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胤禛緩緩開口道:“那安氏女子安陵容,也封個常在吧。”
“這女子看著伶俐,賜個封號,也好與其他秀女區分。就賜封號為‘謹’,倒也稱她。”
皇后點頭應道:“皇上思慮周全,如此安排,既顯皇上對秀女的恩寵,又能讓各宮室井然有序。”
“只是不知,謹常在的住所,皇上可有旨意?”
“謹常在的住處,你依例妥善安排便是。”胤禛神色平淡,話語間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皇后微微福身,恭敬回應:“是,皇上,臣妾定當用心安排。”
二人又就其余秀女的各項安排,細細商討了一陣。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坤寧宮內已掌起燈燭。
胤禛在坤寧宮簡單用了晚膳后,眉頭微蹙,略顯疲憊地說道:
“朕忽想起朝中尚有要事亟待處理,需即刻回宮理政。”言罷,便起身匆匆離去。
皇后佇立在殿內,目光追隨著皇上漸行漸遠的身影,神色復雜難測。
待那身影消失在宮門之后,她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案幾上那份業已定好的名單上。
凝視片刻,皇后微微皺眉,輕咬下唇,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選秀時甄嬛那張與純元皇后極為肖似的臉龐,心中頓時涌起一陣強烈的危機感。
她再度端詳甄嬛初分宮殿的記載,嘴角忽然泛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似是已然成竹在胸。
隨后,皇后轉身喚來貼身宮女剪秋,吩咐道:“去,將這份擬定好的名單送至華妃娘娘處。”
“此次選秀,華妃娘娘多有操勞,讓她再瞧瞧秀女們的封號與宮殿安排,想必她也會盡心。”
剪秋領命而去。
待剪秋離去,皇后輕聲自語:“華妃啊華妃,你素日里爭強好勝,見不得旁人得寵。”
“這次,本宮倒要看看,你會如何應對這甄嬛……”言罷,嘴角笑意更濃。
剪秋邁著細碎的步子,恭敬地將名單呈至華妃面前,輕聲說道:
“娘娘,皇后娘娘命奴婢將這選秀秀女位分、封號及宮殿安排的名單送來,請娘娘過目。”
華妃微微頷首,剪秋便福身告辭,轉身回宮。
華妃慵懶地靠在榻上,漫不經心地接過名單,從高到低徐徐掃視。
見那些家世背景顯赫的秀女被封為貴人,她微微挑眉,輕哼一聲道:
“倒也還算合情合理,新皇登基,朝廷是得靠這些來穩固局勢。”
可當看到甄嬛的“菀”字封號與安陵容的“謹”字封號時,華妃柳眉倒豎,猛地坐直身子,怒聲道:
“哼!不過是區區常在,憑什么都能有封號?”
“這甄嬛的‘菀’字,安陵容的‘謹’字,究竟是何意?”
想到甄嬛那張美得驚心動魄的臉,華妃心中妒火更盛,咬著牙道:
“那狐媚子,生得一副勾人模樣,竟還得了如此特別的封號!”
緊接著,當看到甄嬛被分配到離養心殿最近的承乾宮時,華妃更是氣得將名單狠狠甩在桌上,站起身來,在殿中來回踱步,怒不可遏地說道:
“本宮當初費盡心思求皇上,想住進承乾宮,皇上都未曾應允。”
“如今一個剛入宮的小賤人,竟能住進那兒,這口氣,本宮如何咽得下!”
一旁的頌芝趕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勸道:“娘娘息怒,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
“說不定啊,是皇后娘娘一時疏忽,才如此安排。”
華妃停下腳步,眼神陰鷙,冷笑道:“疏忽?哼,皇后怕是故意的,想借這甄嬛來分本宮的寵。”
“哼,她想得倒美,本宮豈會遂她的意!”
一旁的頌芝見華妃氣得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忙不迭地輕聲勸道:
“娘娘,您先消消氣。您瞧,這甄嬛不過是漢軍旗出身,依著宮里的規矩,確實該住在更清幽些的地方才是。”
說著,頌芝微微湊近,壓低聲音道,“前些日子,碎玉軒的芳貴人小產了,還被打入了冷宮,如今那碎玉軒正好空著。”
“那地兒瞧著清凈,又與甄嬛這常在的位分相稱呢。”
華妃聽聞,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略一思忖,冷笑道:
“哼,這甄嬛還真是好命,竟想一步登天住進承乾宮。”
“既然如此,那就讓她去碎玉軒好好清凈清凈!”
當下,華妃便吩咐太監將甄嬛的宮殿由承乾宮改至離養心殿更遠的碎玉軒。
至于那安陵容,華妃回想起她那張并無太過出眾的臉龐,輕蔑地哼了一聲:
“就她那樣,還能翻出什么風浪來?”
遂看了看名單,到底沒再做調整。
吩咐完,華妃讓太監重新謄寫了一份名單,準備次日交給皇后。
次日,太監將重新謄寫的名單呈給皇后。
皇后端坐在鳳榻之上,接過名單,慢條斯理地展開,仔細端詳。
見只有甄嬛一人的宮殿有所變動,從承乾宮變成了碎玉軒,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心中暗自思忖:
“華妃啊華妃,本宮略施小計,你便上鉤了。”
“這甄嬛模樣生得像純元,若真住進承乾宮,恐怕后患無窮。”
“如今你將她調去碎玉軒,倒也合了本宮的心意。”
皇后雖心中欣喜,面上卻依舊保持著端莊,淡淡說道:“知道了,下去吧。”
待太監退下后,皇后又輕聲自言自語道:“這選秀過后,宮里怕是要熱鬧起來了。”
“不過,只要本宮把控得住,一切便都在掌握之中。”
諸位秀女的位分及品級既定,宮中便按例派掌事姑姑前往各秀女居所,為她們培訓宮內規矩。
與此同時,承載著諸位秀女位分的圣旨也一道頒發下去。
掌事姑姑們身著規整的宮裝,神色肅穆,來到各秀女住處。
諸位秀女選秀結果的圣旨一下,整個京城便如投入石子的湖面,瞬間熱鬧起來。
大街小巷,人們紛紛議論著哪家姑娘入選,哪家門第又將因之生輝。
對于京城本地中選的秀女,那宣旨的太監們身著鮮亮的宮服,手持明黃的圣旨,威風凜凜地前往各家府上。
而那些因選秀從外地趕來,借住在客棧的秀女,雖說人數不多,但同樣也有宣旨太監前去傳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