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周王逼宮
- 我在明末奉天靖難
- 吳地書生
- 2041字
- 2025-05-04 09:00:22
此時的崇禎皇帝被發兵之事搞的焦頭爛額,根本就無心接見陳圓圓!
乾清宮的鎏金銅爐里,香料燃盡多時,卻無人敢喚太監更換。
崇禎帝朱由檢背對眾臣,凝視著御案上那封來自前方的一封封戰報。
“諸卿。”崇禎帝突然轉身,蒼白的面容在燭火下如覆寒霜!
“開封乃中原腹心,今日淪于流寇之手,朝廷竟無將可用?”
兵部尚書陳新甲伏地而跪,額頭緊貼地磚。他能感覺到身后內閣諸臣的目光,如芒在背。
“陛下!”首輔薛國觀硬著頭皮開口!
“楊嗣昌在湖北自盡,洪承疇尚在錦州與東虜對峙,孫傳庭又被關押在獄。眼下能統大軍的就只有陳本兵了!”
殿中陡然死寂,所有人的目光皆看向了兵部尚書陳新甲。
陳新甲指尖一顫,他雖是兵部堂官,卻從未領兵征戰過沙場。原本想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高起潛,奈何高起潛說自己只是監軍,一再奏請朝廷委派新的南征主帥!
“臣……愿往。”陳新甲喉頭滾動,終究擠出一句。
“開封失守后,中原的闖賊此刻已經有二十萬之眾,臣請征調京營主力八萬隨臣南下!”
聽到“八萬”這個數字后,襄城伯李國楨同成國公朱純臣嚇得一身冷汗!
京師三大營雖然在冊兵馬共有17萬,但是其中半數是空餉,雖說8萬人勉強能湊出來,可這樣一來京師就剩不下幾個兵了。
不過好在這時戶部尚書李待問突然說道:“陛下容稟!去歲遼餉加派已耗空太倉,今陜西大旱,漕運斷絕。若調八萬大軍南下,每日需要耗糧四千石,這......”
“啪!”崇禎摔碎茶盞,瓷片濺到李待問袍角:“朕的江山都要亡了,爾等還在算糧秣?!”
李待問以頭搶地:“臣斗膽直言,糧餉幾乎全都發往了遼東,以京師的存糧至多撥兵四萬,且只能維持兩個月,還請陳本兵務必速戰速決!”
四萬?陳新甲心中慘笑,當年楊嗣昌率十三萬精兵圍剿張獻忠,尚且徒勞無功。如今以區區四萬京營對抗李自成,恐怕是兇多吉少。
正當君臣猶豫之際,太監來報:“周王押送賊將李過入京,此刻已經入城了!”
雖然之前已經得到了高起潛送來的消息,說周王會押解李過進京。
不過崇禎依舊是難掩興奮:“諸位愛卿,同朕一起去迎接周王!”
聽到這個消息后,陳新甲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崇禎帝朱由檢披著狐裘大氅,立于正陽門前的廣場之上!
后是內閣首輔薛國觀、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一眾朝臣。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著道路的盡頭!
只見周王朱恭枵同朱由崧領著大批護衛同李過的囚車緩緩而來。
囚車里,蜷縮著一個披頭散發的男子,手腳俱被鐵鏈鎖住,頸間套著木枷,上面用朱砂寫著“逆賊李過”四個大字。
周圍的百姓紛紛將石塊等物品拋向囚車!
崇禎的目光釘在那囚犯李過身上,李自成的親侄,闖軍驍將。自開封淪陷、洛陽失守以來,這是朝廷第一次擒獲如此重要的流寇首領。
“高起潛果然不負朕望。”崇禎喃喃道,聲音里帶著病態的亢奮。
幾日前洛陽發來急報:高起潛以“詐降計”誘李過入洛陽,伏兵盡出,生擒此賊!盡管此時的開封已經淪陷,但這份捷報,卻是崇禎今年來唯一的慰藉。
囚車行至御前,錦衣衛一桶冰水潑醒李過。
那悍匪抬頭,竟咧嘴笑了:“狗皇帝親自迎我?好大的排場!”
百官嘩然。駱養性厲喝:“逆賊安敢無禮!”抬手便要抽刀。
“且慢。”崇禎竟上前兩步,死死盯著李過,“朕問你,李自成現在何處?”
李過啐出一口血痰,正落在崇禎龍靴上:“我叔父正在開封點兵,不日便來取你腦袋!”
崇禎突然暴喝:“傳旨,千刀萬剮!”
這是朱由崧第一次見到崇禎皇帝,年僅三十的他已經生出了不少白發,眼窩深陷,身形消瘦,同身旁的文武大臣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客觀的說,崇禎皇帝是大明少有的勤奮之君,但是從小教育的缺失,以及剛愎自用的性格,終究是無法挽回大明的滅亡!
甚至有時候他越是努力,大明反而陷的更深!
這時崇禎看到了這支全身鎧甲的部隊,便開口詢問:“這是哪支人馬,居然如此精銳?”
“啟稟萬歲,我等是福王府的護衛,奉命押解反賊李過進京!”
聽到“王府護衛”之后,崇禎臉上浮現出一股失望之色,不過轉瞬而逝!
意味深長的說道:“看來福王叔練兵有方!”
很快周王就被迎進了紫禁城,朱由崧等護衛自然是被安置在了皇城之外!
大殿上周王朱恭枵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高聲說道:“臣朱恭枵有本要奏!”
“快呈上來!”
很快王承恩就將奏報遞上!
原本還興高采烈的崇禎立刻臉色大變,呵斥道:“周王這是何意?”
朱恭枵毫不畏懼,大聲說道:“當初太祖高皇帝,設立藩王之初就給各王配備了三護衛,目的是讓諸王保衛大明江山!”
“如今賊寇四起,朝廷屢屢丟失重鎮,襄王更是以身殉國;我等身為朱家子孫,自當盡綿薄之力,募集兵馬保衛封地;還請陛下降下旨意,允許各藩王恢復‘三護衛’!”
朱恭枵的話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直接震撼了大殿之上的所有人!
崇禎厲聲說道:“藩王不得涉軍,削去‘三護衛’那是大明祖制,即便是朕也無權更改!”
周王卻并沒有被嚇退,繼續說道:“藩王設‘三護衛’才是祖宗之法!此一時,彼一時。天下太平之時,藩王不需要這么多的護衛;可如今狼煙四起,若不恢復護衛,各地藩王如何自保?”
“這不僅僅是福王同臣的意思,潞王、鄭王、趙王、秦王、晉王、沈王也都是這個意思,還請陛下順應民義,以安宗室之心!”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打賞,追讀,評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