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倔強的男人
- 1453:哥薩克重建羅馬
- 星回暮夜
- 2017字
- 2025-05-17 18:00:00
吟唱者是個五大三粗的壯漢,手指粗大卻能優雅地撥弄七弦琴。
“馬特維。”伊萬高聲問道。
琴聲戛然而止。
那人抬頭:“是我,想必你就是哥薩克的屠夫伊萬?”
伊萬高舉安德烈的信:
“哥薩克聯邦的帶來和平提議”
伊萬將信遞過去:“安德烈的親筆信。他建議你們……”
“我不識字。”
馬特維接過信遞給身后一個瘦弱少年:“念。”
少年結結巴巴地讀出信中內容:遷徙、土地、自治等等……
每念一條,人群的議論聲就大一分。
但當他念到既往不咎時,馬特維發出戲謔的笑聲。
他轉向聚集過來的農奴們:
“聽聽這個新鮮的笑話,兄弟們。貴族老爺們對待我們如螻蟻,現在卻要我們既往不咎。
一個老農奴啐了一口。
“既往不咎?我女兒被領主的兒子們輪流糟蹋時,誰來追究?我兒子餓死在那年冬天,誰來追究?”
“現在輪到他們嘗嘗我們的滋味了。”
人群爆發出贊同的吼叫。
不少人已經喝得醉醺醺,他們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伊萬知道這時候不能和他們硬著來。
“說得好啊!我父親也是農奴,被吊死在樹上,就因為偷了一只雞喂我生病的妹妹。”這個半真半假的故事立刻引起共鳴,喧鬧聲算是小了下去。
“但我要問,等你們殺光最后一個貴族,接下來怎么辦?立陶宛軍隊正在集結,莫斯科大公也虎視眈眈。你們真以為能對抗兩個國家?”
馬特維:“我們有森林來抵御他們。”
“森林里養活不了你們那么多人。”
伊萬站上一個空酒桶:“安德烈大人提供的是活路,第聶伯河東岸的黑土地能養活你們所有人,只要我們積蓄夠足夠的力量,未來有的是功夫收拾那些貴族!”
醉醺醺的人群開始動搖。
伊萬看到幾個年輕人交頭接耳,他趁熱打鐵,讓隨同的人將里面的東西倒在酒桶上。
那是面包和肉。
“愿意遷徙的家庭,今晚就能吃個飽飯。”這其實是伊萬自己臨時想到的主意,但他相信安德烈事后肯定會報銷。
若不事生產,饑荒也會很快到來,數個月的封鎖,雖然意志仍存,但大家已經已經饑腸轆轆。
一個抱著嬰兒的婦女怯生生地伸手,馬特維厲聲喝止,但為時已晚,人群如決堤洪水般涌向伊萬。
只有馬特維和幾個核心成員站在原地,臉色陰晴不定。
伊萬擠過人群,將一壺特釀伏特加塞進起義領袖手中:“單獨談談?”
他們在營地邊緣的孤樹下對飲。
馬特維灌了一大口酒,問道:“你們怎么對付不肯走的?”
伊萬誠實回答:“不強求。但留下的人將面對立陶宛軍隊,我們不會干涉。”
馬特維冷笑:“虛偽。你們和立陶宛人簽了盟約。”
伊萬笑道:“盟約里可沒說要幫他們鎮壓起義。安德烈大人只承諾協助恢復秩序,在他看來,幫農奴安全撤離也是恢復秩序的一種方式。”
他抬頭直視伊萬的眼睛:“你們哥薩克憑什么保證新土地不會變成另一個牢籠?”
“因為那里的土地沒有主人,只有開拓者。你們可以自己選舉村長,自己制定規則。”
“當然,還需要遵守哥薩克聯邦憲法。”
馬特維暫時還沒有答案,他說:“我需要時間考慮。”
伊萬站起身拍拍屁股:“天亮前給我答復。”
黎明前的營地一片忙碌。
出乎伊萬意料,近大部分的起義者選擇跟隨伊萬遷徙。
婦女們打包著搶來的財物,男人們則忙著掩埋不能離開的戰友,馬特維和十幾個死硬派決定留下戰斗。
“跟我走吧,東岸的黑土地需要你這樣的領袖。”伊萬試圖爭取男人。
“總得有人成為傳說,讓后來者記得為何而戰。”
馬特維可能被傷得太深了,他不敢確信還有某種好的可能等待著他。
一個老農奴拽著馬特維的胳膊。
“一起走吧,東岸有三十畝地等著我們去耕耘。”
馬特維輕輕掙脫:“那就讓我留下警示大家,我們的土地是用什么換來的,不會有人好心送我們土地,這些都是因為我們戰斗過。”
“傻子。”老農奴噙著淚罵道。
“等來年莊稼豐收了,你們還能記得我的名字我就心滿意足了,你快走吧,隊伍要啟程了,別讓他們等你。”
遷徙隊伍已經集結完畢。
近萬人帶著簡陋的家當,在哥薩克騎兵護送下向南進發。
伊萬留在最后,向馬特維敬了一袋酒:“至少換個地方打游擊。我知道南邊一點有個峽谷。”
馬特維接過酒袋,灌了一大口,然后笑了:“你知道嗎?我聽過你們哥薩克的故事,一直以為你們是自由的化身。現在明白了,你們只是更聰明的統治者。”
伊萬想反駁,但不知道怎么反駁。
他翻身上馬,最后看了眼這個倔強的農奴領袖。
他知道,這一別會是永別。
當立陶宛軍隊沖進營地時,馬特維獨自坐在一棵橡樹下,哼唱著昨夜創作的歌謠。
他被立陶宛人釘上處刑架時仍保持著微笑,仿佛早已預見自己的結局。
與此同時,遷徙隊伍已經渡過第聶伯河。
安德烈帶著軍隊排列整齊,親自迎接這些未來的邊境開拓者。
初時,大家都很害怕。
但等安德烈從一名婦人手中接過一個嬰兒,然后和煦地說:“歡迎你們來到哥薩克聯邦。”
眾人才安下心。
但手中的嬰兒仿佛意識到這里并不是母親的懷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便哭了起來,哭聲在廣袤的草原上回蕩。
斯摩棱斯克的農民能將在這里定居。
這里有未開墾的沃野,有待建的村莊,還有無數可能的未來。
“接下來我去哪兒?”伊萬騎馬趕來。
安德烈將嬰兒還給感激的母親:“南方,是時候看看我們的小王子明里·格萊將會干得如何了。”
兩人并轡而行,背后是綿延不絕的遷徙隊伍,前方是無邊無際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