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楚家別苑
- 仙俠游戲降臨,我能修改詞條
- 古踏仙
- 2014字
- 2025-04-25 16:59:47
楚墨垂眸行禮,紫金冠上的明珠輕顫,腰間的上品符筆嗡鳴如鐘,仿佛回應主人周身迸發的凌然氣勢。
“謹遵真人吩咐。”
聲如金石,擲地有聲,挺拔的身姿如青松立雪,一舉一動,皆彰顯了大族子弟的卓然風范。
話音未落,他屈指輕彈,那只綴有鎏金獸紋的符筆便化作一道流光,懸于指尖三寸之處。
只見他手腕輕旋,已然在虛空中率先下筆。
這般行徑,顯然是胸有成竹,不需構思一二。
符筆在空中落下,凝出一道玄奧的楚家徽記。
隨著他接連下筆,方圓數丈的靈氣竟然瞬間洶涌起來,比正常藍星的靈氣密度,強出數十倍!
甚至隱隱凝出了液態,仿佛有波光粼粼。
此時,他才緩緩的把沾有朱砂的符筆落在了符紙上。
孫懷勛望著虛空中一閃而過的楚家族徽,瞳孔微微收縮。
當楚墨筆下的靈紋與徽記共鳴,引發了靈力的奔涌,他就已經感受到——藍星的天地間,仿佛有一張密密麻麻的大網,如同靈氣脈絡一般,將這片天地的靈氣,牢牢掌握。
而楚墨這一動作,竟然能直接調動靈力!
“果然不同了。”
“百年前,楚家還只是藍星上稍有名氣的修行家族,如今……”
孫懷勛心中暗嘆,思維不由的回到了過去。
彼時藍星,雖在第九星域同樣寂寂無名,可天地靈氣自然流淌,社會人文蓬勃向上。
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萬物進發的狀態。
金丹、筑基家族雖然影響了資源分配,卻遠遠沒有達到現在的程度,更是無人能夠撼動天地靈氣的平衡。
如今,一切都變了。
孫懷勛苦笑,時代變了,他也不過是一個被時代淘汰的老家伙。
……
另一邊,高臺上只剩下玉龍和姜臨二人。
玉龍看著楚墨行云流水的動作,臉色陰沉。
心中滿是不屑,“符箓一道,講究以自身靈力為引,調動天地靈力,精心勾勒靈紋方能成器,這楚墨,不過是仗著家族的威勢,取巧罷了……”
姜臨卻目不轉睛的盯著楚墨的動作,目光中透漏出思索。
“這楚墨如此輕松,看來靈力對繪制符箓的影響,比我預期的還要大,提升修為的事情,真是迫在眉睫了,修仙界,終究還是要落在修為上!”
“而且,此人雖然驕橫,目中無人,但看他繪制靈紋的手法,顯然比宋子淵,絕無涯之流高明,自己有墨螭之淚這件靈寶,此時觀摩他的手法,也是受益匪淺。”
片刻后,楚墨的符紙上光芒大盛,前后不過一刻鐘的時間,一抹青光從符紙上射出,裹挾著呼嘯風聲,朝著青銅風鈴疾馳而去。
“厲害!”
姜臨在心中贊嘆。
這楚墨顯然是做了準備而來,一氣呵成。
雖然只有一百多道靈紋,但不假思索就能繪出,足以說明此人在符箓之道上,已經小有所成。
風鈴在青光的沖擊下開始旋轉,清脆的鈴聲如雨打芭蕉,每一聲都敲擊在楚墨的心頭。
當第一百下的脆響蕩開時,楚墨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意。
“幸不辱命,真人。”
孫懷勛微微頷首,他素來講究一諾千金,當即抬手示意兩人跟上,準備動身前往自己的臨時住所。
就在這時。
楚墨上前半步,“孫師,您雖漂泊已久,但終歸是藍星故人。”
“如今榮歸故里,晚輩斗膽相邀,還請讓我略盡地主之誼。”
“楚家別苑已經備好靈泉雅室,珍饈美饌,更有我楚家珍藏的符箓典籍供您查閱,還請賞光。”
孫懷勛意味深長的看了楚墨一眼:“既然是楚家相邀,敢不從爾?”
……
楚家別苑,華光流轉,青玉廊柱上的靈紋吞吐星輝,將整片庭院浸染成流動的光河。
孫懷勛帶著玉龍,姜臨二人,甫一踏入主廳。
三十六名容貌昳麗的侍女便踏著玄妙步法魚貫而出,手中琉璃盞映出她們眉眼間精心描繪的鸞鳥紋。
盞中琥珀色的酒釀騰起百鳥朝鳳的虛影,直沁心脾。
“孫師,此乃三百年靈泉釀制的鳳髓釀,對筑基修士也大有裨益。”
楚墨抬手示意,十余名楚家子弟立即起身,將盛滿靈酒的玉盞推到孫懷勛面前,“真人且飲此杯!”
孫懷勛接過靈酒輕抿,舌尖泛起絲絲暖意,目光卻悄然掃過席間——鎏金燭臺上跳動的燭火,將年輕修士們的神色照得明滅不定。
這場名為接風的盛宴,實則是為晚輩鋪就的登云梯。
小小的一處別苑,打眼望去,光是練氣大圓滿的年輕人,就不下雙十之數。
他壽元無多,看著這群年輕人,略微回憶,竟然心中別有滋味。
幾杯酒水下去,席間頓時熱鬧了起來。
有人輕撫腰間的飛劍,將鍛造時使用的各種材料娓娓道來,言辭間滿是歡喜自得;有人迫不及待的掏出玉簡,靈力閃動,光影之間,新悟得的道法神通在空中顯化。
角落里,小家族的子弟垂眸斂目,余光卻似不經意般,在席間穿梭的年輕嬌娥身上流轉。
那些穿著華服,修為不低的女子,于他們而言,不僅是賞心悅目的存在,更是能對自己有一臂之力的“賢內助。”
而在鎏金屏風旁,幾個身著茜色云錦的女子半倚朱欄,目光在楚家子弟身上掠過,顯然是別有盤算。
“有趣,有趣!”
孫懷勛捻了捻胡須,輕笑兩聲,眼眸里泛起些許回憶,“當年我在筑基修士面前,怕也是這般作態,故意引起注意,想要證明一二。”
“如今看來,倒像是雛鳥抖翅,可笑又可愛。”
他將席間百態盡收眼底,忽然眸光一凜——角落里,姜臨手捧著自己今日送出的《孫氏符箓注解》,時而眉頭思索,時而在虛空中勾勒靈紋,就連袖口被酒漬浸濕也渾然不覺。
“姜臨,你在看什么?”
孫懷勛走上前來,目光落在姜臨反復摩挲的書頁上。
那熟悉的批注筆跡,分明是他曾經日日夜夜,辛苦寫下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