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不撞南墻不回頭
- 穿越呂布:草根活該被看不起?
- 千古左公
- 2247字
- 2025-04-26 11:46:00
第四十九章不撞南墻不回頭
呂布在考察時,也看到了彈汗山,只是因為附近鮮卑的崗哨較多,呂布并沒能靠得很近。但僅僅是從崗哨的密度,以及彈汗山山腳下鱗次櫛比的鮮卑營帳,以及附近鮮卑、漢人商販的往來數量,基本就可以確定這就是鮮卑目前的政治中心。
隨著部落的發展壯大,也有不少商人在此貿易。雖然對于游牧部落來說,頭領在哪,哪里就是王庭,但游牧民族也不至于沒事就搬家。特別是鮮卑常年與大漢貿易,經濟了出現一定的繁榮,鮮卑人開始獲得不少并不容易輕易帶走的資產時,他們便會盡量以一個主要的定居點為中心,在周圍放牧。
即,雖然大漢出兵時,他們會選擇轉移定居點,但如果大漢沒出兵,且彈汗山一帶沒有出現天災時,他們也不會一拍腦袋就搬家玩玩。即便對游牧部落來說,搬家同樣是一件折騰人的事。
當然,如果大漢發動數萬兵力進攻,那絕對是屬于需要鮮卑搬家的情況。數萬兵馬在邊境聚集,是不可能掩人耳目的。也就是說,田晏如果發兵進攻,那么在全軍走完五百里路到達彈汗山的時候,鮮卑估計早沒影了。
在聽說田晏的目的地后,呂布想了想,便回到軍營里。
“侯成,你從軍營中選幾個性格開朗些的弟兄,讓他們到雁門和代郡看看藏旻和夏育他們是怎么規劃行軍路線的。”
“喏!”
盡管藏旻、夏育、田晏這三路大軍互不統屬,但其大都是征發并州和幽州邊塞的本地郡兵,作為友軍部隊,并不難問到他們的情報。
很快,派出的將士回來了。
“報告,雁門藏旻,打算出兵北上,直取彈汗山。”
“報告,代郡夏育,打算出兵向西北進發,直取彈汗山。”
“嗯,辛苦你們了。”
說來搞笑,大漢讓這三路大軍從云中、雁門、代郡三處出發進攻鮮卑,搞了半天他們目標全都是彈汗山。
當然,這一結果,本身也在呂布的預料之內。
大漢之前因為持續近百年的羌亂,以及梁冀專權以來混亂的朝政,精力一直不在鮮卑,這也是鮮卑能在檀石槐手里得以統一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之前的側重點一直不在這里,大漢對鮮卑的認識其實十分有限,除了這個距離大漢較近,且是鮮卑王庭所在之處的彈汗山,真不知道幾個其他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像衛、霍征討匈奴那般對鮮卑一戰絕殺是不可能的,大家心里想的都是隨便找個鮮卑部落打一打,并覺得只要向彈汗山出發,就一定能找到一些鮮卑人充作軍功。
呂布覺得以檀石槐的手腕,一定能讓這些貿然出兵的漢將品嘗到一敗涂地的滋味。但問題是,自己在這場戰爭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之后的一段時間,呂布偶爾會視察兵營,但之前自己參照段颎與盧植的經驗制定的練兵體系已經被自己手下的將軍掌握,他需要的也只是定期巡查,確保自己定下的制度沒有跑偏。
更多的時間,呂布則繼續尋求對地形的摸索,他將探馬的范圍延伸到兩千里,甚至延伸到了大漠之中。
而隨著時間來到了七月,雙方也終于有了大動作。
經過數月時間,三路漢軍基本已經在邊塞完成集結,如此大規模的集結部隊,想要瞞過鮮卑的耳目是不可能的。
原本在漠南放牧的鮮卑人在短短十天內迅速撤走,原本基本每隔幾里或十幾里就能看到的零散的鮮卑部落已然從這片區域消失。
就如呂布所預測的那樣,鮮卑人不會傻到眼看漢軍大軍集結,還傻傻的在草原上放牧。
而因為呂布遍布草原的崗哨,趁著鮮卑撤退的時候抓了幾個舌頭。
“報告主公,他們是打算撤退到漠北的廬胊城。”
根據這些鮮卑人的說法,鮮卑在漠北也有個相對較大的定居點,即廬胊城。廬胊城是沿著廬胊河(今克魯倫河)沿線的草原牧場形成的,在漠北較為宜居的定居點。
相比于匈奴時將單于庭設在狼居胥山,鮮卑人因為是從東邊發家的,所以選擇了狼居胥山東南方,較為靠近漠東與漠南的廬胊河流域作為自己在漠北的根據地。
而據這些鮮卑俘虜所說,似乎從幾個月前,檀石槐就下令向廬胊河轉移物資了,只是直到七月,漢軍大軍基本集結完畢,才開始下令讓漠南的部落撤往漠北。
顯然,檀石槐并非無能之輩,他聰明而狡猾,早在幾個月前就察覺了漢軍的動向,并已經在默默做準備。
即,一旦漢軍三路盡發,則鮮卑會向漠北撤退,依靠集中在廬胊城的物資,為自身提供補給,并不斷襲擾漢軍的補給線。
這樣,漢軍一旦在漠南逗留太久,補給無法跟上,在漠北以逸待勞的鮮卑人就會驟然南下,將漢軍數萬人馬打得潰不成軍。
檀石槐的安排是很妥當的,即便呂布在情報工作上已經做得很完善,但即便知道敵在漠北,又能怎么辦呢?呂布一邊思考著方法,一邊為出征做著最后的準備。
當然,可以的話,呂布還是希望田晏能懸崖勒馬。
呂布再次找到了田晏。
“田中郎,我最近派出的探馬顯示,漠南草原上的鮮卑部落都已經撤走。
您當初說在草原上擊敗鮮卑部落很容易,但現在確實已經找不到部落了。
既然沒了目標,要不咱們還是上書,把這次戰事取消了吧?”
“取——取消?笑話!
別以為只有你會搞情報偵查,我也同樣偵查過了。彈汗山的鮮卑部落還在,等開戰時,我自會向那里進軍,攻破鮮卑,立下頭功。
至于呂布你,當初你也說了不和大部隊行動,所以你就不要和我一起向彈汗山進軍了,大丈夫一口唾沫一顆釘,自己選的路就自己走下去!”
“……”
呂布沒多說什么,便離開了田晏。
這次,他多少看出了田晏有些焦躁,而他的心情,呂布也能理解。
在呂布看來,檀石槐之所以還留在彈汗山,就是勾引漢軍來攻的,畢竟為了應對這次攻勢,檀石槐也準備了幾個月,調動了不少人力,如果因為完全看不到鮮卑人而放棄出兵,這數月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這些,呂布看得出來,田晏雖然不是個合格的將領,但內心也會感覺到違和。畢竟,如果檀石槐是故意撤回漠南的其他部眾,那彈汗山的部眾不撤,也必然有其用意。
但田晏此時卻近乎失了智一樣強詞奪理的反駁呂布,原因無他,因為事情到現在已經沒有回旋的余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