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祝朝奉父子憑地害人!
- 曹孟德穿越宋公明
- 停車仍是少年
- 2523字
- 2025-04-25 07:00:00
是夜,祝家莊內喊殺聲不絕。
其原有莊客總計一千余人,雖說先在扈家莊損折了五百,又在夜里被人偷襲占了莊門、城樓。
但余下人眾畢竟不少。
扈、宋兩莊,并段天年手下人馬,合計一千三百余人,耗費了整整一夜,方才漸漸掃蕩干凈。
天明時分,晨曦又一次照耀下來。
但見半個莊堡都被鮮血浸染,偶爾響起的廝殺聲、呼喊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不知何時方止。
曹操站在莊外一處土坡上,遠遠觀望,恍惚間,像是回到上一世征戰沙場時的場景。
論規模,昨夜這一戰當然微不足道,不說當年官渡敗袁紹、北伐征烏桓,乃至渭南之戰、漢中之戰、合肥之戰等。
便是早期的兗州之戰、宛城之戰,哪一個不遠勝于此?
只是世事變遷,心境畢竟大不相同。
遠離廟堂,淪落草莽,驟起于江湖之間。
之前與梁山泊合謀劫糧、二龍山抵敵花榮,只是小試牛刀,還算不得戰事。
昨夜,方才是再世第一功!
偏偏又是巨野縣,當年在此處與那呂布……
唉……
心情微微澎湃,曹操再縱目遠眺。
只見昨夜因視線模糊、不曾窺得全貌的祝家莊,此刻自巍然立于獨龍崗下。
長約里許、寬有半里。
內外三層城墻,約高二丈。
算不得城池,便是連小小縣城都不上,實實在在是一個“塢堡”。
只是比之扈家莊卻大了不少,約莫可抵得上兩個。
當日去扈家莊時,他便心想,眼下還不是公然舉事的時候,若能得這樣一個塢堡起家,暗自發展,徐徐圖進,實是上策。
也可解了宋家莊無依無靠之困。
不料時隔數月,終究是成了。
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將他從思緒中拉回。
扭頭看時,卻是林沖、朱仝、石秀三騎馬。
這三人均是他眼下心腹,昨夜忙碌了一夜,如今才得空來回報。
上了山坡后,將連夜圍剿祝家莊客之事一一說了,雖然疲憊,卻個個面帶笑容。
想是自覺此番戰事與事前所想別無二致,作為謀劃參與者,也都覺得心情舒暢吧。
曹操隨口問了幾句,一邊與他們縱馬進莊,一邊道:
“三位兄弟辛苦了,且去歇歇,晌午后再來與我會齊。”
三人聞言都是一愣:“戰事已了,可還有什么要事?”
曹操也是一愣,看了三人一眼,隨即自笑起來,心想:
孤前世征戰四方慣了,知道大戰固然要緊,但戰罷善后之事一樣重要,否則一個疏忽,極易生變。
卻忘了眼前三人可沒這等經歷。
一邊想著日后還得多多教導他們,一邊就先與他們隨口閑聊。
問起祝朝奉父子三人時,卻見三人都神情古怪,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樣。
便一驚:“怎么?他們跑了?”
“這倒不是,哥哥且放寬心,”
朱仝忙道:“只是哥哥想要見他們時,卻是不能了。”
“哦?你們把他們殺了?”
曹操本也不以為意,卻見三人都搖頭苦笑起來。
這才得知,原來祝朝奉父子三人是被殺了,不過動手的卻不是他們,而是扈三娘,且被殺的也不止那父子三個。
昨夜大隊人馬攻入莊內后,扈三娘最是急切,一馬當先,先將父子三人殺了不說,又徑直沖入他們莊內府邸。
將那祝朝奉滿門上下、一家老少,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等他們趕到時,只見那府上血流成河,全沒個活人。
祝家莊對扈家莊起歹意在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殺祝朝奉父子乃理所應當,他們本也不覺得怎樣。
只是想到那滿門上下畢竟有些許無辜的,而扈三娘畢竟一介女流,竟也這般心狠,不由有些膽寒。
曹操聽了,先也有些意外,但隨后卻不似他們三人心生畏懼,而是不無贊賞。
心想:“戰場上,生死已不是大事,滅門不是不仁,留人活命未必就是智者,便是她不殺,孤也要殺,”
“這女子生性剛強,原還覺得不過是有些個性,想要利用她與扈家莊結盟,如今看來,倒是有些小瞧了,”
“嗯,那祝朝奉既然滿門被滅,后續之事,倒也省了不少麻煩。”
低頭沉吟片刻,便喚石秀道:
“兄弟,你若不累時,可先撐一撐,去四下里傳幾個消息,這事雖不是廝殺,卻也要緊!”
……
祝家莊被攻破、祝朝奉滿門被滅之事,當日便傳遍鄉里。
尤其對本莊普通鄉民,無異于晴天霹靂。
須知,祝家莊雖名叫“莊”,本質仍是一個村坊。
特別處,一是人口眾多,足有近千戶,除那些為莊主祝朝奉賣命的莊客外,大半卻是在莊外,仍是佃戶、鄉農之流。
二便是同宗同姓,因此關系牽連不斷,內部頗為團結。
事情傳出后,不出半日,便流言紛紛。
有的說是得罪了官府,被人陷害;有的說是之前與梁山泊交惡,被趁夜偷襲。
不少人便私下里相互鼓動,熱血沸騰,要再集結人馬前去奪回莊子,為祝朝奉一家報仇。
正一片忙亂之際,忽地,被封閉了一日一夜的莊子內,傳出第一個消息,便是那夜曹操大隊人馬喊的口號:
“祝家莊謀反!”
莊外鄉民們尚是首次得知這個由頭,一驚之下,滿身都是冷汗。
心想謀反乃是大罪,倘若坐實了,是要“誅九族”的,滿莊內外百姓只怕沒一個逃得過。
只不知是不是真的,官府會不會牽連清洗?
民心一但被攪亂,各種謠言便會紛至沓來,加上若有人刻意煽風點火,更是如野火燎原。
果然,又不過一日,“攻破莊子的乃是濟州府指揮使段天年”“官軍鎮壓莊內后將會立即清洗莊外”等或真或假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
眾鄉民由先前的熱血沸騰、意欲組織人馬報仇,驟然間轉變為人人自危。不少人便要暗地里逃走。
而這時,第二個消息自莊內傳出:
官府查明,謀反之事只是祝朝奉父子與教師欒廷玉一手謀劃,知之者甚少,與莊外鄉民無關,因此,一概不予清洗。
立時,數千鄉民都松了一口氣,大驚轉為大喜,報仇之心消解了大半。
連帶著,對祝朝奉父子的風向也慢慢開始轉變:
“這祝朝奉父子憑地害人!好好的莊子不打理,卻去造反做什么?不是自尋死嗎?”
“阿伯,官府雖如此說,可我總覺得有些蹊蹺,會不會另有隱情,這只是他們編造出來哄人的鬼話?”
“你說的雖有理,但再怎樣,祝朝奉一家平日里太猖狂卻是真的!尤其是那個祝彪,梁山泊尚未來打,他便宣揚出去,搞得兩不相容,又去鄆城、任城、金鄉三縣借糧,搞得官府也十分憎恨,不來害你時,卻去害誰?”
“唉……罷了,無論是真是假,事到如今,他們一家是死了干凈,我們這偌大個祝家莊,近千戶人家,卻怎生是好?”
“聽說這次官府平叛,雖有官軍,但也調集了扈家莊莊客,他們在內里多有出力,不知能否在官府面前說上話,善待我等,最好把我們也一并并入扈家莊去。”
“扈家莊?可是,阿伯,他那里不是和我們十分要好的嗎,怎么竟幫著官軍……而且,我祝家莊原比他大得多,并過去的話也太……”
“呸!你還嫌委屈?那扈三娘與祝彪的婚約早都被毀了,你道還記著我們祝家莊的好?事到如今,盼他們念著舊日情分,讓我等全莊人有個依附,不至淪為階下囚便罷了!”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