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演唱藝術
- 李罡
- 1748字
- 2025-05-07 12:44:32
八、流行歌曲的創新性
沿著華人流行音樂發展的軌跡,我們去領略流行歌曲的風采,不難發現,一首歌曲的流行和它在詞、曲及演唱方面刻意求新不無關系。一首流行歌曲,一定會代表一個時代的時尚,它體現在流行歌曲的創新性和包裝的新奇性上。
《送別》
李叔同詞 John Pond Ordway曲
《月亮代表我的心》
孫儀詞 湯尼曲
早期流行歌曲歌詞創作模仿詩歌一樣的長短句作為歌詞,甚至直接把詩人的詩詞拿來直接譜曲。到20世紀70年代,歌詞才以其獨立的面貌出現,發展到今天哲學和文學的不斷滲入,及其對原有規律的破除,足以證明流行歌曲的創新意識,是它生命不朽的仙丹妙藥。
歌詞的創作實際上就是在長句和短句之間不斷更替變換。20世紀80年代,臺灣后民歌運動時期,歌詞創作進入了黃金時期,看一眼歌詞,句子之長令你吃驚,《我不小心翻開我的心》《昨天不小心喝醉的時候》《我的心是透明的音符》《敬自己一杯白開水》《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想起我》等,以其鮮明的色彩和口語化風格,特別是對人生、對愛情的全新認識和深入開掘,在聽眾和觀眾的心中產生極大的回響。色彩紛呈、絢麗多姿、新人輩出的流行歌壇,不斷涌現出柔情的鄧麗君、豪邁的蘇芮、孤傲的王杰、傷感的姜育恒,以及清新的高勝美等等璀璨的明星,他們都以不同凡響的演唱風格使聽眾心甘情愿地去崇拜、去追隨。
那個時代,為了追求流行歌曲總體上的新奇與創意,不斷涌現的“小虎隊”“紅唇族”“東方快車”“城市少女”“草蜢”“達明一派”以及未來即將出現的數不清的歌唱團隊,他們都以對藝術的全新感受和鮮明創意而各領風騷。
香港的黃霑與羅大佑合作,推出了一組深受臺灣歌迷歡迎的歌,并被冠以“怪歌”的頭銜。歌曲一掃臺灣時代曲的情愛內容,而以電影《笑傲江湖》中的“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中的“人間道”以及《秦俑》中的“焚身以火”為歌唱題材,與黃霑的粗獷演唱風格相得益彰,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這種風格之所以備受青睞,與其立意上的刻意求新不無關系。
出自香港著名歌星梅艷芳門下的“草蜢”組合,東渡臺灣,以其全新的唱風迅速取代了“小虎隊”,成功的原因也正是風格上的求新創意。即使是“天王巨星”,也必須隨時給觀眾創造新的曲目、提供新的感覺。而新星新秀的出現,更必須以獨到的風格和新奇的曲目為條件,在強手如林的流行歌壇爭得一席之地。
1988年,中國歌壇刮起了一股鋪天蓋地的“西北風”,像是中國巨龍向世界發出的狂吼。大眾的失落感和困惑感在信天游和搖滾樂的撞擊下得到了宣泄。“西北風”的形成是中國流行歌曲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它的內容風格以至于旋律都使人覺得既新奇又似曾相識,既鮮明又十分親切,這正是它能夠唱遍大江南北、都市鄉村的關鍵所在。遺憾的是,這場“西北風”過后,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深思與總結,由于對于市場和產業的陌生,幾乎很少有新的音樂群體被發掘。而立意求新的港臺歌唱團隊又卷土重來,音像市場又被港臺原版帶一統天下。生機盎然、藏龍臥虎的大陸流行歌壇又跌進了低谷。
流行歌曲的創新意識是它賴以生存的唯一條件,聽眾對于藝術家的每一點滴創新都十分留意,并給予熱情的關注。從中國戲曲“南腔北調大匯唱”,到吸收戲曲、曲藝的音調所創作的《大碗茶》《北京的橋》,以其韻味的古樸和旋律的上口,出人意料地受到了老中青三代人喜愛,在“西北風”過后那萬馬齊喑的窒悶中,送來了一片小小的漣漪。
演唱者演唱風格的創新和賦予舊曲目以新意蘊有著緊密的關聯。不知有多少人用各種演唱來詮釋那首《驛動的心》,然而通過姜育恒運化的這首歌曲,則充滿了獨特的失落和飄零感。電視連續劇《籬笆·女人和狗》的主題曲和插曲《籬笆墻的影子》,分別由孫國慶和毛阿敏演唱,當人們對孫國慶那充滿陽剛之氣的縱情吶喊贊不絕口時,毛阿敏一改歌曲的速度,在緩進的樂聲中抒張著悲劇感受,使人對歌曲的意蘊產生了一種頓悟。這是演唱者不盲目模仿別人,而是從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中找出不同意蘊從而獲得成功的典型實例。
流行歌曲的創新性還表現在音樂的編配上,一首民間老歌在不同編配人員的手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正是民歌及中國歷史歌曲重新煥發青春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方面,我國的流行音樂制作者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