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自我犧牲
- 崇禎:勤政救不了大明,夾棍可以
- AltF4
- 2110字
- 2025-04-16 21:23:48
雖然募款行動進度超預期,給孫老頭的80萬遼餉今天就已經湊齊搞定,
但是陜西,山西,河南等地方的軍隊,大多數士卒已經有大半年沒有收到餉銀了。
算起來大概要1000余萬兩才能補齊——這還是建立在內堂發出1000萬兩,大頭兵手里就真能收到1000萬兩這種理想狀況下。
若以當前制度性腐敗可能導致的轉運損耗來算,要真發齊全國軍餉需要的銀子恐怕要6億兩。
如此恐怖的制動性腐敗,崇禎再能搞錢也經不起貪官污吏層層盤剝,定要建立起一個有生命力的新體制,更是需要大量啟動資金。
而除此之外崇禎準備好的一攬子計劃包含外交,科技發展,教育,貨幣等新政策,更是一個超級巨大的吞金獸。
當前局勢之下,每一分銀子都要掰成兩半來花。
曹化淳這個敗家玩意,過個中秋就直接1000兩銀子賞給袁妃,簡直是崽賣爹田不心疼??!
不過崇禎接下來來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查賬本這么大的工作量恐怕大部分都要落在袁妃一個女人肩上。
若不給予些實在的獎勵,確實很難調動她的工作積極性啊……
果然,只能自我犧牲了嗎?
“曹伴伴,且率眾皆退避百步,令內侍宮女非詔勿近。”
曹化淳雖然想了半天,仍然沒有理解皇帝深意,但還是乖乖聽令帶著嬤嬤宮女離開,并叫走了門口今天充當司禮監隨堂的王承恩。
西暖閣里只剩下崇禎和袁妃。
孤男寡女,面對的又是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今天之前沒說過三句話的當今天子。
袁妃顯然有些緊張,低著頭身體縮成一團,好像一只遇到危險的刺猬。
崇禎站到她身后,居高臨下從她肩膀上翻看賬本:
“袁妃敏于學,然適才所言復式記賬法之要點,猶未盡其旨……”
說到最擅長的財會之技,袁妃明顯自然了許多,她側過頭用小鹿般清澈的眼睛看向崇禎:
“妾愚昧未達,伏乞陛下賜教旨要?!?
崇禎非常自然從后方握住她的右手:
“復式簿記之法,首先學習畫表格。先跟著朕畫幾遍?!?
筆尖在紙箋上畫了一豎。
“用這豎線隔開不同條目,賬冊看上去是不是更加清晰易懂?”
聲音裹著熱氣擦過耳廓,讓本想真的專注學習的袁妃全身不自在,乃至心猿意馬起來。
她不動聲色地向右稍稍移動臀部,想要稍微拉開兩人之間的距離。
卻發現皇帝的左手正撐在案角,已經將她困在方寸之地間。
就這樣寫了幾個字,袁妃已經面色緋紅,完全聽不清崇禎口中在講解什么。
崇禎見火候差不多,也停下教學Play,執袁妃右手拉著她兩人一同坐在御座之上。
一臉欣賞地看著她:
“女大十八變,旬日之別,袁妃愈妍。朕觀之不覺目眩神搖矣?!?
沒有女人不喜歡被夸自己長得美,
這夸贊從見過六宮粉黛的皇帝口中說出,格外讓人滿足。
袁妃胸口起伏心跳不止,不敢和皇帝火熱的目光對視,稍稍偏開腦袋:
“陛下過蒙褒譽,妾足巨若丈夫,未若三寸金蓮纖妍?!?
崇禎愣了一愣才反應過來——原主在嬪妃和太監前嘲笑過袁妃腳大,看來給人家造成了很大心理創傷啊。
“以朕觀之,較彼金蓮三寸,天然之足,別有健康之美?!?
袁妃兩眼放出光來:
“皇上……呀!”
感激的話還沒說出口,
崇禎已經伸手把她抱到自己腿上。
身體接觸后立刻發現一件大事——有大雷!
明朝的宮裝果然還是太保守了,剛才僅用眼睛觀察完全沒發現她有這么大的天賦。
再近距離觀察,怎么說呢,袁妃不是那種五官特別精致的女人,和田妃周皇后比起來,臉蛋稍顯青澀,但加上身材就有一種特殊的韻味。
用后世一種說法形容,應該說是位有少婦感的少女,論感覺正是崇禎喜歡的類型之一。
如果再仔細想想,嚴格意義上來說袁妃算是人妻,更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卻又算是自己的老婆。
這種既是人妻,又是老婆的微妙感……
嘖嘖,這么一想徹底來感覺了。
袁妃馬上察覺到了崇禎的變化,紅著臉扭了扭身子:
“陛下明鑒,乾清宮乃理政重地,燕私非宜。伏望圣駕幸翊坤宮,妾當潔宮掃榻以侍……”
“唔”
袁妃雙手象征性地在崇禎胸口推拒兩下,很快沒了力氣垂在身側,過一會又不自覺主動環在他腰間。
等她從意亂情迷中短暫回過神來,已經來不及了。
“皇上,您別……嗯~”
……
懿安皇后張嫣在幾個宮女嬤嬤的簇擁下出慈慶宮正門,沿東一長街向南過麟趾門,經龍光門,來到乾清宮東廡廊之上,
一路上遇到太監宮女十丈外便止步側立,主動跪下向她行拜禮。
作為大行皇帝熹宗的皇后,張皇后在后宮中身份特殊,甚受新皇和眾妃禮遇,當然不僅僅因為她在禮法上是崇禎的嫂子。
天啟七年便宜老哥熹宗病危,權宦魏忠賢與客氏合謀,打算模仿呂不韋送幾個已經懷孕的宮女進宮,謊稱都是龍種,生下來以后繼承皇位方便閹黨繼續把持朝政。
離譜的是,這事魏忠賢甚至沒有瞞著天啟,而是實言相告——皇上您沒有兒子,所以我在外面給你找了幾個,別管有沒有血緣關系吧,反正以后肯定認您是爹。
這操作,呂不韋看了都要直呼牛逼!
最最離譜的來了,也不知道天啟老哥是不是病糊涂了,
聽了魏忠賢這么逆天的建議,他居然動心了!
眼看兩百年時代相傳朱氏集團就要改名成鬼才知道什么氏集團,
張皇后一個女人站了出來,
先是以“信王年長賢明,可保江山穩固”為由,成功說服天啟改變決定,傳位弟弟崇禎。
原主因為疑慮最初推辭皇位,又是張皇后出言勸諫安其心,強調“宗廟社稷重于個人安?!?,說服其接受帝位,并親自率領宮人到乾清門外迎接崇禎入宮登基。(注1)
注1:
“天啟七年八月乙卯,上疾大漸,召信王入見,諭以‘繼朕登基’。
是日,皇后張氏遣內侍持節迎信王于邸。王入宮,后率宮眷迎于乾清門外,涕泣授以遺詔。”
《明熹宗實錄·卷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