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庫白霧彌漫,林夏的睫毛凝滿冰晶。這是周遠彬生前工作的基因工程研究所,保密級別為α的檔案柜已被歲月銹蝕。當她用發卡撬開第三層抽屜時,福爾馬林浸泡的筆記本正在滲出淡黃色液體。
實驗日志第47頁
“2003.1.7,第19次記憶移植成功。將D-7號(58天女嬰)的海馬體植入受體(護城河打撈的溺水女童),術后72小時產生初級自我認知。但D-7號原記憶出現污染,受體持續對檸檬抗原產生劇烈排異反應...“
泛黃的紙張突然黏在指尖,就像觸碰新生兒濕潤的囟門。她顫抖著摸向耳后,那里不知何時凸起三顆黑痣——與周遠彬尸檢照片上的排列分毫不差。
---
暗房安全燈下,兩張相紙在顯影液中重疊。
上層是紅星孤兒院火災現場照片:2003年6月15日,焦黑廢墟中搶救出的女童后頸光潔;
下層是護城河打撈記錄:2003年5月17日,溺水女童耳后三顆黑痣在閃光燈下泛著死青。
雙重曝光技術讓影像彼此吞噬。當顯影時間達到5分07秒時,兩個女孩的身影突然在藥液中融合——形成林夏現在的模樣,后頸同時存在燒傷疤與皸裂紋。
手機在此刻收到加密彩信。放大后的監控畫面里,養母正在父親墓前焚燒一疊嬰兒腳模,火焰中隱約可見腳底烙印「D-7」。
---
深夜的公共電話亭彌漫著鐵銹味。林夏將偷來的SIM卡插入古董諾基亞,2003年的語音留言如潮水涌出:
留言1(男聲哽咽):“遠彬,移植記憶后的孩子開始叫我爸爸了,但她的虹膜突然變成琥珀色,和小夢臨終時一模一樣…“
留言2(養母尖叫):“振明你瘋了!把兇手的記憶植入自己女兒大腦,她會以為自己是死者!“
留言3(爆炸聲):“永別了,就讓5月17日成為我們共同的墓碑…“
聽筒突然傳來忙音。她回頭發現便利店監控正閃爍紅光,玻璃倒影中穿灰夾克的男人緩緩舉起右手——他掌心的檸檬掛墜,與火災現場焦黑嬰兒手中的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