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明成化十七年(1481),科舉考試如期揭榜,當期狀元是浙江余姚人王華。說起狀元王華,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說起他的兒子,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兒子就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及陽明心學創始人王陽明。

王華高中狀元、留京任職這一年,王陽明剛剛十歲,卻已才氣超人,出口成章。

王陽明十一歲時跟著爺爺王天敘前往北京投奔父親時經過鎮江,爺爺在鎮江的詩友邀請他們游覽金山寺。游玩途中,有人提議以“金山寺”為題作詩,當大家尚在冥思苦想時,王陽明竟已作好:“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眾人雖然稱奇,卻有些不信,懷疑是王天敘代筆。于是,有人提議王陽明以金山寺的“蔽月山房”為題再作一首詩。短短十幾秒過后,王陽明便脫口而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王陽明才思如此敏捷,除了天資聰穎,完全得益于他那爆棚的好奇心、廢寢忘食的鉆研精神,以及爺爺和父親對他的影響。

爺爺愛竹,且于書無所不讀,受其熏陶,五歲前,王陽明還不會說話卻能默背爺爺給他誦讀的書籍;五歲后開口說話了,他更是開啟了“連珠炮發問模式”,常常把爺爺問得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

爺爺還愛鼓琴放歌,吟詩填詞,這都對王陽明產生了重要影響,造就了站在金山寺前吟詩的少年。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大家終于心服口服,連連稱贊:“好詩,好詩!”

面對大家的贊許,王陽明卻出人意料地冷笑一聲道:“文章小事,何足掛齒!”眾人再次大驚:文章怎么是小事?在明朝,作文章是能獲取高官厚祿的超級大事,作為知識分子,作文章是其生命中很重要的事。

王陽明的私塾老師也是這種想法。

當王陽明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這個問題時,老師的回答是讀書做官。

而王陽明則說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圣賢

老師聽完愣了愣,然后狂笑起來。此事傳到父親耳里,父親也認為王陽明不切實際。

老師和父親的不以為意,王陽明并未放在心上。他就是要做“為天地立心(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生民立命(為百姓生活有著落、精神有寄托)、為往圣繼絕學(為古代圣賢繼承即將失傳的學說)、為萬世開太平(為往后世世代代開拓太平的基業)”的圣人,成為像孔子那樣的圣人。

孔子也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而是靠后天努力,一點一點積累,把自己“鑄造”成了圣人。王陽明認為,大家就是被圣人的名頭嚇住了,不理解圣人的本質,所以才會覺得成為圣人太難了。他下定決心成為圣人,要改變大家的觀念。

但成為圣人,第一步該做什么呢?

為天地立心,太空;為生民立命,太大;為往圣繼絕學,太遠;似乎只有“為萬世開太平”觸手可及,依靠出色的軍事能力可以完成。

王陽明從小酷愛軍事游戲,有一定的軍事意識。他還苦練騎射,遍覽兵法,在史籍中尋找出色的軍事家傳記反復閱讀,通過還原這些人指揮過的著名戰役學習其中的軍事奧義。

除了理論學習,他還進行了“實踐探索”。1486年,他才十五歲,首次離京出游,居然就敢一個人偷偷跑出居庸關,進入了明朝當時的主要敵人蒙古人的領地!在那兒待了一個月后,王陽明已對當地的山川、地形,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軍事訓練方式有了深刻的了解。王陽明這么做不是莽撞,而是為了找出不讓蒙古人攻擊大明邊疆的方案。

王陽明返回北京后不久,北京郊區發生了農民暴動,明憲宗朱見深讓大臣們出謀劃策。王陽明聽說后興奮不已,連夜寫了一篇《平安策》請父親交給皇上。

父親掃了一眼,回了他八個字:老生常談,無濟于事。緊接著又說:你四處亂逛,就不能干點正經事嗎?

王陽明心想:我現在做的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怎么就不是正經事了?

父親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拋出了一個靈魂拷問:你羨慕英雄豪杰我不反對,但你想過沒有,人家不僅趕上了時勢,還有平臺施展抱負。你呢,要到什么樣的平臺上去施展呢?

這個問題擊中了王明陽的心,其實他自己也時常問自己:能施展經略四方之志的平臺到底在哪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唐河县| 上饶县| 五华县| 清原| 安徽省| 宁乡县| 蓝田县| 迁安市| 乌鲁木齐县| 洪江市| 毕节市| 大港区| 沿河| 沙雅县| 法库县| 运城市| 正定县| 望都县| 平利县| 东方市| 张家界市| 长垣县| 乌兰浩特市| 汉中市| 渝北区| 青浦区| 报价| 梓潼县| 盱眙县| 滦平县| 吉水县| 措勤县| 如皋市| 吴川市| 大荔县| 彰化县| 桐柏县| 拜城县| 栖霞市|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