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練氣大圓滿
- 凡人之洛天神府:開局天靈根
- 古李哪咤
- 2028字
- 2025-04-08 11:40:57
修仙者所用的真元,是要比真氣從質量上強大數倍。
所以,即便用真氣打通了一遍,那也需要用真元法力,按照其行功路線,再打通一次才行。
但若是沒有靈根,卻仍舊無法將真氣轉化成為真元,更加無法引動玄牝之門,自然也就無法修煉出法力了。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修煉象甲功了。
至于如何成為化境高手,那就需要韓立那邊所提供的催熟后的玄冰心果了。
只要有了這幾樣東西在,那么這以武入道的偉大創舉,就能實現一小半了。
以后,若是能夠尋到更高級的煉體法門,說不定,就連另外一半也能實現。
當然,哪怕實現了這條路,也比法修一脈難走的多。
要知道,哪怕到了靈界之后,凡人的數量,也是足足占據了九成九九。
能擁有靈根修煉的修士,也只占據了人口總量的百萬分之一不到。
雖然靈界也有著煉體法門金剛訣,但這條路則更加困難,但若是他王洛能夠再找一條路出來,那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王洛一旦解決這個問題,試問人族還用得著龜縮在天淵城內么?
當然,這還有個前提是王洛得擁有相應的修煉資源才行。
因此,這也是王洛為何交好韓立,和試圖改變他性格的想法。
一旦將韓立忽悠成功,他就能將對方調教成一個擁有責任心的人,屆時還可以拿他當工具人使用。
不過,此事還需要從長遠去謀劃,畢竟想要扭轉一個意志力堅定之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次出去,王洛也學會了測試靈根之法,此法有著兩種。
第一種相對簡單,只需要通過把脈的方式,就能查看出來對方的靈根。
但這種方法也有著一個缺點,那就是只能檢測靈根,卻無法檢測出特殊體質,除非王洛的實力達到結丹期才行。
第二種相對于麻煩點,那就是煉制一枚可以感應靈根屬性的法器珠子。
但別看這小小的珠子,那也是需要大宗派才能擁有之物。
因為,這種感應珠的煉制方法不算什么,但它所用的材料卻都已經被大宗派壟斷了。
這種法器不但可以檢測靈根屬性,還能查看出有沒有特殊體質。
當然,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種更簡單便捷的方法。
那就是成為筑基期修士之后,從而使用天眼神通的術法,也能看出練氣期的靈根屬性。
但此法弊端更大,不但不能檢測特殊體質,而且,面對同級以上的存在,還有可能會遭到反噬。
“不過,此事先放一放,我得先把后面的功法修煉成功才行?!?
如今他已經練氣十層了,同時也有了一定的戰斗經驗,那么只需要再將其修煉到十三層,那么他就可以為筑基做準備了。
就這樣,王洛又花了足足十天時間,直接修煉到了練氣十三層了。
但王洛卻發現他自己這練氣十三層,似乎和別人的有些不一樣。
按照那個老頭兒所說之言,無論是十層還是十三層,都只是練氣巔峰而已。
往上就是筑基期了,而他修煉到了十三層之后,卻發現自己無論是神識之力的完美,還是氣息的圓融,又或者是還功法運轉的得心應手。
都與他人不太一樣,這種感覺就像是神完氣足一般。
體內的真元法力活潑潑圓融融的,像是具有很強的靈性一般。
換句話說就是,他如今無意中進入到了一種圓滿的境界。
而此境界在修仙界當中,大多也都只存在于傳說。
因為,只有那種極為逆天的資質,才有可能達到這等境界。
這個境界就是傳說中的練氣大圓滿。
當然,除了練氣大圓滿,還有筑基和結丹大圓滿,只是這兩種傳說更為罕見,鮮有人知罷了。
一般修士只要能夠修煉到十一二層,就修煉不上去了,因此他們就會選擇突破到筑基。
當然,這樣的成功率極低,而且,還容易傷及元氣。
因此,也有許多修士選擇了不突破,一直到壽元沒有了為止。
而能夠修煉到練氣第十三層之人,在修仙界大多都是各派的精英了。
這種修士晉升筑基的幾率,會比普通修士高一些。
但也有一些更為厲害的修士,不但能夠修煉到十三層,還能弄到筑基丹,讓自己筑基的概率飛漲。
但這種修士還不是最厲害的,因為在單屬性天靈根之人面前,他們又不算什么了。
天靈根擁有者那是不用服用筑基丹,就可以晉升到筑基,甚至是結丹期,都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而且,在天靈根當中,據說還有那種更為厲害的存在。
在練氣期的時候,達到傳說中神完氣足,也就是練氣大圓滿的境界。
而一旦達到這等境界,他晉升筑基之后,無論是真元法力,還是其體質,都會比普通修士強出許多。
一般這樣的存在,即便是在那種超級宗派當中,也會被視為種子級別的弟子。
這是因為神完氣足,雖然不會擴展丹田和經脈,但卻可以讓真元法力發生質變。
以同樣的真元法力,所施展出來的術法,比普通修士強大不止一倍。
王洛之所以能夠達到這一境界,那是因為他的武學境界達到了化境。
再加上,他一開始修煉,就將吸取到體內的靈氣,以及自身的真元,都凝煉了好幾遍。
這才能夠讓其達到練氣大圓滿之境。
只不過,他此時啥也不懂,所以也就沒怎么在意。
而現在讓他最在意的是,該如何晉升到筑基期。
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遇到了瓶頸,這個瓶頸就好像之前用真氣轉化真元,卻突然變的緩慢起來一般。
而且,這道無形的阻力,他若是不顧一切的沖破,或許也能沖開。
但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樣做肯定會受傷的。
不過,接下來他又仔細觀察了一番,卻驚喜的發現,這股阻力似乎還會隨著時間流失,從而變的越發稀薄。
接著,他又仔細的計算了下,最多也就兩個多月的時間,這道阻力就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