童貫此言,似贊似諷,背后之意,耐人尋味。
種師道再次開口試探:“五郎,你既言借道黃河,糧隊暗藏火器,然黃河水急,牛車如何渡河?”
姜默早有準備,指向堪輿圖上一處渡口:“此地名黑水津,水流雖急,然地勢平坦,利于搭建浮橋。”
“末將已命工匠連夜趕制竹筏,輔以鐵索,足可保糧隊無虞。”
種師道聽罷,眼中驚色更甚,忍不住道:“五郎,你連浮橋之法都籌劃妥當?這等心思,端的令人嘆服!”
王稟拍案叫絕:“妙!黑水津渡河,火器埋伏,鐵騎截殺,姜指揮使這計策,真如天羅地網,教察哥插翅難逃!”
堂內氣氛一時高漲,眾人目光齊聚姜默,震撼之余,更多了敬佩。
姜默卻不動聲色,目光依舊落在堪輿圖上,在推演接下來的每一步棋局。
童貫忽地一笑,拍了拍姜默的肩膀,力道頗重!
“五郎,你這番部署,老夫記下了。明日朝會,我自會向官家稟明。”
隨后童貫的目光掃過眾人“諸位以為如何?”
種師道頷首:“姜指揮使此計,膽大心細,頗有章楶遺風,老夫無異議。”
姚麟拱手道:“附議!姜默之謀,足可一戰定西北!”
王稟更是豪氣干云:“我步軍司愿為其后盾,蹶張弩隨時待命!”
姜默拱手不敢稱功。
在座眾人,皆是大權在握的朝中重臣,姜默不敢居功。
他知道,這番部署雖震懾全場,然朝堂之上,變數猶存。
童貫此時熱血沸騰。
此番見到姜默,他才知道險些明珠蒙塵!
童貫決定斬了高俅。
姜默有大帥之才!
高俅竟然連番阻斷姜默晉升,因私廢公,高俅該殺!
方才的派兵布陣,童貫仿佛看到了兵仙在世!
童貫籌謀半年之久,尚未決策出西夏兵略。
方才姜默調兵遣將,分明已經調動了大宋所有將領,此番帥才,可遇而不可求!
此時,樞密院有侍衛進入大殿,神情慌張,赫然是有急事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