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徐衛國被騙
- 重返88:40歲我成了文娛先鋒
- 拿桃花下酒
- 2231字
- 2025-04-09 23:46:02
“爸……”徐衛東突然出現。
徐金柱心里的美夢,被兒子打擾。
他想把徐衛東踹飛,遂沒好氣地問,“你來干啥?”
“爸,我在家摸了一天銀圓,摸膩歪了,我想問問,我啥時候出師,啥時候去收古董?”
徐金柱給徐衛東與杜春花這對小夫妻,規劃了未來之路,讓他們倆做古董生意。
然而,這倆人不懂古董,如果直接出門做生意,很可能收到假物件,賠了錢。
徐金柱把他收購的老物件拿出來,讓他們倆觀摩老物件,用手摸,用眼看,用心記。
正常來說,新人進入古董行當,都需要師父帶著。
師父帶徒弟十幾二十年,教徒弟何為古董,怎么辨別真假。
然而,徐金柱不是純粹的古董學者,上一世,他半路出家,只搞了幾年古董生意,對古董有大概的了解。
他沒有系統學習古董知識,無法給兒子兒媳當老師。
為了讓徐衛東夫妻倆懂古董,成為古董行內人,徐金柱想了個辦法,讓他們親手摸老物件。
經常摸老物件,可以培養良好的手感,拿到老物件時,用手一摸,就能摸出真假。
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是,這是真的。
就像花叢中的老手,他們一摸姑娘的手,就知道姑娘是風月常客,還是初入江湖。
徐金柱問,“你倆等不及了?”
徐衛東點頭,“你給我和春花發工資,按理說,我倆應該工作,對得起你發的工資。可是,你不讓我們工作,只讓我倆在家坐著,摸銀圓玩,我倆心里挺不安的。”
徐金柱問,“是春花教你這么說的吧。”
徐衛東不是高情商的人,說不出漂亮話。
反倒是兒媳婦杜春花,心思玲瓏,心眼超級多,她專門撿好聽的話說。
徐衛東點頭。
徐金柱說道,“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倆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幾天。”
“幾天是幾天?”徐衛東問準確的時間。
徐金柱想了想,說道,“你們先學習7天,到時間了,我給你們做個考核,通過考核,你倆就出師了,就有資格出門做生意。”
徐衛東說,“7天太長了,改成2天吧?”
徐金柱冷著臉,“你分不清大小王嗎?”
徐衛東頓時老實下來,啥也不說了,按照徐金柱說的做。
說完古董的事,徐衛東說起另一件事,“也不知道衛國怎么樣了,有沒有到羊城,找到工作了沒?”
昨天中午,徐衛國出發,前往羊城。
從三晉大地到南國羊城,跨越千里,坐火車的話,需要24個小時。
從昨日到現在,過去了二十七八個小時,不出意外的話,徐衛國已到達羊城。
徐衛東作為大哥,關心弟弟的情況。
徐金柱倒是不擔心。
徐衛國今年20歲了,有手有腳,是個正常人,總不能餓死吧,頂多被人騙一下。
真實情況確實是這樣。
徐衛國被騙了。
昨天,徐衛國坐火車,一路南下。
火車越往南行駛,車上的乘客越多。
不過,沒有十幾年后火車上人擠人的壯觀場面。
這個年代,大多數人思想保守,安土重遷,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輕易不愿離開老家。
南下的人沒有那么多,而且,南下的人不是民工,而是精英人士,背景強大。
舉例說,幾十年后地產界的幾位大佬,有的人在87年南下,有的人88年南下。
這些大佬,之所以放棄鐵飯碗,南下打拼。
不光因為他們有勇氣與魄力,還因為他們有個好爹或者其他家庭背景。
這些人屬于“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二代。
就像30年的老馬,功成名就后,老馬喜歡憶苦思甜,經常講他早期創業的故事。
他喜歡講他高考失敗了三次,創業失敗了四次,幾經拼搏才有了今日的成功。
老馬從來沒講過,他有個牛逼的老爸,是曲藝界的大佬。
像老馬這種人,失敗100次也不怕,他們永遠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換做普通人,失敗一次或兩次,就輸光了家底,就被時代的巨浪拍死在沙灘上,根本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
說回徐衛國,他南下的路上,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聽過多個傳奇故事,有人空手套白狼,有人做倒爺,年收入十萬塊。
火車晃啊晃,終于,到達終點站。
徐衛國走出火車站,站在站前廣場上。
廣場上人來人往,有的人說普通話,有的人說白話,還有各種方言。
馬路上,車流滾滾,人潮涌動。
徐衛東在村里的時候,根本沒見過小轎車,來到羊城,馬路上的小轎車,一個接一個,根本看不過來。
這里是一個全新且繁華的世界。
徐衛國初到大城市,沒有緊張感,只有興奮感。
尤其看到大街上來來往往的姑娘,他更興奮了。
在他老家,現在是冬天,沒有好風景。
在羊城,沒有冬天,只有春夏,年輕的姑娘穿著喇叭褲與緊身衣,把凹凸有致的身材顯露出來。
大街上有數不完的亮麗風景線。
徐衛國兩眼放光,心里大喊,“羊城,我來了;姑娘,我來了。”
“小伙,住店不?”
“小伙,找姑娘陪陪吧,都是18歲的姑娘,嫩著呢。”
……
火車站附近有拉客的大媽,向徐衛國招手。
徐衛東20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對異性充滿好奇之時。
他做夢都想抱姑娘。
一聽有姑娘,徐衛國啥也不問了,跟著一個大媽走了。
他被帶到一家偏僻的招待所。
在這里,他沒有見到姑娘,倒是見到幾個大漢。
大漢們搜他的東西,徐衛國不讓搜,結果被人揍了一頓。
他的錢,全部被搶走。
他的人,被丟在招待所后面的垃圾堆上。
徐衛國躺在地上,肚子餓的咕咕叫,他已經一天沒吃飯了。
可是,他身上連一分錢都沒有。
沒有錢,就沒有食物,只能餓肚子。
這就是大城市給徐衛國上的第一課,不要輕信任何人。
遇到這種情況,換做其他人,可能與家人聯系,讓家人寄錢,拿到錢后,立刻買票跑回老家,再也不來大城市;還有的人,原地躺平,成了流浪漢。
徐衛國想過給村長打電話,讓村長通知他爸徐金柱,給他寄錢。
然而,他不好意思打這個電話,他沒臉求助。
其實,即便徐衛國打了電話,向他求救,徐金柱也不給他寄錢,讓他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
沒有經歷暴風雨的雛鷹,是長不大的。
沒有經過社會洗禮的男人,不可能成熟。
這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幸運的是,徐衛國有一技之長。
他爸爸徐金柱給他寫了一首歌,讓他用這首歌,作為闖蕩的資本。
徐衛國處打聽,哪里有招唱歌的。